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永远追随》有感

时间:2025-08-01 01:18:27
读《永远追随》有感

读《永远追随》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永远追随》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永远追随》有感1

多读一本书,就是多活了一个人生,当我全神贯注投入《永远追随》这本书时,我仿佛与川伢子和三娃子一样,经历一段红军长征之旅。

《永远追随》中,陶百川和周三才两个少年与家人一起平静而又希望地生活着,红军长征途中毛主席在他们家住了数日,离开时借走了他们家生存基础和快乐来源的毛驴——小白,却没有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如此重要的财产,也出于一时意气,两个少年踏上了寻驴之旅,一步步追随奔波在长征途中的红军,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见证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和无私。

这本书让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人民军队,他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吃喝老百姓的,都会先付钱;他们会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尽量不麻烦、不打扰老百姓;他们无比地重视承诺,在那样险恶的条件下,还会竭尽所能去帮助两位少年见到毛主席,而毛主席为了兑现诺言,赔偿了两匹马给陶百川和周三才,要知道一匹马可抵得上三头驴呢;他们有着铁一般的纪律,即使知道前进战略存在问题,毛主席还是一直强调以正规途径去争取新的战略规划,而不是无组织、无纪律地去直接行动。

毛主席说:“只要有人民在,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我想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志存高远又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的引路人存在,正是因为有这样纪律严明、无私奉献的人民军队存在,我们才能拥有如今这样的幸福生活。

读《永远追随》有感2

言必信,行必果。今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永远追随》,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了陶百川和周三才为了找到被红军借去运输药品的家里的顶梁柱“毛驴小白”,踏上了寻找之旅,最终找到小白并追随红军的故事。从中,我感受到诺言的重要性。

当我读到红军师长听了陶百川和周三才的.来意后,马上让人赔了两匹马和送他们回去,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要知道,在当时一匹马至少可以换三头驴啊!红军虽无法还他们毛驴,但他们不仅道了歉,还多赔上了几头毛驴,这难道不是遵守诺言的一种表现吗?

读了这本书,我不禁脸红了。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河源恐龙化石博物馆,临走前我承诺过要给好朋友买纪念品的。可我光顾着自己玩和拍照了,忘了纪念品……当他兴奋地到我家时,却是满脸的失望。我非常后悔:为什么我会忘了这个诺言呢?

遵守诺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每个我们所承诺过的诺言,我们都必须实现,不能不守信。像这样类似的人很多,如:明山宾赔本卖牛、翡度诚还玉带、毛泽东定期还书……这难道不是信守诺言的表现吗?因此,我们做到遵守诺言,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遵守诺言,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所以,我们要遵守诺言,虽然有时会十分困难,但答应别人的,必须做到!让我们一起实现我们所承诺下的诺言吧!

读《永远追随》有感3

今年,在这个百年华诞,充满红色气息的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红色经典,它不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新中国诞生的艰辛历程,还让我对毛泽东爷爷以及红军战士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本书就是《永远追随》。

本书是由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编写的。书中讲述了两个少年--陶百川和周三才与他们的家人平静而有希望地生活着,他们最重要的生存基础与快乐的来源是一匹勤劳能干的驴子小白。红军长征时借住他们家,经过数日相处后,感情日渐浓厚,红军转移时借走了那头对他们来说无比珍贵的驴子。然而红军却没有按照诺言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如此重要的财产,陶百川和周三才踏上了追寻之旅,并由此见证了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记得那个早晨,天上有黑沉沉的敌机在不断轰炸,无数红军冒着炮火,在汹涌冰冷的江水中泅渡,一枚枚炸弹从天而降,瞬间,鲜血就染红了江水......

为什么红军没有如期归还毛驴小白呢?在红军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他们翻过了无数座大山,跨过了无数条大河,经历了无数场惨烈的战役,躲过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封锁......在这漫漫的征途中,他们九死一生。所以,当陶百川和周三才前来讨要毛驴时,战士们不觉微微一惊,他们确实将借毛驴的事忘了。再说这头小毛驴为部队运送物资,同战士们同生共死,现在还不能将作用巨大的小白还给他们呀!战士们想尽一切办法,想找相应的物资来替换那头毛驴,可军队里实在是找不出像样的物品。最终,“毛驴事件”惊动了毛主席,他将自己两匹心爱的.战马送给了陶百川和周三才,并让两位红军战士送他们回家。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群伟大的革命先辈,他们出生入死,不但为革命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而且时刻不忘把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着想,所以,老百姓拥护他们,爱戴他们。党和民众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将一个已沦为半殖民地的无比落后的中国变成了现在的一个繁荣昌盛,科技发达的盛世强国。也正是因为党和民众的不懈努力,才让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祥和太平的年代里。

