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优选(15篇)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1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评析:借助拍手的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一)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生答略)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生答略)
师: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生答略)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相比,哪个面大呢?
生:黑板的表面大。
师: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
[评析: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操作活动,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揭示出这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教师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如“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教师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
(二)摸一摸,说一说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如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表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来比一比,看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
[评析: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念,而且渗透了“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等思想,为引进面积单位以及用直接计量法求面积打下基础。]
三、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一)涂色
师:咱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的表面,下面进行一场涂色比赛。请听清要求:第一,发给你们的图形要涂满,不能有空隙;第二,我说开始时才准动笔,时间为一分钟。现在请小组长打开1号信封,每人发1张纸。准备好了吗?开始!
(生涂色)
师:时间到,涂好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我宣布比赛结果:__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请把你们的作品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1:太不公平了,我们不服气。
生2:他们涂的面积比我们的小多了!
生3:看看我们的,比你们的大多了!
[评析: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教师事先分发涂色的图形面积不一样大小,学生涂起来用的时间就不一样。这样,当学生看到“事实真相”之后,对面积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强烈的感悟。]
1. P76“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份图形)
师:这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份地图,你们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生: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2. P77“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校园平面图)
师:咱们再来看一幅校园平面图。请选择其中两个图形,比一比所占土地面积的大小。
生1:运动场的面积比生活区的面积大。
生2:水池的面积比花坛的面积小。
生3:办公楼的'面积和生活区的面积差不多。
……
(二)画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师:下面,请大家动动手,画出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生画图形)
师(选择3-4幅图形在投影仪上展示):这些图形,都能一眼看出面积的大小吗?(生答略)
[评析:相差悬殊的两个面积的大小,凭观察就能作出判断,但对于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图形,要比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
(三)比较图形的面积
师(出示图形):这两个图形(面积接近)哪个面积大呢?(学生议论纷纷)
师:光用眼睛看,难以准确地作出判断,能不能想想其他的办法?(生跃跃欲试)
师: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4个小方块、纸条、尺子。这些材料,小组合作使用。
(生动手操作,然后小组汇报)
生:无论怎样比,都是蓝色图形的面积较大。
[评析:“问题”是启发式教学的驱动器。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当教师出示两个面积很接近的图形时,引起了学生的争论。这个时候的学生,是带着问题在思考,策略的探求已经从“外压”转化为求知的“内需”。]
四、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 P76“想想做做”第3题。
师(出示图形):下面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你们有比较的办法吗?
生:数格子!
师:那么,我们就用数格子的方法。打开书P76看第3题,将数的结果写在每个图形旁边。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分歧出现在梯形,有少数学生的答案是20格)
师:究竟哪一个答案正确?
生1:应该是18格,因为梯形中的半格有4个,合起来是2格。
师:通过数格子,我们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生:梯形的面积最大。
2.用方砖铺满下面的两块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生1:第一块空地要用16块方砖,第二块空地要用18块方砖。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可以数空的格子,也可以画格子数。
师:哪一块空地的面积大?
生2:第二块空地的面积大。
师:这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生答略)
3.(游戏)猜猜看。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
出示游戏规则: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看图形时,另一组学生不能看。
……此处隐藏23424个字……说近似?哦!这地方是弯的是吧?(师指拼成图形的底边)那怎么办呢?生:再切
师:还切呀?切!
教师演示课件,把一个预案平均分成16份
师:李老师在切的时候,这里的每一份得大小怎么样?(教师指被切成的图形)
生:是完全相同的
师;噢!是完全相同的。到时候才能够怎么样?哦!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是吧?
教师演示课件
教师;感觉怎么样呀?
生;好多了,
生:还不行?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15出示习题1:
①6:9=( )9=18( )=18:27
②6:9=( )/ 9=2 /( )=( ):3
③6:9=(6 ):(9 )=( ):( )
④6:9=(6 ):(9 )=( ):( )
2、 生学习探究,师巡视,学习后同桌交流。
3、反馈汇报。
师: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哪位同学愿意来说说?
生1: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生2:我觉得还应该加上0除外三个字。
师: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齐答:同意。
师:那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生看书后齐读。
师:你确信这个性质是正确的吗?谁能举例加以证明?
