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

时间:2025-07-23 14:22:29
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1

伴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务工的浪潮,农村留守妇女的队伍逐步扩大,她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日益凸显,她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引起注意和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为全面掌握了解我县留守妇女的现状,为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研究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县妇联于20xx年9月,对全县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深渡镇,小川乡,上丰乡,新溪口乡,璜田乡,富堨镇,森村乡等7个乡镇的181名留守妇女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对全县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低。调查中发现,小学以下文化的留守妇女占32。6%,初中文化的占60。4%,高中文化的仅占7%。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弱,没有一技之长,这成为她们留守在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2、留守妇女劳动强度大。调查对象中,近52。5%的留守妇女除了要赡养老人,照顾孩子外,还要担负起家庭的各项生产,生活重任。面对烦锁的家务和繁重的农活,她们身心疲惫。有妇女说:"有时上山干活回来,脚都懒得洗,饭也懒得吃,就想好好睡一觉。"

3、留守妇女与丈夫沟通交流少。调查中发现,为了节省开支,长期外的丈夫一年回家次数屈指可数,甚至有的几年都不回家,电话也是少之又少,很多家庭只有遇到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修建房屋等重大问题时才会与丈夫电话沟通。长期的缺乏感情的交流,36。7%的留守妇女认为长期的远离已经影响了夫妻间的感情,其中20%的妇女感觉与丈夫的感情明显变淡了。

4、留守妇女对小孩培养教育不够。由于留守妇女的年龄偏大,知识层次较低,家务事繁重等原因,36%的留守妇女对孩子培养教育倍感吃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夫妻长期两地分居造成情感缺失,婚姻呈现危机。由于跟丈夫长期分居,联系较少,造成双方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差距越来越大,夫妻双方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如璜田乡一妇女说丈夫在外打工,经不起外面的`诱惑,有了第三者却又不离婚,对家庭,孩子不管不问,不再承担"养家"义务,把苦难留给她一人承受。

三、对策建议

1,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各有关部门要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让留守妇女基本都能参加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咨询服务,使之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她们自我发展的能力。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各部门在制定出台政策及工作措施时,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妇女的利益需求,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把对农村留守妇女的教育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整体规划,在培训指标和经费上向女性倾斜。

3,大力发展女性经济。许多留守妇女心灵手巧,吃苦耐劳,脏活累活都不怕,针对她们这些特点,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符合女性特点的副业生产,如养殖,瓜果蔬菜种植,手工业等;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另外,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大力培养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女经纪人等,引导妇女走联合致富之路。这样,她们的非农收入增加了,经济情况改善了,生活状况自然就会得到改善。

4,创新开展文娱活动。健康的文化活动是减轻精神压力的良方,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在农村建立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场所,让她们通过读书等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增强她们的法律观念。要培养乡土文化队伍,挖掘地方传统娱乐资源,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2

伴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务工的浪潮,农村留守妇女的队伍逐步扩大,她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日益凸显,她们的生存状况干脆影响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需引起留意和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为全面驾驭了解我县留守妇女的现状,为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探讨创建更加有利的条件,县妇联于20xx年9月,对全县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深渡镇,小川乡,上丰乡,新溪口乡,璜田乡,富堨镇,森村乡等7个乡镇的181名留守妇女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对全县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详细状况如下:

一、基本状况

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低。调查中发觉,小学以下文化的留守妇女占32.6%,初中文化的占60.4%,中学文化的仅占7%。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学问,新技术实力较弱,没有一技之长,这成为她们留守在家的主要缘由之一。

2、留守妇女劳动强度大。调查对象中,近52.5%的留守妇女除了要赡养老人,照看孩子外,还要担负起家庭的各项生产,生活重任。面对烦锁的家务和繁重的.农活,她们身心乏累。有妇女说:'有时上山干活回来,脚都懒得洗,饭也懒得吃,就想好好睡一觉。'

3、留守妇女与丈夫沟通沟通少。调查中发觉,为了节约开支,长期外的丈夫一年回家次数屈指可数,甚至有的几年都不回家,电话也是少之又少,许多家庭只有遇到子女教化,老人赡养,修建房屋等重大问题时才会与丈夫电话沟通。长期的缺乏感情的沟通,36.7%的留守妇女认为长期的远离已经影响了夫妻间的感情,其中20%的妇女感觉与丈夫的感情明显变淡了。

4、留守妇女对小孩培育教化不够。由于留守妇女的年龄偏大,学问层次较低,家务事繁重等缘由,36%的留守妇女对孩子培育教化倍感吃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夫妻长期两地分居造成情感缺失,婚姻呈现危机。由于跟丈夫长期分居,联系较少,造成双方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差距越来越大,夫妻双方的情感也随之发生改变。如璜田乡一妇女说丈夫在外打工,经不起外面的诱惑,有了第三者却又不离婚,对家庭,孩子不管不问,不再担当'养家'义务,把苦难留给她一人承受。

三、对策建议

1、提高妇女综合素养。各有关部门要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让留守妇女基本都能参与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创业询问服务,使之驾驭必备的专业学问和技能,增加她们自我发展的实力。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各部门在制定出台政策及工作措施时,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妇女的利益需求,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把对农村留守妇女的教化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整体规划,在培训指标和经费上向女性倾斜。

3、大力发展女性经济。很多留守妇女心灵手巧,吃苦耐劳,脏活累活都不怕, ……此处隐藏1755个字……留守在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3、留守妇女劳动强度大。

