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5-07-28 10:38:54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美术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心灵的关爱》,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心灵的关爱》是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课是以“设计·应用”为主的综合课。以系列贺卡的设计与制作为教学主体,着重引导学生珍视亲情、友情,关注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突出以美术的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充满爱心的人。

2、教学目标 :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借助图形与相关文字,设计与制作精美的卡片,来表达一种对亲人、朋友、同学传达爱心的方式,本课重点引导学生把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同样形象与文字的几个不同版面处理,强化学生对卡片版式设计的处理能力。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卡片设计的规律性知识。提高学生对系列贺卡设计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卡片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卡片系列化设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技巧。

(2)能力目标:

A、能够设计并制作出一张较为精致的卡片,传达出一份真挚的爱心。

B、能够初步掌握卡片版式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3)发展目标:

3、能够设计制作出一组具有一定创意,并体现学生关爱他人的系列化卡片。

(4)情感目标:

A、能够灵活运用或借鉴已有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积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参与体现人文关怀的行动。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本课侧重于提高学生运用图文动手制作、设计精致卡片的能力。

(2)难点

如何构思立意,将图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设计出精美的系列化贺卡。

攻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一、运用手工绘画表现;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各种优秀卡片多层次的展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本课教学先从对亲情的关注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或许平时一度忽视了的亲情,唤起学生对爱的回报与表达之情。接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一份珍视的友情,引导学生好好珍惜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然后,在强调本课设计与制作精美的卡片是一种对亲人、朋友、同学传达爱心的表达方式与积极行动后,再进入到本课主体知识内容的学习。

通过交流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卡片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卡片的设计表现形式通常以文字、绘画、摄影、图案为主,结合图例讲解,提示学生每张卡片之间的图形设计与相关文字是难以分割统一的整体,将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加完整地展现设计创意,培养学生设计时的统一意识和全局观念。

三、说学法

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文字、图形元素进行卡片设计,在学生构思进入到体现真挚爱心的主题情感与卡片设计的独特表达有机结合的学习情境后,学生普遍会在创意表达上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障碍,需要一些知识上的帮助。比较集中在材料选择与运用、折叠方式及裁切、剪贴组合与粘贴、色彩的搭配与涂绘等方面。

教师此时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制作出一张精致的手工贺卡的制作过程。教师利用设问或选择的方式,可以更加迅速地与学生在制作要求上建立较为统一的标准。学生自己在探讨交流中总结获得的技巧与心得,往往可以更加直接指导自己的动手制作。。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关注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情感——交流讨论————尝试设计——系列贺卡设计

互动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首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从幸福的家庭照片导入,让学生谈谈父母、亲人、朋友,对自己的关爱和呵护,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或许平时一度忽视了的亲情,唤起学生对爱的回报与表达之情。接着,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一份珍视的友情,引导学生好好珍惜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然后再展示在洪水、地震等自然灾难降临时,身处逆境中人们的照片,对比中引出他们更需要得到心灵的关爱。点出课题,进入到本课主体知识内容的学习。强调本课设计与制作精美的卡片是一种对亲人、朋友、同学传达爱心的表达方式与积极行动。

2、分析讲解课文范画,感知课文

通过教材提供的卡片设计展开图片和版式设计的学习内容,展示同样形象与文字的几种不同版面处理方式的卡片,教师与学生一起,在互动中探讨教材上作品的成功之处,提高学生对卡片版式设计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运用卡片的形式来表达同样的一份情感。

3、启发探究与表现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优秀卡片作品让学生欣赏分析,引导学生从一张卡片的设计思路出发,借鉴、发展原有设计。对教材提供的一组对应的图片范例,结合学生作业进行更加直观的探讨,利用图片或卡片实例,强调每张卡片之间的图形与相关文字是难以分割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把图文有机结合在一起,讨论如何能够更加完整地展现设计创意。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不断调整、优化设计思路与制作技术,鼓励学生在互相学习借鉴的同时,注意追求表现方式和技巧的新颖与独特。

