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时间:2025-07-18 03:10:23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汇编14篇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汇编14篇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1

一、找朋友引入

上课伊始,刘老师以诙谐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认识学生,让学生用“某某”是我的朋友,“某某”也是我的好朋友这两句话变成一句话“某某”和“某某”都是我的好朋友。如:小郑和小陈都是老师的好朋友。

然后老师又说:能把上面的一句话分成两句话来说吗?虽然两者表达的含思相同,但可以体会中国语言的美妙,奇特。话锋一转:"美丽的数学世界有没有这样的神奇的.事情呢?"

刘老师以“趣”引领,此时,学生的“胃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开门见山式新授

教学“乘法分配律”首先在黑板上写数字3,然后请学生用专业的语言回答写的是什么?

生1:是3。

师:不够专业。

生2:一个3。

师:这才专业。

接着老师写了6个3,用加法连接3+3+3+3+3+3.老师一边写学生一边说:一个3、2个3、3个3、4个3、5个3、6个3.然后板书:6×3,接着出示5个3,3+3+3+3+3,乘法为5×3,最后写了一个“3”,

问:会用乘法表示吗?

生:1×3。

师:左边是6个3,右边5个3加1个3也是6个3,因此:3×(5+1)=5×3+1×3。

师:谁呢用专业的语言读一下?

生:3乘5加1的和等于5乘3的积加1乘3的积。(这之前很多学生读错,但是就是这个读对的老师也说不够专业。)

接下来的语言描述更有趣:老师师范要求学生说到“和”和“积”时要加动作,如读3乘5+1的和时用力跺脚。

师:陈老师(学生)很励害。把孩子称作老师,这个做法非常好,能让学生感受到在轻松课堂中学习。刘老师风趣幽默,学生很喜爱这个动作,使整过课堂一直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度过,也让学生记住了要点。

师:左边和右边有很多相同。你能找出最大的不同吗?

生:左边先求和再求积,右边先求积在求和。(前面失败后最后总结的)

三、基础练习

(1)师:谁能从右边写到左边

学生1写:4×(5+1)=4×5+4×1

学生2写:8×(5+1)=8×5+8×1

能不能写一个不是乘1的算式?生上黑板写出10×(12+8)=10×12+10×8

师:还有吗?能写得完吗?左边和右边这种现样在数学中叫什么现象?

板书:乘法分配律

刘老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令人佩服,把学生称为先生和女士,还很时尚!教师的语言有点象大兵的声音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师:在哪里见过这个规律?

老师出示:12×3=

问:怎么计算?学生只会说出算法,不会说算理。

师补充:把12拆成10和2,先算10个3,再算2个3。于是板书12×3=

10×3+2×3

(2)求长方形的周长。

a

ba×2+b×2=(a+b)×2

a

bc

(3)求长方形总的面积。(只列式不计算)a×c+c×b=(a+b)×c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很自然的水到渠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规律和公式表示。

(4)师:能说一说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吗?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表示吗?

学生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示,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学生读,全班同学不自觉的跺脚。

出示乘法分配律公式和语言表述。(多媒体)

(5)56×78+□×□=

师:方框中可以填什么?

(6)476×98+476×2=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汇报。

老师要下课,学生三鞠躬,指导学生感谢老师。注意礼仪教育。

整个教学,孩子们都在刘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引领加上“特定”的肢体语言,轻易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由浅入深和层层递进的练习,孩子们对乘法分配率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运用的得心应手。

这样的课堂真有趣,孩子们在学习着,也在享受着。学生从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后来的心有灵犀,无不体现着刘老师驾驭课堂的游刃有余,每一个与会者都被刘老师的幽默诙谐,睿智所折服。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2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位置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重点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

座次表、课件、方格纸、地图纸等。

教学过程:

1、 先玩寻宝的游戏,l学生将“礼物”藏在同学的课桌里,老师来找,同学提供正确的信息,但不能说他的名字、指他的位置等。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说“第几组第几排”,孕伏确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老师藏礼物,两个同学比赛“寻宝”,找到礼物后,说说为什么你找得那么快?强调要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用两个数字:第几组、第几排。

2、 让学生介绍班长、学习委员、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3、 出示座次表,让学生把自己的姓名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4、 出示坐标图,告诉学生: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问:

1) 在这个表格中,横线、竖线各表示什么意思?

2) 指名学生上台指出自己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3) 学生尝试着在方格纸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5、 数对学习

1)你能否简要的'用数字来表示你的位

置?老师适时装糊涂:这里的逗号表示什么?那括号又表示什么呢?你们能给这组数字取个名字吗?