调查对象中,近52.5%的义军妇女除了要赡养老人,照顾孩子外,还要担负起家庭的各项生产、生活重任。面对烦锁的家务和繁重的农活,她们身心疲惫。有妇女说:有时下地干活回来,脚都懒得洗、饭也懒得吃,就想好好睡一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妇女知识层次亟待提高。

留守妇女是当前农村的主力军,她们的知识层次直接影响着急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调查中我们发现,有21%的`妇女表示因为自己不懂技术,除了种地没有其他专长和本领,即使走出家门也找不到立足之地;约36%的妇女感谢到缺乏科学种养殖、企业用工的信息,经营无方、致富无门。而且,由于她们的文化层次不高,对小孩的培养、教育知识非常缺乏,存在着很多困惑。

2、夫妻长期两地分居造成情感缺失,婚姻呈现危机。

由于跟丈夫长期分居,联系较少,造成双方的观念、行为方式越来越大,夫妻双方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我乡一妇女说丈夫在外打工,经不起外面的诱惑,有了第三者却又不离婚,对家庭、孩子不管不问,不再承担养家义务,把苦难留给她一个人承受。

三、对策建议

1、提高妇女综合素质。

各有关部门要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让留守妇女基本都能参加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咨询服务,使之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她们自我发展的能力。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各部门在制定出台政策及工作措施时,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妇女的利益需求,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把对农村留守妇女的教育培训纳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整体规划。在培训指标和经费上向妇性倾斜。

3、大力发展妇性经济。

许多留守妇女心灵手巧,吃苦耐劳,脏活累活都不怕,针对她们这些特点,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符合发性特点的副业生产,如养殖、蔬菜种植、手工业等;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另外,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大力培养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女经济人等,引导妇女走联合致富项目。这样,她们的非农收入增加了,经济情况改善了,生活状况自然就会得到改善。

4、创新开展文娱活动。

健康的文化活动是减轻精神压力的良方,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在农村建立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场所,让她们通过读书等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增强她们的法律观念。要培养乡土文化队伍,挖掘地方传统娱乐资源,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衍生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妇女是负担最重、对农村发展影响最大、自身权益最难保障、受到关注最少的群体,她们的生存发展状况是需要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农村留守妇女现状,掌握她们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县妇联抽样100名农村留守妇女,对她们的生存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从年龄结构看:以中青年居多,主要集中在30—50岁,占70%以上。

从受教育程度看: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居多,占62;小学占31%;高中及以上占7%。

从精神生活看:留守妇女忙于农活和家务活没有时间参加娱乐活动,加上生活范围较小等因素,造成了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大。

从婚姻状况看:由于夫妻长期分居,相当一部分留守妇女家庭出现婚外情,婚姻呈现不稳定状态。

1、劳动强度大。由于丈夫外出务工,留守妇女成为家庭生产生活的绝对主力,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几乎都压在了留守妇女肩上。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务,赡养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身体状况下降,体力大幅度透支。

2、发展能力弱。绝大多数的留守妇女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文化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平时极少读书看报或参加培训,大多从事传统的“体力型”农业生产,缺乏现代生产发展技能。

3、精神负担重。由于丈夫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妇女独自承担生产生活重担,自身安全感缺乏、心理压力大,忍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夫妻双方聚少离多,缺少情感交流,造成双方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差距越来越大,夫妻感情容易出现裂痕,导致第三者插足造成留守家庭离婚率上升,直接影响着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质量和家庭稳定。

4、子女亲情缺位。多数留守妇女文化程度偏低,加之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辅导子女功课,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仅仅停留在吃饭穿衣上,缺乏与子女的有效沟通,难以进行正确的心理关怀和家教指导。父亲的亲情缺位,也影响了孩子健全性格的形成。

1)强化政策倾斜。充分认识到农村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管理家庭、教育子女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调查研究,掌握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制定关爱留守妇女的政策和措施。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妇女”的利益需求,制定出台有利于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的扶持政策和。从政策机制和导向方面减少农村留守妇女数量的扩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就业。

2)强化技能培训。根据农村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和现实需求,制定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计划,开设灵活多样的实用技术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组织留守妇女进行技能培训,通过送教上门、定向培训等方式,为留守妇女提供创业理念、信息咨询、项目定位、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智力支持和培训指导,使她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在非农生产领域创业就业的能力,帮助她们向非农生产领域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就业。有针对性地启动培训与提供小额贷款相配套的`激励措施,建立留守妇女劳动力创业就业信息网络,以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农村留守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和创业就业的能力。

3)强化保护力度。加大《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切实加强农村妇女土地承包及相关财产权益的维护,通过法律知识宣传、培训等方式,引导留守妇女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建立由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定期开展心理关爱行动,为婚姻危机下的留守妇女提供心理支持。拓展司法救助渠道,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动员法律工作者和女律师志愿者走进贫困留守妇女,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活动。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完善安全措施,加大社会治安管理力度,加大对侵犯农村留守妇女权益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为留守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4)强化精神关怀。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留守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经常性开展妇女儿童互动活动,增加她们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建立对留守妇女的健康支持系统,关爱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探索建立留守妇女互帮互助组,招募一批协调能力强、热心妇女工作的留守妇女组成巾帼志愿者队伍,与留守妇女家庭结成固定的帮扶对子,使她们在生产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照、在安全上互相守望、在精神上互相扶持。

《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