在新的时代里,我们将永远追随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不辜负老一代革命家的付出和期望,我们一定会传承红色基因,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读《永远追随》有感4

在这个缤纷多彩的暑假里,遨游在书海之中,有一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远追随》。

故事的主人公陶百川和周三才,家中顶梁柱毛驴被红军借用后,未如期归还,为了讨回这对他们家庭十分重要的财产,两位少年便踏上了寻驴之旅。旅途中,他们意外地进入红军长征之中,还亲眼目睹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几经危险,历经千辛万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毛主席的帮助下,得以拿到了赔偿的`马匹踏上了归家之途。

少年的勇敢令我敬佩,红军的英勇令我钦佩,书中的很多情节都令我难以忘怀。尤其是有一个情节更让同为少年的我不得不大加赞叹,当李天佑听陶百川、周三才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依他所见,建议用马匹来赔偿小白,但陶百川坚守原则,借什么还什么,依旧希望还是由马天来找回毛驴,不占人家一丝便宜。读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清官海瑞的故事,“海阎王”上任淳安县令,立马下令:除朝廷俸禄之外的钱一律不许收。以身作则,他不领火耗,步行上下班,上堂审案下堂种菜,不应酬不贪污,只拿该拿的俸禄。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坚守自己的原则,尽管得罪不少人,但明朝第一清官名副其实。

无论是陶百川还是海瑞与否,这种坚守原则、正直律己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它适用于每一个人,不禁想起,爸爸在我的成长路上一直警醒我:“孩子,我不求你一定要有光辉的成就,但你一定要正直磊落,正直是最根本的道德品质,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原来,这就是爸爸的期待,书本让我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同学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坚守原则、正直律己是为人之本,让我们将书籍中的知识履行于生活之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读《永远追随》有感5

暑假,我读完了《永远追随》这本书。它讲诉 ……此处隐藏4660个字……中华为己任,为祖国繁荣富强的明天而努力奋斗着!

高尔基曾说过:“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让我们追随信仰,逐梦未来!

读《永远追随》有感12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有诚信,事无不成。今天我一口气终于读完了柳建伟的《永远追随》,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了陶百川和周三才为了找到被红军借去运输药品的家里的顶梁柱“毛驴小白”,踏上了寻找之旅,最终找到小白并追随红军的故事。从中,我感受到诺言的重要性。当我读到红军师长听了陶百川和周三才的来意后,马上让人赔了两匹马和送他们回去,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要知道,在当时一匹马至少可以换三头驴啊!红军虽无法还他们毛驴,但他们不仅道了歉,还多赔上了几头毛驴,这难道不是遵守诺言的一种表现吗?

读了这本书,我不禁脸红了。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婆家做客,临走前我承诺过要给妹妹带好吃的。可我光顾着自己吃和玩了,忘了……当妹妹兴奋地到问我带啥好吃的时,却是满脸的失望。我非常后悔:为什么我会忘了这个诺言呢?

有人说,诚信是三月的春风,是五月的'花海,是七月的阳光,是九月的枫叶。遵守诺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每个我们所承诺过的诺言,我们都必须实现,不能不守信。像这样类似的人很多,如:明山宾赔本卖牛、翡度诚还玉带、毛泽东定期还书……这难道不是信守诺言的表现吗?因此,我们做到遵守诺言,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有诚信,事无不成。遵守诺言,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所以,我们要遵守诺言,虽然有时会十分困难,但答应别人的,必须做到!!让我们一起实现我们所承诺下的诺言吧!

读《永远追随》有感13

在这个暑期,我读了柳建伟的《永远追随》,受益匪浅。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陶百川和周三才为了要回“小白”翻山越岭一路追随红军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守信的重要,当我看到毛泽东为了补偿兄弟二人送给他们两匹马和一头驴的钱时,我被深深感动了,我意识到这不就是遵守诺言的表现么?

