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教案

时间:2025-07-28 08:46:22
《小数的性质》教案

《小数的性质》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数的性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数的性质》教案1

教学内容:教材p39页例3,例4.练习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末尾。

教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2分

(一)准备

1、说一说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指什么?

2、揭示课题:小数的性质的应用

(二)展示目标

会运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二、自主学习:(5分钟)

(一)化简小数

内容:内容:课本p39例3

时间:2分钟

方法:将例3 补充完整,再完成下面练习。

练习1、化简下面小数

0.40 1.850 20.900 0.080 103.00 1.180 0.480

(1--7组的4号发言,1号评价)

(二)改写小数

内容:内容:课本p39例4

时间:3分钟

方法:将例4 补充完整,再完成下面练习。

练习2、把下面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1.05 20.100 0.08 10 8.18 10.08

(1--7组的.5号发言,2号评价)

三、合作交流(5分)

“化简小数”和“小数的改写”时,小数的大小改变了吗?为什么?

四、质疑探究:5分钟

在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关键是什么不能改变?

五、小结检测:23分钟

1、课堂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2、检测:

a、化简下面个数

3.90.300 1.8000 500

5.7800.0040102.02060.0

b、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他们写成三位小数。

(1)3.090.61100

c、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6.07 10.3

10.300 6.070

0.2 0.900

200.0700 0.02

0.9 200.07

3、堂清作业:课本p41、4.5

板书设计 :

小数性质的应用

例3、化简小数。 (小数的末尾)

0.70=0.7 105.0900=105.09

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 4.08=4.080 3=3.000

整数改写小数,要点小数点。

《小数的性质》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的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小组探索归纳概括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数学概括能力。

3、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得出小数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性质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的算理

教学突破:

借助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理解和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用图形表示小数,通过比较和归纳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 铺垫旧知,导入新课。

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6589和589 123和213 12345和12354

教师:根据上面几组数说出整数的大小比较分为几类情况?每一类怎样比较?

学生1:整数的大小比较分为两类:位数相同和位数不相同。

学生2:位数不同的两个整数,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相同位数的数相比较,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相同的,就比较第二位……

2、 说出下面小数表示的意义。

0.32 0.4 0.40 0.11

二、探索新知

1.小数大小比较

师:读出课本55页的情景图中的内容

板书:11.85与24.3 11.84与11.68

师:根据你的经验知识,比较每组小数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全班交流:

学生:11.85整数部分是11,24.3整数部分是24,从整数部分就可以比较出大小,因为24>11,所以24.3>11.85.

师:怎样比较11.84和11.68的大小?

学生:整数部分相同,比小数部分,一个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是6,另一个小数部分十分位是8,因为8>6,所以11.84>11.68

师:根据两组数的特点,总结出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小组内先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小数大不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

知识应用反馈

(1)课本自主练习1,让学生轮流回答,发现问题当场纠正。

(2)课本自主练习2,学生先做再说结果,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2.小数的性质

猜想0.4与0.40的大小关系?

学生先猜想是相等的关系,在此猜想基础上,让学生用生活和课本中的有关例子,来解释说明它们的等量关系.

小组内先交流各自的例子,选出认为最合适的例子汇报.

学生1:4角=4/10元=0.4元;40分= 40/100元=0.40元,因为4角=40分;所以0.4元=0.40元

学生2:两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10份,选出其中的4份,为4/10=0.4,另一个平均分成100份,挑出其中的40份,为40/100=0.40,选出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0.4=0.40。

学生 ……此处隐藏18489个字…….9 30.04 5.4 8.18 14

四. 总结:

1.说说你的收获。

2.评价一下自己和你的伙伴。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性质》教案14

教学内容: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理解其中的算理。

2.会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与改写。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

1.做“找朋友”游戏(把相等的两个数找出来)。如:7/10、0.307、0.21、307/1000、21/100、0.7等。

在回答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讲述上题中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结合实例引入。

如:说说下面各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0.6元 0.60元 2.3元 2.30元 4.00元 4 元

回答后,让学生想想可以发现什么。

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讲述比较几个具体数量之间大小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讲述比较的过程。

(二)探究阶段

出示例1,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得出等式。

问题:怎样比较例题中三个小数之间的大小?

讨论:结合直观图,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三个小数分别改写成分数来比较。

等式:因为4/10、40/100、400/1000分数大小相等,所以0.4=0.40=0.400。

引导观察,找出规律,看书对照,学习性质。

观察:“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发生了什么变化?

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看书:看书后得知,找出的规律就是新学的知识:小数的性质。(揭示课题)

(三)运用阶段

1.课本“练一练”第1题。

2.课本“练一练”第2题。

3、小数的改写。

(1).出示例2,尝试练习,集体评析。

(2).练习: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4.概念判断练习。如课本练习五第7题。

5.小组并质疑。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

(四)、巩固练习

P30~31 1~7

(五)、家作

《B》 练习五

《小数的性质》教案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组交流“商品标价记录单”,请两名学生上来展示。

2、电脑出示1:某超市手套、毛巾的标价,导入新课。

(在某超市商店里,老师看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2.5元。这里的2.50元、2.5元分别是( )元( )角,它们的价钱相同,为什么写法可以不同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3、揭示学习目标。

问:看到“小数的性质”这个课题,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性质”、“应用”)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小数的性质

1、做一做 做一做 1,得出 0.30=0.3

做一做 2,得出0.6=0.60=0.600

2、引导观察(思考讨论)0.6=0.60=0.600

(1)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2)从右往左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填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归纳小数的性质:

通过研究,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

教师概括: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有什么变化?)

4、辨别:下面各数中的“

0”,哪些“0”是属 于小数末尾 的“0”。

(电脑显示)

(二)小数的性质应用

(1)教学例1。

①设问导入。问:你认为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小数性质的第一个作用。教师强调,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板书“化简”)

②投影出示例1,让学生尝试练习。

把0.90和205.08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205.0800中“8”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0.90=0.9;205.0800=205.08 )

完成“练一练” 第1题

(2)教学例2。

①让学生解答导入新课中提出的问题,结合学生回答,教师说明:利用小数的性质,根据需要可以“把一个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板书“改写”)

②投影出示例2,学生尝试练习。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3、4.06、8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3=0.300; 4.06=4.060; 8=8.000)

思考:“8”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完成“练一练” 第2题

③ 讨论: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

(三)学生看书质疑。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 第1题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的。

2、练习十七 第2题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的末尾添上“0”,原数就发生了变化。

3、综合练习 (电脑显示)

四、课末回顾、反思

《《小数的性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