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指南

时间:2025-07-21 21:50:27
高考填报指南范例(8篇)

高考填报指南范例(8篇)

高考填报指南1

关于“位次”概念的具体表现为:

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综合后的综合排序;

2、高考分数最高的考生“位次”为第一;

3、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6、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为主。

7、文史类考生按照文科“位次”进行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理科“位次”进行排序。

高考位次怎么查询

我们大概了解高考位次的概念,那高考位次怎么查询呢?首先就拿各省的高考位次查询方式来说,因为高考位次是为了帮助考生正确的进行志愿填报,因此在高考成绩公布的这几天,各省教育考试院会集中公布一个叫做“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去个省教育考试院查看这个表格就可以确定自己的位次了,高考一分一段表是确定高考学生位次的关键性文件。

如何根据高考位次选大学

学校每年录取的位次有一定的规律就是几乎不变。报考时合理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迅速锁定理想院校。由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即执行“分数优先、遵从志愿”的原则,所以位次法被很多人重视并应用。大学在每个省份的招生位次是一个大概的区间,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明确高校在本省市录取的位次区间。

1、知道自己的位次以后,再查阅往年的“一分一段统计表”就可以知道往年和自己相同位次的考生是什么成绩,然后再查阅往年录取数据,可以知道往年和自己相同位次的考生都录取到什么院校的什么专业。

2、将往年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按往年的“一分一段统计表”转化为位次,与自己的位次比较。

位次法的最适用的范围

“位次法”选大学理论上是适用于每一位考生的,但是,招生录取时最主要的依据始终是考生的排名,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尤其是高分段考生,应注重采用“位次法”。即考生今年的成绩在全市排多少位,对比往年某所学校在我市录取的位次,看自己的名次是否能达到。

从全国范围来看,考生总人数比较少并且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比如北京和天津,家长和考生可以着重运用一下“位次择校法”。这些地区地区重点大学的录取率较高,位次的参考意义更大。从各省市区来看,高分段考生运用“位次择校法”的价值更大,分数越低,参考价值越小。考生在填报的时候要注意:

1、少冲多保。通常情况下,填报平行志愿讲究拉开梯度,分为冲、稳、保、垫四个层次,但今年的情况,建议考生少冲多保,减少“冲一冲”的高校,多填几所稳妥院校,同时注意垫底高校。

2、不要扎堆报市内高校。取消三本,专科合并,二本线和专科线相对会走低,同时原本的三本线可能会走高,因此,考生不要扎堆填报市内院校,可考虑一些省外的`二本或三本院校。

3、注意区分二三本院校。二三本合并,实行统一划线,考生要注意分清二三本的区别,以免“高分低就”。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区分:一是名称,二本一般叫“_大学”,三本通常叫“_学院”;二是学费,二本相对稍少一些,三本院校学费相对更高;三是二本大多数是“公办范畴”的,三本主要是公办民助范畴。

4、注意看招生章程。这是每一位考生都应该注意的问题,高校的录取规则、特殊要求、招生计划等都在《招生章程中》作了明确说明,考生家长一定要仔细阅读,避免因成绩之外的因素而退档。

高考志愿填报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不重视所填大学招生简章内容,只知其名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招生简章内容的全面了解。每一年填写志愿过程中都会出现“只清楚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却不了解学校招生具体要求”的一类考生。他们在填写志愿时就走入了只知学校名称,其他全然不知的误区。

误区二:形成跟风趋势,认为热门专业就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主见性。很多考生在填写志愿时,都会形成跟风思想。既然人人都说这个专业好,那我就选择这个专业,心里认定这专业就是最好的。这时候就已经忘了自己的实际分数以及各方面条件是否符合的前提了。这样的盲目跟从,没有主见的选择,可能造成最终的落榜。

误区三:家长的话就是最好选择,忽略了主观意愿。高考志愿填报,常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就是家长包办,家长认为这个专业好,你就一定要听他的话,而自己面对这种情形没有任何反驳。在志愿选择的问题上,家长过度干涉,只会让孩子更加茫然,如果没有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选择了一个毫无兴趣的专业,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因为那代表了你大学四年都是在不乐意及学不好的心境中度过。

高考填报指南2

关键词一:招生计划

各个高校每年都要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本校的分省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中包括计划的类型,比如:定向与非定向;学校的办学层次,比如:本科、专科(高职)等;专业的科类,比如:理工类、文史类等;学制,即在校学习的年限;以及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收费标准等。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然后再根据招生计划来填报自己的志愿。

20xx年各高校在陕招生计划的具体查看方式有3种:

①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编印的《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在陕招生计划汇编》和《陕西招生考试特刊·高考招生计划版》来查阅。

②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点击“数字报”在线查阅。

③登录各高校官方网站查阅。

◆◆◆

关键词二:录取批次

即根据不同高校情况所划分的录取顺序、录取步骤。20xx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设置为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次等5个批次。

注意:录取批次具有严格的顺序性

①上一批次未录取完毕,下一批次的录取不开始;

②上一批次未被录取,不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

③上一批次已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下一批次录取。

◆◆◆

关键词三: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每年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省招委会根据高校在陕西省安排的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考试成绩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分别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职(专科),体育、艺术类文化课、专业课,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三校生)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确定。

今年陕西省将于7月24日如期公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后,考生可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

注意:

