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锦集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的比喻意思。
3、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个别字的意思并指导书写。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理解寓言的比喻意思。
教学方法:
学导和谐发展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生活着一个才华横溢的哲学家,他主张“依法治国”,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就是韩非子。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寓言《自相矛盾》。
2、教师模拟文中情境,自夸手中的笔锋利无比,什么纸都能刺穿;手中的`纸非常坚固,什么笔都刺不穿。看学生反映,导入新课。
二、引导探学:
1、学生自读课文,并及时处理文中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及时正音。
3、教师指导古文的读法(速度慢,节奏缓)并范读。
4、学生结合课_释解释文中重点字词。
5、全班交流对文中其他词句的理解。
誉:称赞。吾:我。子:你。莫:没有什么。
陷:刺穿。或:有人。曰:说。
6、教师引导学生翻译全文。
7、设问:楚国人听了别人问他的话,为什么“
——因为他的话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8、设问:你怎么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
三、开导活学: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背诵课文(教师指导背诵方法)。
3、小组表演这则寓言。
4、设问:
学习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示?
语文教案 篇2一、交流平台
1.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西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徜徉,草原的风光,丝绸之路的广倪,白杨树的高大挺拔,无一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学习了这组课文,你有哪些体会哪些收获。
2.学生进行自由地交流。
3.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1)首先谈谈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可以从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到西部的建设与开发,直至对西部的未来及发展作以大胆的想象。
(2)谈谈对这组课文的写作手法的认识。
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借物言志,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等。)
②《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
②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个别字词语的含义等。)
4 除此之外,在学习上你还有其他的收获,说一说和同学们共同分享。
【回忆本组课文内容,产生联系,互动交流学习成果,品尝收获的感受】
二、日积月累
1.设计情景 激情引入。
教师感情朗读《浪淘沙》,学生边听边初步感受这首诗的意境,可以让同学们猜猜作者。
介绍唐代诗人刘禹锡。很多同学都知道他,可以让同学们把知道的和同学们说一说。
【在教师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2.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现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通过到课外查找诗词,及对这些诗词进行背诵和朗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诗词的积累,同时也助于语文视野的开阔。】
语文教案 篇3一、教学目标:
1、用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的方法理解“粗枝大叶”等成语,并搜集课文的成语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2、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的感想,敢于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
3、阅读短文《泼水节》。
4、语文大课堂:搜集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的方法理解成语,并能搜集成语
三、教学课时:
2课时(不包括习作)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理解与运用。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一读。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理解的成语的意思。
4、集体反馈。
5、指名任选一个成语说一句话。
6、本单元的课文中还有很多的成语,请找一找。
7、小结。
二、拓展与交流。
1、同学们,本单元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和英雄传奇,这些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心灵和聪明才智。你们读了这些故事有些什么想法?我们应该怎样去想呢?首先让我们读一读丫丫他们几个人的话。
2、指名读一读。
3、你从他们的话中了解了什么?
4、引导学生再读丫丫和宁宁说的话。
5、小结。
三、阅读平台。
(一)了解泼水节,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课题:泼水节
2、你们谁能来介绍一下泼水节。
3、这么有意思的节日,让我们赶紧读一读,去感受一下傣族的民族风情吧。
(二)读文,感受泼水节欢乐的气氛。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初步感受傣族的民族风情。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3、指导朗读。
4、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5、同学们,我们 ……此处隐藏2477个字……文插图,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培养观察、想象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通过读课文,谈谈你读懂了什么?
三、精读理解,合作探究
1、理解描写小珍珠鸟外形的句子,体会小鸟的乖巧、可爱。
2、找出文中描写“我”照料与呵护珍珠鸟及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句子,并体会:
⑴ 小组讨论。
⑵ 全班交流体会。
(利用幻灯片中的图示理解小珍珠鸟对“我”感情的变化过程。)
⑶ 分角色读并表演“我”的举动及小珍珠鸟的反应。
四、品读感悟,拓展延伸
1、读悟小珍珠鸟扒在“我”的肩头睡着的句子。
2、读中学写小珍珠鸟幸福甜美的梦,感受小鸟对“我”的亲近、信赖。
3、反复诵读,体会重点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4、观察人与动物相互信赖的图片,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
五、师生同唱,激发情感
1、教师总结。
2、师生同唱爱的颂歌──《奉献》。
语文教案 篇7计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二、展开想象,朗读感悟。
1、清晨到了,让我们一起去叫醒晨光的好朋友们吧。
出示第一句话,一起读。
(1)晨光是怎么叫醒风的?它对风说了什么?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演一演?还有谁想扮演晨光和风再演一演的?