然后分组采用不同方法用简单的文字图形尝试先形设计一张卡片,再进行设计、制作系列化的卡片,这时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每组自评后将一张最好的作品上交,在屏幕上进行展示点评。这种让学生观察、发现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4、展示与评价

学生分组介绍本组最佳设计作品的特点,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之间探讨各组设计作品的特点与不足所在。

五、说板书设计 :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范画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 ……此处隐藏20139个字……画面进行彩色,单色的转换。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淘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本课的教学过程 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找出用黑白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在学生对刀法尝试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黑白木刻作品的形式特点与艺术魅力。通过“活动一”刀法实践活动的学习,学生体验木刻黑白关系的转化,在“活动二”中,主要是启发学生对黑白木刻形式技巧的认识与学习的过程。可以不再依托木刻工具、材料,直 接用毛笔、黑色记号笔甚至铅笔工具在画纸上实践。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对同一图形或者画面进行不同黑白处理的技巧,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四、说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刀法尝试)――讨论探究(自评)――知识扩展(运用黑白木刻版画表现技巧进行插图创作)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会自觉地排除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悦的享受。当上课铃响时放一些优秀的黑白木刻版画作品和音乐,这时学生满腔激情,仔细观察,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刀法效果的黑白木刻作品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15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以形写神》,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节选自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二课,在新课改理念下,我明确了本课课型属于欣赏·评述领域。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感受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学习运用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技法,尝试表现简单的人物。并通过人物造型、背景和道具表现意境,传达思想感情。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征,对中国人物绘画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巧做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方法与过程:围绕问题触发学生去思考,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中国人物绘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作品、学习技法和尝试水墨人物画表现几个方面设置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同时领略祖国文化独特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把握传统人物绘画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人物绘画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为涵盖面比较广,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分别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比较分析法:通过中国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与外国作品《最后的晚餐》的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人物画主要的造型手段是“线条” 。

2、引导探究法:美术作品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绘画作品是静态的物质形态,如果让学生独自找出审美的切入点,并展开欣赏,最后得到健康审美感受,是比较困难的。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

3、八字教学法: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所以我教给学生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描述—感受—理解—评论。这是“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视频)课件、国画工具、教材等。学生准备:美术教材、国画工具、收集的图片、资料。

六、教学学法

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个性化的情感活动。在教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方法的同时,也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当然,尝试和体验是了解传统技法的最好方法。传统人物画的学习同样讲究程式技法,人物造型、线描技法以及笔墨运用缺一不可,如果一一道来,既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也不可能为广大学生接受。临摹乃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历代继承发扬国画传统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要适度把握评价标准,重在对传统绘画的认识了解。七、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组织教学——导入课题——学生探究——即兴创作。八、授课开始首先,我以播放图片类型幻灯片来进行新课导入,通过比较分析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以形写神”,讲解关键词“形” “神”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其次,在幻灯片播放过程中,我开始做插入式讲解,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欣赏与探索。同时,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人物神情、线条、色彩、水墨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幻灯片播放完毕后,回归课本并根据之前的欣赏方式,与学生讨论分析各个人物绘画的特点,讲解分析不同时代的'绘画手法特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最后,引导学生尝试进行即兴创作(主要是临摹),在学生们临摹的时候,还可以结合教材上的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进行一定的

知识扩展。九、师生总结我的小结不是简单的总结,为此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你学会了什么?

2、中国人物画作品的“形”和“神”怎么理解?3、从哪些角度入手赏析一幅中国人物绘画?十、作业指导尝试创作,围绕以形写神主题,即兴水墨表现:在宣纸上画人物,在同学的作品中进行比较,谈一谈表现的目的;在人物画作品的欣赏感受中,对人物画的立意、造型和笔墨表现进行分析。尝试表现从临摹开始,临摹学习适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避免了空洞的技法理论学习。围绕人物画的主题表现展开,通过作品提示,从提取素材、表现典型、环境渲染以及人物性格、内心世界的刻画等方面阐述了创作表现方法。

时间分配:课程导入5分钟,讲授10分钟,学生探究15分钟,即兴创作15分钟。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所有内容,恳请各位专家及评委老师对本节说课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八年级美术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