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通过对算理的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整数除以整数不能整除时,在被除数的个位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0.32里面含有32个( );
(2)1.2里面含有12个( );
(3)0.25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
(4)2.4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5)8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6)0.15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2.列竖式计算:
把2145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多少?
2145÷15=143
3.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2)3筒奶粉1500克,1筒奶粉多少克?
(3)1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学生列式计算:
(1)500×3=1500(克);
(2)1500÷3=500(克);
(3)1500÷500=3(筒)。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说出整数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将上面三题中的单位名称“克”改为“千克”:
(1)1筒奶粉0.5千克,3筒奶粉多少千克?
(2)3筒奶粉1.5千克,1筒奶粉多少千克?
(3)1筒奶粉0.5千克,几筒奶粉1.5千克?
学生列式计算:
(1)0.5×3=1.5(千克);
(2)1.5÷3=0.5(千克);
(3)1.5÷0.5=3(筒)。
观察思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关系?除法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后得出: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练习:P14“做一做”。
2.研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习例1:
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①学生列式:21.45÷15=
②学生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被除数是小数。)
③引出问题:被除数是小数,其中的小数点应如何处理呢?
④学生试做。
⑤学生讲算理。
针对错例,讨论分析原因;针对正确的重点讲清以下几点:
21除15商1余6,余下的6除以15,不够除怎么办?(把6个一化成低一级单位表示的数,即60个十分之一,再和下一位上原有的4个十分之一合在一起,是64个十分之一,继续除。)
除到十分位余4怎么办?(把十分位上的4化成40个百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百分位上的数5合在一起,是45个百分之一,继续除下去。)
商的小数点如何确定?为什么?(当除到十分位,用64个十分之一除以15,商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应写在十分位上,所以在个位1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2)练习:P15“做一做”。
68.8÷4= 85.44÷16=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讲算理。
小结
思考:商的小数点与什么有关?
讨论得出: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学习例2:
永丰乡原来有拖拉机36台,现在有117台。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多少倍?
①学生列式:117÷36;
②学生试做:
③117除以36商3余9,能不能作为结果?
不能作为结果怎么办?(继续除。)
怎样做才能继续除?(把9个一看成90个十分之一。)
直接在个位的.右边添上0行吗?应该怎样添?(直接在个位的右边添0不行,如果这样9个一就变成了90个一,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为了使数的大小不变,应在个位的右边先点上小数点后,再添上0,使9个一变成了90个十分之一。)
④学生继续做完,讲出道理。
(36除90个十分之一,商2余18。因为商表示2个十分之一,因此在商里3的右边点上小数点。18个十分之一除以36,不够商1个十分之一,再添0,化成180个百分之一,继续除。商5个百分之一,把5写在百分位上。)
教师指出:像例2这样的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就叫除尽了。
(4)练习:P15“做一做”。
25.5÷6 86÷16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找出错题,分析原因。
(5)总结
思考:今天我们计算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讨论得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三)巩固反馈
1.写出下列竖式中商的小数点。
2.把下面的题做完。
3.课本:P17:1,2。
4.作业:P17:3,4。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以整数除法的意义为基础的。通过改变单位名称把整数乘除法算式改写成小数乘除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顺利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明确算理,在与整数除法的比较中总结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练习中针对重点、难点设计了专项练习,使新知识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生根”,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练习过程中重视反馈,抓住学生出现的问题 ……此处隐藏5137个字……>
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小数除法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借助口算、估算结果,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学生主持
1.用竖式计算96÷312÷5说说整数除法是怎么算的?
2.9个1和6个0.1合起来是()个0.1
3.不改变大小,把12改写成一位小数()
【设计意图: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理的基础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算法的基础是整数除法,以上的设计,找准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知识的探究提供了必要的孕伏,同时通过训练和激疑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尝试小研究
5号电池
(1)一节5号电池多少钱?
1)解决这道题,我用的等量关系式是:()
列式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我知道1节5号电池是()元。
2)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吗?
【设计意图:电池价格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小数除法就在他们身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电池的价格,然后再用竖式表示引发学生的思考:商2的后面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
7号电池1号电池
1、一节7号电池多少钱?
先估算,再试着用竖式计算。
我把7.2元估成()元,那么一节7号电池大约是()。
我的发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列竖式计算时,先按照()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的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任有余数时,就在余数后面添()继续除。
2、一节1号电池多少钱?
1)先估算,
我是这样估计的:()
试着用竖式进行计算:
2)被除数的整数部分5除以6不够商1,就在商的整数部分写(),5.4是()个十分之一,除以6得()个十分之一。
我的发现:商的整数部分或小数部分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在那一位上商()。
【设计意图:估是算的基础,估不仅可以界定出结果的范围,而且能为算提供必要的帮助,这里借助估过渡,沟通了整数除法的商与小数除法的商的整数部分,使学生接下来的探索有了基础。】
三、小组合作探究。
组内交流尝试小研究。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如有不同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3、组长带领大家重点讨论有不同意见的题目,并达成一致的意见。
4、如果组内成员完成较好,组长可以考考大家。
4、再次确认发言顺序,准备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
四、班级展示汇报。
注:先交流课前尝试小研究,然后再做课上尝试小研究。
全班交流课前尝试小研究,师生评价。
五、教师点拨提升。
教师一定要把讨论引向深入,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5÷2商2余1后,为什么要在1的后面补0继续除?
思路1:5元分出4元后还剩1元,而1元等于10角,所以在1后面补0,10角÷2=5角,而5角是0.5元,所以要在2的后面填上小数点。
思路2:根据小数的性质,5=5.0,所以在1后面补0,要在2的后面填上小数点。
2、交流课上尝试小研究。
交流一节7号电池多少钱之后教师点拨: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总结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列竖式计算时,先按照()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的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任有余数时,就在余数后面添()继续除。商的整数部分或小数部分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在那一位上商()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学生不仅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的计算方法,而且明白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六、挑战自我
1、竖式计算。
22.4÷7=84÷8=15.2÷16=
2、买4个毽子花了5元钱,一个毽子多少钱?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反思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是怎样学到新知识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八、拓展延伸
自己编一道生活中的数学题,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8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王鹏坚持晨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探究新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例1、例2和例3时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尝试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然后联系数的含义着重讲解竖式,帮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引导学生把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进行比较,进而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接着组织学生探讨、交流,从而明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除完后仍有余数,在商的.个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和“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占位,点上小数点再除”的计算方法。最后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验算,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整节课学生始终在主动探究,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获得信息。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五(1)班的体育健将王鹏。(课件出示情境图)我们来看看他这个月的锻炼计划吧!从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并汇报)
2.理解题意,尝试列式。
要知道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列式呢?
(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就是把22.4km平均分成4份,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2.4÷4)
3.引发思考,揭示课题。
这个除法算式与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与以往所学算式的不同之处)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