只有达到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才有填报相应批次志愿的资格。

◆◆◆

关键词四:录取投档线< ……此处隐藏8449个字……询电话和院校取得联系,咨询相关问题。

二、批次简介

提前批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艺术院校及招收艺术专业的院校、体育院校及招收体育专业的院校。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第二批录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专科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在录取中,按批次顺序录取,互不影响,只有上一批结束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批录取。招生学校在审核完上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档案,确定该校的录取状态录取结束、档案数与计划数持平或该志愿生源不足时,才能确定是否调阅下一志愿报考该校并且未被上一志愿所报学校录取的考生档案。

三、专业分析

权威机构调查显示,高考六大热门专业有经济管理、数理化基础、生命科学、电子信息、计算机、法学;六大冷门高薪专业有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西班牙语、航空航天工程、建筑学、外交学、工程物理。不少考生对“热门”专业情有独钟,认为进“热门”专业是将来找到好工作的途径。其实,“热门”和“冷门”本身是相对的,考生应把目光放长远,理性对待。

“热门”专业并不一定就业率高,一些急需人才的专业,例如“石油工程”、“边防管理学”专业,由于其专业性强,就业面相对较窄,其招生并不多,但就业率很高。并不是每个专业都适合每个考生,因此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热门”与“冷门”之间适合自己的选择。

一个人的志向是激发自我奋发努力的动力,也是未来个人事业的方向。所以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明志”——只有明确自己的志向,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合理地选择自己人生的航标。

在同等条件下,各校各专业都愿意录取那些显示相关特长的考生。假如考生在单科竞赛中(省市级以上)曾取得优胜,只要高考成绩达到了院校的提档线,被其相关专业录取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有的同学活泼开朗,有的沉着稳健,有的是急脾气,有的是慢性子,因此在选择志愿时应考虑考生本人的气质和性格。比如,细心谨慎的.考生很适合管理类专业,性格活跃、善于交际的考生很适合传媒类专业等。

考生应对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有所了解,在选择专业时明确自己所在的梯度。另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单科成绩,如清华大学看重数学、物理和外语,因为它是一所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如果这三门课程的基础不好,可能会存在些许影响。

四、招生简章

招生章程内容包括学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性质,学习形式,外语考试语种要求,录取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学费标准,奖助学金,联系方式等。《招生章程》意味着学校对社会和考生的承诺,是该高校开展招生与录取工作的规章依据,所以考生和家长要注意认真研读。解读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院校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师资状况、科研水平及成果、收费标准、奖学助学措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及去向等,这些都是择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高考照顾加分由教育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一般来说,各省招生部门确定的政策加分,只适用本地区的高校,外地高校认可与否由学校审查决定。20xx年高考加分政策进一步收紧,家长要注意解读政策,积极帮孩子争取应得的加分。但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条款。

不少考生家长误以为只要被高校提档,就一定会被录取,其实这是不对的。学校审阅档案后,少数考生档案会因各种原因被学校退回到省招办。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调档比例一般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120%。

从分配专业的规则方面看,专业录取主要有专业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三种方式。高校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考生要看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

高考录取时,有些高校对已投档的考生在安排专业时有单科成绩的要求,主要有两种方式:(1)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2)单科成绩必须达到某一分数标准。如外语类专业对考生外语成绩的具体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语文成绩的具体要求,经济学类专业对数学成绩的具体要求等。

招生专业对外语语种的要求、招收男女生的比例、对于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如色盲色弱、听力嗅觉等信息,考生也要了解。

五、压线生如何填报?

考生成绩在某批次线上0~10分的,被称为“压线生”。这类考生在填志愿时,可以说十分尴尬,这处境常常让考生陷入两难——究竟是冲本批次,还是保下一个批次?

对于压线生,可以认真研究院校录取数据,并将院校进行分类,将往年录取线徘徊在自己所属批次分数线附近的学校做好归类、整合、分析,以便参考。成绩刚刚达到某本分数线的考生,要报考线内分数线最低的学校,可以查阅高校近年的分数线,找出录取分数最低且相对稳定的高校报考。

避开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和热点地区。可选择该批次中较为冷门的专业和学校。专业建议选“农、林、水、地、矿、油”相关的院校,避免填报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院校,重点关注中西部地区院校。

平行志愿一旦有一所院校提档,有分数优势的考生占满了你所选择的专业,你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必然会落到下一个批次的院校的行列。虽然多地本科批次实行合并,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三批本科与普通类本科无论是在学费上还是办学水平上都是有区别的。

从规避被退档风险的角度考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轻易填报“不服从”。实际上,即使填报服从志愿进入不理想的专业,以后仍有可能转入较好的专业或通过研究生升学来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力。尤其是那些高考发挥不好却很有潜力的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妨考虑一下“转专业”这一途径。

六、常见误区

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不少家长却误把参照往年录取分数线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这是极其严重的误区。

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同时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如果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同样会增大退档风险,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填报的N个平行志愿全部落空,俗称滑档。具体可以看前面“梯度设置”部分内容。

直奔热门专业,忽略个人特性。不能否认,热门专业是大多数考生所向往的,但本身的兴趣兴趣特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二者的适配度要是不高的话,纵然高兴进入热门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会逐步出现跟不上、厌学等感觉,终极导致退学;并且所谓的“热门”不是不停稳定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生长而不停动态变化的,这也是热门专业所发生的基础。

有的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喜欢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这往往会出现认知和事实出现偏差。一般应该了解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高考填报指南范例(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