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只鸟蛋》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小学语文人教版《两只鸟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从树杈上取下两只鸟蛋后通过妈妈的教育把鸟蛋送还的故事。
在本堂课中,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很多同学也很积极地回答问题,但是同时我在课堂中也忽略了其他没举手的学生了,很多学生一节课回答了几个问题,而有些同学却一个问题也没有回答。教学是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作为这个教学的中心、载体,应引领好所有的学生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同学认真思考问题。另外,在后面的课文感悟中,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教师应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多设计些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的游戏,比如在课文朗读中,可以让学生边比划动作边读课文这样不仅更能让学生们记住课文内容,而且还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图片,让学生思考想象。在学习最后一小节时,我问同学们,小男孩看见了什么?他是真的听见鸟儿的欢唱?他在想些什么?这几个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正是本课情感的升华,经过这样处理,孩子们很快就能答出来了,我认为很好。再体会“焦急不安”这个词语时,我根据实际情况来理解:如果放学了,你没有及时回家,妈妈会怎么样?学生说,妈妈会打电话给同学,妈妈会到学校来找……这样孩子们对词语理解的很好,也为感情朗读作了准备。
充分朗读,理解感悟: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仅仅设计了两个大问题,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朗读,为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我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和形式多样的读书方法,如自读、指读、范读、赛读等,使学生在多遍的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另外这节课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教师的评价语欠缺,缺乏针对性过于片面,而且不够生动激励性不够强,这和老师的经验不足有很大的关系,我以后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在这方面的训练。另外就是,常规培养需强化。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需要时时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特别是对于一、两个比较好动或特别内向的学生,还需多费苦心。合作小组的构建、强化也有待于提高。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2《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要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依然采用了“两疑三读”的课堂教学。课堂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美丽的小鸟,并出示鸟蛋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美丽的小鸟是从鸟蛋中孵化出来的。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又暗示了文中的“一只鸟蛋就是一只小鸟”,为课文的埋下铺垫。随后学生质疑了课题,自由读课文,然后我范读课文后,学生质疑课文。在学生质疑课文时,生提出了“为什么小男孩要把鸟蛋取下来后又送回去?”这其实是本文的一条主线,在学生自己释疑的时候,学生把问题分成了两个——为什么取下鸟蛋?为什么又还回鸟蛋?学生站起来用了文中的诗句——“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来回答这个问题。立刻就有人问“为什么好玩啊?”学生被问住了,我问了句“那你掏过鸟蛋吗?”“没有!”孩子们居然齐声这样回答,而且还都一连向往的看着我,似乎我手上就有两只好玩的鸟蛋。没想到,这个我们小时候几乎男孩子都干过的“坏事”,现在这么大的孩子居然没有人干过?(虽然学生从不掏鸟蛋这确实是件很好的保护鸟类的事儿。)此时,忽然意识到,自己备课是有些不充分,如果这时,我能拿出两只鹌鹑蛋,让孩子们看一下感受下,那种小小的,凉凉的感觉,如果此时能再让孩子们看看鸟儿从蛋壳中破壳而出的视频,我想孩子们深深的记住“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伤害鸟蛋就是伤害美丽的小鸟。”也就会更深刻的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在本节课的朗读指导上,我重点指导了孩子读诗句——“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为了能充分体会“焦急不安”,我带孩子们回到了生活中,自己的东西找不到时的心情,又让孩子们看了鸟妈妈在鸟窝旁盘旋,聆听鸟妈妈凄厉的叫声,孩子们体会到了鸟妈妈的焦急、担心、害怕。再读这句时,孩子们读出了焦急不安的重音、急迫。但在随后听玲姐的课时,我发现玲姐在指导学生朗读“焦急不安”时,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孩子说:“如果你是鸟妈妈,此时此刻,你想对那个小男孩说什么?”孩子们说出了“你真是个坏蛋!”“我的孩子呢?”……随即,老师又问,看着鸟妈妈,听着鸟妈妈的话!你会怎么做?“还回鸟蛋,不伤害鸟蛋……”孩子们不但会读了,还得到情感的升华,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效果特别好。
这节课结束了,但以后还有更多的课,如何让孩子的各项能力都得到锻炼,让感情在课堂上升华,我想,备课要更充分,更深入学生,还要更多的吸取同组老师的“精华”。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3《两只鸟蛋》是一首有趣的叙事诗,它是第二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突出表现了珍爱生命、保护坏境这一主题。课前我精心准备,多方查找资料,是教学尽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课的开始,我播放了一些鸟儿的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喜欢上鸟儿,感受鸟儿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产生爱鸟的情感。
识字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教给学生一定的识字方法。感觉这一教学环节还应改进:一是增加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二是直接出现词语(而不是单个汉字)使学生在词中识字,这样认字的难度会相应降低。
第三部分是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此环节我下的力气最大,并且试讲时得到校领导及张z老师的帮助、指导,使自己从中受益匪浅,具体如下:
1、创设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
例如运用实物,使学生感受鸟蛋的好玩,让学生看事物说一说、摸一摸,同时进行语言训练;再比如引导学生体会鸟妈妈丢失鸟蛋时的'心情,联系学生自身:如果妈妈找不到你了,会怎样?从而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活化的场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学生的感受会更真切。
2、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观察、想象、语言等多种能力的训练。
比如第一小节教学中对实物(鸟蛋)的观察及相应的语言训练;写字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己认真观察字形,再进行指导,增强了独立写字能力;在最后一小节的教学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好像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使学生真正走进了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理解了爱鸟、护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主题。