6、 巩固练习

1) 在方格纸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说出数对。

2) 把地图填写完整

6、游戏:寻找秘密点。游戏激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采用采访的形式

2)学生完成座次表

3)思考并回答,学生相互补充

A:学生口答

B:学生上讲台展示作品,并说出理由

C:学生尝试完成

D: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理由。

E:师生示范,然后生生示范,最后小组游戏。

通过对表格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这种表示方法,并能正确的找到自己和他人的位置。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解数对表示法。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二人对策论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在游戏中的广泛应用。

2、让学生初步掌握必胜策略的分析方法 ……此处隐藏27693个字……>

生:……

师:猜到了吗?那个女同学很想回答。让她回答。

生:先让那些小的船先卸货,然后是中的船,最后大的船。这样,等候的时间就花得越少。

师:你是这样猜的,还有其他的猜想吗?你说,你猜。

生:我猜先是小的船靠近,然后是大的船,然后是中船。

师:小的、大的、中的,是吧?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想问一问,你的猜想跟刚才那个女同学接近的请举手。

生:(学生举手)

师:跟刚才那个男同学一样的请举手。

生:(学生举手)

师:好,请放下手。那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真的是这样。船太多的,我们就按这位同学所说的,把它看作是一只货物小的船,一只货物中等的船,一只货物比较多的船,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这里有三艘船,这一艘船需要……1小时。另一艘船需要4小时,第三艘船需要8小时。我们就把它叫做小船、中船和大船。好,我们来看看,这里有句话是怎么说的?

生: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货。

师:有什么问题?

生: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师:想一想,我们准备怎样解决?刚才你们猜想,刚才那个女同学的猜想是小——中——大,那个男同学的猜想是小——大——中。好,这样,我们把这张纸翻到后面,请在第一栏写出你猜想的顺序。你们先别忙,我还没说完呢。第一栏写出你猜想的顺序,然后再算它的时间。然后,你再随便列一种顺序,也算算它的等候时间,看看你的猜想对不对。行不行?

生:行。

师:好,开始做。……(巡视)看来刚才还有同学没听懂,第一栏是你的最佳方案,第二栏是对比的方案。明白了吗,就两个方案就行了。

生:(学生讨论,计算)

师:好,请第一个同学。做完了请举手。(拿了两个同学的练习纸到实物投影)。好,有答案的同学请坐好。好,这个同学,他的最佳方案是小——中——大,他的等候总时间是19分钟。然后,他的对比方案是小——大——中。他的等候时间是23分钟。他通过这样一对比,确实是第一方案是最好的。有没有其他的看法?刚才那位同学不是说小——大——中吗?是不是?那你现在,你自己的认为呢?站起来说一说你的看法。

生:我认为是先小后大再中。

师:现在你还坚持这样的看法吗?

生:不坚持。

师:不坚持了,那你现在认为呢?

生:我认为小——中——大。

师:其他同学,你们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的,你可以举手说出来。有没有?你们都是认为按什么的顺序?

生:小——中——大

师:好,那我看看是不是。由于时间的问题,老师给你们把它全部算出来了。你看看,我是按照小——中——大 19分钟,然后如果是大——中——小 就是23分钟,那我想问你们,如果按照第一种做法,它的好处在哪里?对于码头来说,按这样的做法,按小——中——大的做法,它的好处在哪里?好,你来说?

生:这样的顺序会比较快。

师:最后的那只船还要等13分钟。

生:那时间就比较长……比较少。

师:最后的那只船还是要13分钟啊,反正全部船卸完了,对于码头来说,它还是13分钟。你来说?

生:这样子的话,卸物的时间就比较短。

师:哦,卸物的时间就比较短。请坐。我们来看一看,如果按照这种方案的话,它在几小时后就可以空出一个船位?

生:1小时后。

师:但如果按第一种方案,它得……8小时后才空出一个船位。你看,对于码头来说,1个小时后它就能再接纳下一艘船。但是,如果用那一种方案,它得要8小时后才接纳下一艘船,那一条江还得堵8个小时,对不对?你看,我们的排队问题不但对合作有很大的作用,合理的排队能节省时间,而且对于码头的调度,公共汽车啊,机场的调度,它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呢现在有一门科学专门来研究排队。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数学广角。

师:数学广角学习了什么?

生:排队问题。

师:排队时,我们怎样安排时间,会使等候的时间短一些?等候的总时间短一些。怎样安排?一起说。

生:小——中——大

师:按照时间少、时间中、时间大,从小到大这样来排序。我们是怎么把它研究出来的?先怎么样呀?

生:列举。

师:列举了所有的顺序。接着……?

生:算。

师:算!非常好。接着我们去算。最后呢?

生:比较。

师:比较,选出最好的方法。这是我们研究问题时常常采用的方法。从很多个方案里面通过计算选出最好的方案。好,这一节课,有收获吗?

生:有。

师:好,时间问题,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想法,你可以下课再来告诉我,我们这一节课就先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谢谢老师。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14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小红和小明进行游泳比赛,小红行完全程用了0.8小时,小明行完全程用了3/4小时,哪位同学的速度更快?”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1: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比较。

生2: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要想比较两个人的速度,需要把这两个数统一成一类数,要么都是小数,要么都是分数,这样才能便于比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小数互化的一般方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自主探究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1)出示例1:把一条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

师:谁来列个算式?

生:3÷10=0.3米 3÷10=3/10米

师:还是这根绳子,如果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多少米?

生:3÷5=0.6米 3÷5=3/5米

师:观察一下上面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0.3=3/10 0.6=3/5

师:两种不同形式结果是相等的,说明小数和分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把一个小数直接化成分数呢?

生:能,因为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就行了。

(2)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尝试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4= 0.07= 0.24= 0.123=

(3)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请学生到黑板板眼,并讲解自己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师生小结如下:

把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做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做分子。

师:小数化成分数,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需要化简的分数,要化简成最简分数,还要看清楚原来的小数是几位小数。

2、自主探究把分数化成小数的一般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汇编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