(2)小朋友,把你想到的.和感受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吧,谁来读第一行吧?
(3)请同桌的两个孩子一块儿学习第二、三、四行,先读一读,想一想,然后说一说,还可以演一演。
(4)学生用说、演等方式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5)这么多好朋友都被叫醒了,真热闹啊!谁来读读这句话?
2、调皮的云娃娃又会做什么呢?赶快读读第二句话你就知道了。
(1)调皮的云娃娃做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2)谁来把这美丽的景象读给大家听,
(3)红彤彤的太阳放射出万道光芒,喜欢阳光的小朋友们一块儿来读读吧!
3、引导并出示第三句话,然后想象说话。
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阳光下的世界真美呀!谁来把这美丽的世界带给大家?
指导读好第三句话。
太阳的眼睛里还看到了谁呢?出示:太阳睁着亮眼睛,望着----,望着------,望着-----------。
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太多了,难怪说到处----花花绿绿,到处-----热热闹闹。
三、诵读诗歌,感受美好。
四、指导写字
上节课我们学了四个生字,还有三个生字宝宝等着被你送回家呢。
打开习字册,写“的、阳、处”三个字。
语文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
2、 感情朗读含义深刻的句子。
3、 理解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原因,体会她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原因,体会她对家人的爱。
教学准备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
一、欣赏图片、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是什么节吗?
生:圣诞节
师: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你们知道圣诞节是几月几号吗?
生:12月25号
师:你们了解圣诞节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
1、出示图片欣赏,了解圣诞节。
(圣诞节到了,人们在圣诞树上挂满了什么小礼物,多漂亮啊!这是圣诞节大餐,有什么火鸡、烤鹅,多丰盛啊!在这团聚的节日里,大家互相赠送什么礼物,希望能送出自己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多温馨啊!还有慈祥的圣诞老人,赶着驯鹿给孩子们分发什么礼物,多幸福啊!)
师:圣诞节真是个美好的节日啊!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个发生在美丽的圣诞夜的故事吧!
2、出示给予树:
师:谁来读读课题?
指名读,齐读
师:真不简单,不仅读准了多音字给,也读准了生字予。
3、出示给予注音:
师:多音字给的另一个读音是什么?
生:gěi
师:咱们仔细地来看看,写予要注意什么?
生:与矛的区别,不要多一撇
师:请小朋友拿出手,跟老师一起课题写到黑板上
4、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123页,在课题下面写写予,注意写字的姿势要正确。
书写予。
二、走近文本,初知大意
师:《给予树》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读读课文。
出示: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请教同桌或借助拼音帮忙;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1、自读课文,个别指导。
师:请小朋友看看大屏幕,课文中这几个比较长的句子你们能读通顺了吗?
出示: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有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2、自读,指名读(正音,读好生字)齐读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可以借助老师给你的这几个词语简单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出示:20美元 50美分 棒棒糖 洋娃娃
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圣诞节快到了,妈妈给了每个孩子20美元买礼物。金吉娅买了一些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送给哥哥姐姐,却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洋娃娃。)
三、走进文本,解疑悟情
(一)感悟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
师:金吉娅给哥哥姐姐买了棒棒糖,给小女孩买了洋娃娃。那哥哥姐姐们都买了什么?
学生说一说
师:他们买了这么多这么好的礼物,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开心、兴奋、/article/兴高采烈
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他们买了礼物后兴高采烈的句子吗?赶快找一找。
1、读课文,找句子。
指名读句子
2、出示: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
师:谁想读读这一句?
指名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说说体会。
师:请你( )地读一读。2名
师:从你的读中老师感受到了你的( ),尤其是兴高采烈这个词,读得特别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