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教案

时间:2025-07-21 03:10:22
《春天来了》教案

《春天来了》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天来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天来了》教案1

活动年龄段:

小班

活动领域:

科学

活动名称:

春天来了

设计思路:

小草悄悄的露出了头儿,这表明了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郁了,春天的脚步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下一年的希望。太阳公公开始起早了,太阳公公要将温暖的阳光撒给大地妈妈。通过本次活动调动激发了幼儿观察探究春天的欲望,大胆的'表达出来,喜欢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乐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培养幼儿喜爱春天的情感。

2、能感受和发现春天的天气和花草、树木变化的现象。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教学挂图、课件

2、经验准备:前期对部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一些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互相问候,幼儿欣赏歌曲《小燕子》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感知理解

1.说春天

师幼一起讨论春天的景象,感知春天的特征

2.找春天

引导语:“你找到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请幼儿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表达自己的发现,感受春天。

三、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树叶也长出来了,微风吹在身上暖暖的。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户外观察春天的事物和现象,寻找春天的足迹,并且尝试用涂鸦的方式表现春天。

《春天来了》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春天的特点,如气温逐渐升高、草木萌发、花开满园等。

2. 能够欣赏春天的美景,如观察花草树木、听鸟儿鸣叫、感受春风拂面等。

3. 能够通过游戏、手工等形式,体验春天的乐趣,如制作花环、放风筝、种植花卉等。

二、教学内容

1. 春天的特点

(1)气温逐渐升高

(2)草木萌发

(3)花开满园

2. 欣赏春天的美景

(1)观察花草树木

(2)听鸟儿鸣叫

(3)感受春风拂面

3. 体验春天的乐趣

(1)制作花环

(2)放风筝

(3)种植花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冬天的特点,如天气寒冷、雪花飘飘、冰雪覆盖等,然后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春天。”

2. 学习春天的特点

(1)气温逐渐升高

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气温逐渐升高的特点。

(2)草木萌发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草木,让学生发现它们已经开始萌发。

(3)花开满园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校园里的花朵,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

3. 欣赏春天的美景

(1)观察花草树木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生机。

(2)听鸟儿鸣叫

教师带领学生听鸟儿的歌声,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3)感受春风拂面

教师带领学生感受春风的温暖,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4. 体验春天的乐趣

(1)制作花环

教师带领学生制作花环,让学生体验春天的美丽。

(2)放风筝

教师带领学生放风筝,让学生感受春天的自由。

(3)种植花卉

教师带领学生种植花卉,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生机。

5. 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对春天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认识春天的特点,欣赏春天的美景,体验春天的乐趣,达到了教学目标。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如图片、实物、游戏、手工等,让学生全面感受春天的特点,欣赏春天的美景,体验春天的乐趣。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过于紧张,下次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春天来了》教案3

教学目标

1、1、认识9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读出儿歌的韵律和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吗?寒冷的冬季过去之后,春天就要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儿歌,题目是《春天来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请同学们看书听读。

2、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读一读。标画小节。

3、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要读准字音。

4、请一个同学读儿歌,大家评议。

5、读儿歌中的生字词。

6、读识字卡片,集体读,个人读交替进行。

7、学生再读儿歌,提出不理解的字和词。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再读课文,思考:春天来到了哪些地方?带来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请四个同学分别读四个小节。

3、请同学们说一说春天来到了什么地方,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4、发散想像:春天还来到了什么地方?给那里带来了什么变化?

(1)在小组里说一说。

(2)各组汇报。

5、请一个同学读最后一小节,请同学们想像一下,校园里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四、背诵课文。

1、看板书背诵。

2、请一小组背诵。

3、全班背诵。

五、作业。

可任选一项内容:

1、和家人到公园或郊外去找春天,边看边说。

2、和爸爸妈妈编一首歌颂春天的儿歌。

3、画一幅春天的图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八个生字,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自主积累词语。……此处隐藏9392个字……儿有序收书。

四、游戏活动

游戏:找春天。

活动场地上画若干圆圈,圈内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幼儿扮演小动物,根据老师说的字词,快速站在放有相应大字卡的圆圈内,并说出春天在哪里。

五、创造活动

老师引导幼儿结合屋檐、水塘、草地等场景创编诗歌。

如:屋檐下的燕子,唧唧喳喳;水塘里的小蝌蚪,游呀游呀;草地上的蜜蜂,嗡嗡嗡嗡……

幼儿尝试表演创编的诗歌。

六、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

《春天来了》教案15

设计背景

小草悄悄的露出了头儿,这表明了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郁了,春天的脚步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一年的希望时节已经悄悄来到,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下一年的希望,等待着春天好的开始。太阳公公开始起早了,因为春天的到了,太阳公公要很早将温暖的阳光撒给大地妈妈。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了解春天对于大地妈妈的意义,让孩子们从点滴的小事儿了解春天到来的时候,是如此动人。