生3:如:125:50=2 ,将前项和后项都除以25,得到5:2=2 ,所以是正确的。
师:是的,现在我们相信比的基本性质是正确的。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个问题。(出示习题)
出示习题2:
果汁粉 水
30克 70克
60克 140克
120克 280克
问题1:这三种果汁的口味相同吗?为什么?请你运用比的知识来说明。
问题2:在包装盒上,果汁粉与水的比怎样标注比较合适?
1、生独立思考。
2、反馈交流:
生4:我认为是相同的,因为3070= ,60140= ,120280= ,果汁粉都占水的 ,所以口味是相同的。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5:他的说法是对的,但他没有用比的知识来说明,是用分数的`知识来说的。
师:哦,那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6:我也认为口味是相同的,因为30(30+70)= ,60(60+140)= ,120(120+280)= ,所以口味是相同的。
生7:他还是用了分数的知识。
生8:我有不同的想法,30到60扩大了两倍,70到140也扩大了两倍,60到120扩大了两倍,140到280也扩大了两倍,所以口味是相同的。
生9:把他们写成比是30:70,60:140也就是30:70,120:280也等于30:70,所以口味是相同的。
师板书。
师:这位同学用到了比的知识,你觉得他的想法对吗?
生10:他的想法是对的,但我是用比值来说的,30:70= ,60:140= ,120:280= ,因为比值相等,所以口味是相同的。
师:这两位同学应用了比的不同知识来说明,都很好,如果要把这个比标注到包装盒上,你觉得怎样标注比较合适?
生11:标3:7这个最简单的比值。
师板书后说:你刚才把3:7叫什么?
生11:最简单的比值。
师:你们认为这个说法可以吗?
生12:不对,这不是比值,还是一个比。
师:那叫什么好呢?
生13:最简比。
生14:最小比。
生15:那用0.3:0.7更小。
生16:0.3:0.7是小数了。
师:想一想,他有什么特点?
生17:叫最简整数比。因为它既简单又是整数的比。
师:怎样才算是最简的?
生18:前项和后项最大公约数是1。
生19:前项和后项公约数只有1。
师:或者说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师:把一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将一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出示一组题,学生试做。如果有困难,可以看看书,或者向他人请教。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40:125 700/200 25:15:35
(2)0.6:0.7 0.5:1.35
(3) : : 0.25:1
1、生独立尝试后四人小组交流、总结方法。
2、小组会报:
生20:把整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只要前项和后项都除以他们的最大公约数就可以化成最简整数比。
生21:把小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只要同时乘相同的倍数,尽可能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师:尽可能化成整数比,那么也就是说可能化不成整数比或者说也可以不化成整数比喽?
生21:哦,应该是必须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师:恩。
生22:把分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只要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生23:我还有不同的方法。
师: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23:比如 : ,只要化成 : ,分母不用去管它,就是15:14了。
生24:化成 : ,18就是他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其实跟前面的方法是一样的。
师:这两位同学都非常爱动脑,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出示:化简比的一般方法
(1)整数比:比的前后项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最简整数比。
(2)小数比:比的前后项都乘相同的数整数比最简整数比。(3)分数比:比的前后项都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整数比最简整数比。
师:这是化简比的一般方法,既然是一般方法,说明还有特殊方法,下面一组题,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化简。
出示:将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3.6:1.8 :
1、生独立尝试。
2、反馈交流:
生25:3.6是1.8的2倍,所以3.6:1.8只要直接写出2:1就行了。
师:2:1直接写2行吗?
生26:不行,化简比以后还是一个比。、
师:是的,写成2就成了一个数了。第二题用什么方法?
生27:只要跟约分一样,得 。
师:是读9分之5吗?
生28:应该读5比9,因为它是一个比。
师:对呀,不能读成分数,那么第三题又有什么特殊方法?
生29:可以用分数除法来做, : ===
师:是啊,化简比除了一般的方法以外还有不少特殊的方法,只要我们能认真去思考,多动脑,一定能发现更多、更好的方法。
3、简要小结后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