记得有一次我约了朋友晚饭后去小区里骑自行车,可是我临时有事不能去了,但是我并没有及时告诉她,结果让她苦等了我一个多小时,事后我真是愧疚极了。还有一次,我答应妈妈生日的'时候做一个礼物送给她,可是我居然给忘记了,生日那天妈妈虽然笑着说没关系,但我能感觉到她的失落。就像书中一样,小马答应过陶氏一家把驴还回去,可结果害得俩兄弟追了几百里就为了向红军讨个说法。读了《永远追随》我认识到守信的重要,作为小学生,一名少先队员,更应该说到做到,遵守诺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遵守诺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人们都以守信、友善作为衡量道德规范的标准,一个不遵守诺言的人肯定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书中,毛爷爷归还了兄弟二人马和驴的钱,他的诚实、守信值得我们去学习。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许下的诺言吧!

读《永远追随》有感14

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暑假里,我新交了一个朋友,名叫《永远追随》,它是著名作家柳建伟先生的作品。

读了这本书,我仿佛和书中的主人公陶百川和周三才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感受着喜、怒、哀、乐,共同经历着千难万险……

本来,这两个少年和他们的家人,平静而又充满希望地生活在湘南的香花岭。他们最重要的生存基础和快乐的来源是一头与众不同的毛驴,叫小白。红军长征时借住在他们家。红军撤离时借走了那头毛驴,对他们来说无比珍贵的毛驴,却没有按照承诺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家里唯一一头维持生活的毛驴,于是,他们的奶奶给他们烙了三斤葱油饼,带了两块大洋,两个少年踏上了寻找之路,由此一步步进入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的现场,用少年的眼睛和感情见识了那场残酷的较量……

从香花岭到延安,两个少年一路追随,从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感受着红军队伍的伟大。同时,也带我见证了毛主席领导的红军队伍的纪律严明、关爱百姓。在陶百川和周三才家里入住时,他们不仅给钱,还帮助他们家做事,从不亏待他们家人,我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一心为百姓着想的无私;在陶百川和周三才追赶红军的途中,他俩的衣服湿透了,时值寒冬,陈树湘师长让连长和战士把外衣脱了给他们穿,给他们取暖,我感受到红军无比关爱百姓的担当;当他们历经磨难找到毛主席时,提及“毛驴事件”时,各位红军战士责备自己没有及时归还毛驴,连累两个孩子吃了许多苦来寻找毛驴,我感受到了红军言出必行的重诺。

毛主席让魏苍生和马天来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送他们回家。可是回去之后,他们却发现他们的亲人一个个全被敌人杀害了,这个惨痛的现状,与红军对他们的.好,深深地刺激着两个孩子的内心,他们见证了红军队伍的伟大和无私,也见证了敌人的惨无人道,在孩子的眼里,毛主席带领的红军战士是一群为了他人能够献出生命的人,是值得信任、托付和追随的。通过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在枪林弹雨中,坚定了两个少年追随红军走上革命道路的信念。

通过《永远追随》这位益友,我感受到战争的惨烈和残酷,更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也要永远追随革命先烈的足迹,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读《永远追随》有感15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这是罗曼.罗兰的一句关于信仰的名言,就在这个充满欢乐笑声的暑假中,我心血来潮地看了一本关于信仰的书——《永远追随》,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本书是由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柳建伟编写的。书中讲述了两个少年--陶百川和周三才与他们的家人平静而有希望地生活着,他们最重要的生存基础与快乐的来源是一匹勤劳能干的驴子小白。红军长征时借住他们家,经过数日相处后,感情日渐浓厚,红军转移时借走了那头对他们来说无比珍贵的驴子。然而红军却没有按照诺言如期归还。为了讨回如此重要的财产,陶百川和周三才踏上了追寻之旅,并由此见证了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记得那个早晨,天上有黑沉沉的敌机在不断轰炸,无数红军冒着炮火,在汹涌冰冷的江水中泅渡,一枚枚炸弹从天而降,瞬间,鲜血就染红了江水......

这个故事的动人情景,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看到这儿,我不禁想:如果当时陶百川和周三才并没有决定去追寻毛驴,就不会经历这后来的种种事件;如果红军当时丢下陶百川与周三才不管,就很有可能会让他们因此丧命;如果我当时也在那湘江战争中,就不会像红军那般镇定。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陶百川与周三才这两位少年与陶家驹、陶柳氏执着勇敢、坚强不屈、正气凛然的'美好品质,令我感动的是红军们那舍己为人、严以律己、言而有信的高贵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长征那永垂不朽的精神。对比了文章的人物,我不禁心生愧疚。而另一颗小小的种子也在我的心中萌发,我以后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树立自己心中的理想,并为之坚持不懈。

在新的时代里,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将永远追随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不辜负老一代革命家的付出和期望,我们一定会传承红色基因,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

《读《永远追随》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