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设计

时间:2025-05-28 14:20:47
教师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教师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教学设计1

知识技能目标:

进一步巩固认读钟表,并学习认识整时过一点或者差一点整时的情况。

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看一看,认一认,比一比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认识整时过一点或者差一点整时的情况。

2、通过看一看,拨一拨,连一连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读钟表。

情感态度目标:

1、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表盘、钟面图片

学具准备:学具盒中的表盘、"快乐的星期天"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开火车游戏”

1、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钟面和如何看时间。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开火车"

2、游戏规则:小朋友看钟面读时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

3、游戏过程:这是××火车站,火车站里有四列火车,(每一大组学生为一列火车)分别是开往深圳、珠海、广州、海口的火车。老师手举有固定时刻的钟面提问:“深圳的`火车几时开?”依次指定小组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做完一组练习后,教师再拿出另一组有固定时刻的钟面提问:“深圳的火车几时到?”仍指定小组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4、师生一起做“开火车”游戏

(钟面的时刻分别为5时半、1时、9时半、5时、11时半、3时、4时半、6时半)

【通过形式活泼的“开火车、读时刻”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整时和半时的认读方法。】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过渡:小朋友们的游戏做得真好,有一个小朋友也想加入到我们的学习中来。她的名字叫小芳,她给我们带来了她一个上午的时间安排,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题:小芳的上午)

1、尝试认表。

⑴多媒体课件出示书上第一幅图,让学生认一认图中的钟表。

提问:①、小芳在什么时间干什么?(六时刚过一点点的时候刷牙)

②、你是怎样认出时间是6时刚过?

情况一:认为是6时,教师引导:看一看分针正好指向12么?分针刚刚走过12,应该是6时刚过。

情况二:认为是6时3分,教师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情况三:认为是6时刚过,教师引导6时整的时候时针正好指6,

分针正好指向12;而现在时针刚刚走过6,分针过了12,

应该是6时刚过。

教师小结:分针刚刚走过12,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刚过。

⑵、多媒体课件出示书上第一幅图,让学生认一认图中的钟表。

提问:①、这是什么时间?(快8时)

②、为什么认为是快8时?

情况一:7时55分,教师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现在时针接近8,快要走到8;分针还不到12,应该是快8时。

情况二:8时55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进行辨认,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情况三:快8时,教师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师小结:时针接近几,快要走到几,分针还不到12,就是快几时。

【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尝试认表,教师帮助总结整时过一点或者差一点整时的特点。】

⑶、第三幅图,是9点整,学生认读没有困难。问学生:你是如何认读的?

(9时整的时候时针正好指向9,分针正好指向12)

⑷、第四幅图,放手让学生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读的。

(快10时 现在时针接近10,快要走到10,分针还不到12,应该是快10时。)

教师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DV制作的基本要素。

(2)认识剧本的基本架构及编剧四部曲。

(3)理解剧本写作要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了解DV编剧的基本架构及写作要求。

(2)小组确定DV拍摄主题,编写剧本。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认识DV编剧的基本架构及四部曲。

(2)明确剧本写作要求。

2、难点

(1)认识DV编剧的基本架构及四部曲。

(2)明确剧本写作要求。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投影教室、PPT、视频素材、黑板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主要了解了一下DV制作的选题类型,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编写剧本。第二环节:了解DV制作的基本要素

师:要制作一部成功的DV短片就必须有好的剧本支撑,而写剧本前必须了解DV制作的基本要素。

一、拍摄环境

二、拍摄要为剪辑做准备

三、从多个角度拍摄

四、故事情节波动起伏,捕捉事件高潮

五、围绕中心人物

六、注重环境和细节

第三环节:编剧的基本架构及四部曲

师:剧本是一剧之本,是一部影片拍摄的蓝图,剧本定稿之后影片的基本构架也就定了下来。剧本质量的优劣对影片的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剧本的创作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例子:

故事背景:传言某某学校经常发生灵异事件

触发事件:某一次,小徐夜晚经过某间课室,看到了传说中的鬼影事件发展:小徐第二次,第三次去那间课室寻找真相事件高潮:小徐抓到所谓的`鬼影事件结束:虚惊一场

故事结束:学校的灵异事件传言不攻自破编剧四部曲:第一步:选主题第二步:定基调第三步:题材选择第四步:结构布局:

1、戏剧式布局

2、散文式布局

3、任务式结构

4、剧情安排模式

5、叙事模式第四环节:写作要求

师:剧本只是作为影片的蓝本,最终展现给观众的,是影像而非文字。写剧本时,要避免以抽象的文字的思维去思考,而是以形象化的画面的思维去思考,写剧本过程中要能够在脑海中显现出一个个的电 ……此处隐藏21911个字……p>

2、分组讨论。

4、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5、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

五、总结课文: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负荆请罪

廉颇蔺相如

对不住你过去的事别提了要是……

宽恕我

背荆条避让扔在一边

跪下扶起

(勇于改过)(顾全大局)

为了赵国的利益

教师教学设计14

一堂好课就像一个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让人有锋回路转的感觉,让人有豁然开朗的心境,让人有雨后晴天的清爽。而在一堂好课是需要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支撑的,正如李老师所讲教学设计之于课堂就如同建筑设计之于建筑,所以教学设计对于我们以后的教学非常为之重要。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它对我们的教学意义重大,为了更好掌握它,下面来了解它的重要性:

1、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传统教学中也有教学设计活动,主要是指教师的备课。这种教学设计活动的局限是,教学上许多决策都是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做出的。例如: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往往根据本人认为某内容是否重要,对有关内容是否熟悉和现成的教学大纲等决定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克服了这种局限,它是从教学规律出发,将教学活动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之上,应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的方法,客观地分析了教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从教学工作的问题和需要入手来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策略和方法等。因此,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是促使教学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2、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长期以来,教学研究偏重于理论上的描述和完善,脱离教学实际,使教学理论成为纸上谈兵,对改进教学工作帮助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设计为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起到了桥梁作用。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教学理论,这样就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3、有利于对教师的专业成长

近年来我国正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新教材和新教法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较高要求。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由过去“教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向“教师与教材的互适”转变,即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教法,不关心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的运用只有全部地接受、执行,不存在教师对教材的取舍增添的权力。因此,仅仅是教材就极大地束缚着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予了教师一定的教材运用灵活性,强调教材只是材料或范例、只是师生展开活动的中介与话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增补教材,从而达到教师与教材的互相适应。这种教师与教材的关系转变自然涉及到教师专业知识的延伸问题,即教师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局限于教材的知识视野、满足于教学参考材料的知识范围来完成教学,相应地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教育环境的.许可与限制等因素,恰当地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拓展知识视野。因此,在此要求下教师会不断充实自我,知识更丰富,教师专业得到成长。

4、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它是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学设计有着科学性,一是要求正确运用教育思想和教育原理,既切合教育教学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又反映教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两者相辅相成;二是要求这种思维流程顺畅、清晰,富于条理性和严密性。这种思想准确性和思维逻辑性的有机结合,便是教学设计科学性的基本内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这就要求教师有很高的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在此要求下,教师不断努力提高自身处理各种教学信息的能力。

教师教学设计15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读童话、编童话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2、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事。

3、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作文、用作文的意识

教学重点

激发编写愿望,围绕习作要求编写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为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编一编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作家。

二、写法点拨,具体指导。

(点击课件,出示画面)

1、大家看,这么多的童话故事的主人公聚在一起,他们都有谁?快认认他们吧。

2、默读出示习作要求。

思考:从习作要求中,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组讨论:

1)你选的是哪三位呢?

2)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

3)你打算通过这个故事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说明什么道理呢?。

4、指名交流,师生评议。板书童话四要数(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1)为了把童话编得更精彩,你还有什么秘诀要告诉大家呢?

5、师小结:

编故事时,为了把故事编得条理清楚,我们除了要想好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地方,有几个小动物,在干什么事情之外,注意,还要按照事情发生的`一定顺序把事情说清楚,最好能说明一个道理哦(板:道理);最后,我们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下面我们就沿着这条思路去具体编,看谁编的故事别人最喜欢听。

三、创编故事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议习作。

1、佳作展示,师生共评。

2、修改童话。

五、作业:

1、继续编写童话故事。

2、把童话故事说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编写童话故事

时间

神奇地点有趣人物

想想事件

道理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教师教学设计(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