教学目标

1、认读重点字词:屋檐、水塘、草地、孩子;

2、能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3、喜爱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

教学准备

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头饰若干。

教学过程

一、预备教学

师幼互相问候,幼儿随音乐一起有节奏的拍手舞蹈。

二、感知理解教学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刚才我们一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2、说春天。

引导语:“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请幼儿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 教师出示挂图,朗诵诗歌,引导幼儿说出春天来到了小河、水塘、草地。

①春天来了,屋檐上为什么会流水?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屋檐”,请幼儿模仿流水声。

“屋檐上的流水发出了什么声音?”

②春天的小河是怎样的?春天的小河发出怎样的声音?幼儿模仿小河流水的声音。

③春天的水塘里谁来了?教师出示大字卡“水塘”,请幼儿模仿小鸭的叫声。想象小鸭“嘎嘎”地叫什么呢?

④春天的草地上谁来了?他们“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幼儿想象出孩子在草地上做的事情,如放风筝、打滚、踢球、翻跟头等。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

5、讨论:他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三、体验教学

1、教师播放诗歌录音带,幼儿跟读诗歌。

2、幼儿在诗歌的伴奏下,表演诗歌。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四、游戏教学

游戏:找春天。

教学场地上画若干圆圈,圈内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幼儿扮演小动物,根据教师说的字词,快速站在放有相应大字卡的圆圈内,并说出春天在哪里。

五、课堂小结

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在校园、在回家的路上去寻找春天。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需要借助图片、玩偶等等一些能够激发幼儿说话兴趣的教具来完成,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动作演示、角色表演等教学方法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但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到了玩上,而忘了用语言表达,这样就起不到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我认为语言教学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如何用教师本身语言的生动性来感染幼儿,把幼儿带入故事情景,让幼儿有说的欲望,有说的渴求,把平时的语言学习加以提炼升华。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一种比较隐性的行为体现,它不象数学美术那样当场见效,很容易让家长看到孩子今天学到了什么。但幼儿期语言的发展却会影响到孩子今后入小学或初中的语文学习,句子的完整表达、词汇的积累等对孩子今后的写作学习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回应评价幼儿的回答时应该更讲究一些语言的丰富性,而不是简单地把幼儿的回答再重复一遍,比如:“你用这么美的话赞扬它啊”。“你能用更美的词语说说它的优点吗?”等等,这样就会使语言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班教案语言春天来了2

教学目标:

1、喜爱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

2、能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3、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学习简单仿编诗歌。

4、认读重点字词:屋檐、水塘、草地、孩子。

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教学前幼师组织小朋友观察春天的景物;学会歌曲《春天》。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头饰(小燕子、蝴蝶、蜜蜂、小白兔各10个)。

3、环境准备。

创设主题墙面“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预备教学师幼互相问候,韵律教学《春天》,小朋友随音乐一起有节奏的拍手舞蹈。

二、感知理解教学

1、幼师与小朋友一起讨论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刚才我们一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2、说春天。

引导语:“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请小朋友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小朋友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幼师出示挂图,朗诵诗歌,引导小朋友说出春天来到了小河、水塘、草地。

①春天来了,屋檐上为什么会流水?幼师随机出示大字卡“屋檐”,请小朋友模仿流水声。

“屋檐上的流水发出了什么声音?”

②春天的小河是怎样的?春天的小河发出怎样的声音?小朋友模仿小河流水的声音。

③春天的水塘里谁来了?幼师出示大字卡“水塘”,请小朋友模仿小鸭的叫声。想象小鸭“嘎嘎”地叫什么呢?

④春天的草地上谁来了?他们“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小朋友想象出孩子在草地上做的事情,如放风筝、打滚、踢球、翻跟头等。幼师随机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

4、讨论:他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三、体验活动

1、幼师播放诗歌录音带,小朋友看书跟读诗歌。

2、小朋友在诗歌的伴奏下,表演诗歌。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阅读完后小朋友有序收书。

四、游戏教学游戏:找春天。

教学场地上画若干圆圈,圈内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小朋友扮演小动物,根据幼师说的字词,快速站在放有相应大字卡的圆圈内,并说出春天在哪里。

五、创造教学幼师引导小朋友结合屋檐、水塘、草地等场景创编诗歌。

如:屋檐下的燕子,唧唧喳喳;水塘里的小蝌蚪,游呀游呀;草地上的蜜蜂,嗡嗡嗡嗡……小朋友尝试表演创编的诗歌。

六、结束教学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小朋友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

《《春天来了》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