听了专家点评,自己 ……此处隐藏7895个字……的欢唱?他在想些什么?这几个问题一提出,孩子们立刻活跃起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这正是本课情感的升华,经过这样处理,孩子们很快就能答出来了,我认为很好。再体会“焦急不安”这个词语时,我根据实际情况来理解,如果放学了,你没有及时回家,妈妈会怎么样?学生说,妈妈会打电话给同学,妈妈会到学校来找??这样孩子们对词语理解的很好,也为感情朗读作了准备。
在讲读的过程中,我注重了朗读训练,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自己练读的多种方法,朗读指导到位,真正体现了诗歌的美。在读好文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学生知道了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好好保护小鸟。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2本节课的教学从组织教学到反复识字、词组的积累与课文的导入,每一个环节都注重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评选小明星,创设情景进入文本,让孩子的快乐贯穿始终,不断变换的形式很好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大声读是情感的宣泄,轻声读是感情的内省,带着动作表演读更适应孩子的表达方式。每一次的读有每一次的要求,每一次的读都有不同的'收获。
本节课在教学第一小节时,抓住了“小小的、凉凉的、真好玩”三个词让孩子充分体会小男孩看到鸟蛋时的惊喜、兴奋和快乐。并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为孩子创设情景,激发情感。第二小节,小鸟出生的课件对学生体会“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加上老师的感情渲染,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这才有了感情充沛的朗读,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任何一节课,不管设计得多么巧妙,做了怎样精心的安排,如果预设不能符合孩子的实际,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适合他们的特点,那么所有的安排、设计都形同虚设。所以,快乐阅读、以情导读还要踏踏实实的从全面了解孩子入手。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3课文写了“我”从树杈上取下了两个鸟蛋,非常喜欢,后来在妈妈的劝说下,又把鸟蛋放回了树上的故事。
让学生读课文后自己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注意其回答的重点,抓住重点,化零为整。如:第一个学生说:这篇课文写了拿鸟蛋的事。(我随机板书:拿鸟蛋)第二个学生说:妈妈来劝他了,告诉他,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随机板书:劝说)第三个学生说:我又把鸟蛋放回去了。再看着板书,由我把课文的意思理了一遍。学生大致明白了课文的.意思。
“这会儿鸟妈妈该多么焦急不安?”为了理解“焦急不安”的意思,我又问道:是啊,鸟蛋其实就是鸟妈妈的孩子呀,如果是你的妈妈发现你不见了,会怎么样呢?有人说:她肯定很着急,到处找我。有人说:她会打110报警。……我接下话去:人不见了,还可以找110帮忙,可我们的鸟妈妈只能等着自己的孩子回来,那它是多么着急啊!
课文最后一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很难理解“仿佛”在句子中的重要性,到底这位小朋友有么有听到鸟儿的欢唱呢?小朋友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他想看什么呢?于是,组织学生多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再加上我的指导,希望能让他们明白:这里用上了仿佛,意思就是好像,好像听到了鸟儿的欢唱,其实呀,鸟蛋怎么能唱歌呢,是这位小朋友的想象,他希望这两只鸟蛋快快长大,长成小鸟,然后快乐地生活,愉快地飞翔。于是,他看向了蓝天,他多么希望能在天上看见飞翔的小鸟,说不定,再过几天,我们就能看见这两只鸟蛋里孵出的小鸟在天上愉快地飞翔呢!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4《两只鸟蛋》,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教学本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1.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开课时出示一个魔术盒,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把里面东西的大小和形状描述给大家,让大家来猜一猜。学生猜出是“蛋”。老师板书“蛋”字,指名读字音并组词。出示课题《两只鸟蛋》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这样的开课特别有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鼓励学生读通、读准课文,总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对于由问题的字词、句进行全班的反馈及引导,突出了学生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及合作能力。
3.深入学习,朗读理解。
通过拿两个鸟蛋让学生玩一玩,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体验文中小朋友对鸟蛋的喜爱之情;创设情境理解“焦急不安” “捧”在反复朗读中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4.拓展延伸。
在学完课文,理解课文后,让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关于鸟的资料读了读,有创设情境让学生续编故事,在故事中传递自己对鸟儿的爱。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5《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本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拿来一个魔术盒,盒里能变出什么来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把里面东西的大小和形状告诉大家,让大家来猜一猜。 学生猜出是“蛋”。老师板书“蛋”字,指名读字音并组词。 出示课题《两只鸟蛋》
这一环节,使孩子们在有趣的魔术中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让学生拼拼读读生字,初步读通课文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站起来回答的学生有两位基本能说清事情的主要内容:“课文写一个小朋友取下两只鸟蛋,妈妈告诉他,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小朋友听了妈妈的话,就小心地把鸟蛋送还了。”
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切中要点,我都给以肯定和鼓励,因为这毕竟是刚开始了解课文的阶段,学生只要能有初步的认识就够了。
三、逐段朗读,加深理解
在指导学生朗读每一个自然段时,我尽量摈弃烦琐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在尽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听过东园小学老师上的一堂课以后,我认为在教学第一段的时候可向她们学习,拿两个鸟蛋让学生玩一玩,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体验文中小朋友对鸟蛋的喜爱之情。
教学第二段的时候,我让学生用“鸟妈妈这会儿一定( )”这个句式说话。这既是对“焦急不安”一词的理解,也是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自然过渡到第三段,急着要把鸟蛋送还。
在教学第三段的时候,我特意抓了“捧”这个词语,这个词似乎与
第一段“小小的”一词互相矛盾,但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马上抓住了妈妈的.话“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有个孩子还说“我现在
手上捧的其实就是两只小鸟,也是两个小生命!”孩子能作这样的回答可见他们已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
四、拓展延伸
本课教育学生保护鸟类,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在学完课文,理解课文后,我又给学生读了一则“鸟儿知多少”的课外资料。课后,我认为拓展的度不够,还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续编故事的练习,以达到情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