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教学评课
初中语文教学评课1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评价融入学习的过程,可以成为优化学习过程的促进剂。评价还可以改进教学,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终结性评价则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些方面都是评价改革创新的亮点。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课堂评价,应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促进学生对话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目的,形成评价目标多元、手段多样、方式灵活、关注对话过程、关注学生体验、关注应用的评价体系。
1 、坚持评价的民主性、互动性
让走向民主、平等。教育有着神奇的力量,孩子需要教育,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所谓的“大教无痕”正是如此。试想,一旦成人摆出教育者的架势,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要求学生怎样怎样。其时,双方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被教育者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样的教育,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我县初中语文教学提倡让孩子在宽松、愉悦、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启迪孩子的智慧,点燃他心中的火花,激发他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自己明理,自己懂得该怎样活着。我们允许学生“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允许学生有力的叛逆,有情的错误;允许学生怀着“挑战的精神”进入课堂,带着“不信的神色”进入文本。甚至允许学生给老师的语文教学评价。提倡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法中多一些“不拘一格”;在学法上多一些“融会贯通”;在语言上多一些“百家争鸣”;在态度上多一些“和风细雨”。 看一堂课,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我们甚至提倡学生给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以评价和计分。
2 、坚持评价的多样性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思维上的一些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别人的意见,往往正是自己忽视的东西,同学的建议,会使自己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应坚持多样性,在以教师为主的评价体系中,要做到师生共评,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等,这样更能充分肯定学生个人的优点和进步,明确自己需要克服的弱点和不足。评议者既为他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加深了对别人作业的理解,更是自己口头的再创作。师生共评,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建构,审美能力的提高,实现了教学评价的民主、公开、平等。
3、 坚持鼓励为主
鼓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实施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某一特定过程或特定结果,以正确鼓励的话语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恰当地表扬、赞许,可以强化学生自信、自爱、自尊、自持的信念,增强成就动机,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关键是我们做教师的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这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懂得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该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处,而不是挑剔、刻薄地要求学生尽善尽美。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得到一些积极的提示,肯定的赞扬,那么他将会增强信心,在潜意识里肯定自己,从而感受到喜悦和自尊,在现实生活中迈向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是可以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此外也可以通过、传递微笑、耐心等待、物质奖励等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只有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激励的手段,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才有情有趣、耐人寻味。
4 、评价的积极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评课2随着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中语言评价艺术逐渐引起教师的重视。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评价呢?下面我结合我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 把握时机,真情激励,让学生乐在学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求学生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激励语言要具体化、细节化。对于学生的看法不能抽象的肯定“你答对了”“你真行”“好”之类的。尤其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大胆的质疑,要敢于肯定,鼓励,一定要指出好在哪里。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正在讲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的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有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却认为愚公真的很愚蠢。”我急忙说道:“敢于质疑,好,好!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现在先说说你的看法。”得到肯定、鼓励,他很高兴的说:“他的一句移山,让后辈人全把毕生精力放在了如何移山,却没有动动脑子怎么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让后辈人享福。如果是放在现在,换做是我,我会学着开发现有资源,利用这些山地搞种植搞林木生产,让子孙后代都有事业可继承。何苦非要移山呢!”学生的话语深深的影响了我,要是用现代的眼光去看过去,的确有不同的见解。“的确不简单,言之有理。”其他的同学也纷纷表示赞同,我趁势引导:“究竟愚公做的对不对呢?我们分组讨论,并找出充足的理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对愚公移山的看法各抒己见,对本篇课文也有了更深度的理解和掌握。原来鼓励的效果是不同凡响的。
二、 鼓励个性张扬,勇于表现,让学生自由发展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激励,并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既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也为教师、为学校提高教学效率服务;评价是为被评价者不断地提供动力、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尊重和体现个性的差异,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和潜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学生的.个性五彩斑斓,在口语表达、朗读、作文中体现最多。珍视学生个性的闪光点,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让学生挥洒自信,在课堂上抬起头来,勇敢地表现自我。在一位男同学完成口头作文《我的理想》后,我是这样评价的:“你的文章、你朗读的语气都反映了一种昂扬的斗志,积极进取的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度,令人信服。相信你的理想终会成功,我和同学们为你的理想为你的成功而喝彩。”另一位女同学的作文《雪中的牵挂》其中细腻的情感打动了我,我评点:“你的文章就像你的为人,朴实无华,真情自现。”课堂评价不能只注重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要更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自由发展。
三、 肯定要适度,不能浮夸,要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
课堂评价不能是盲目的肯定,激励,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衡量,并进而找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常会遇到答非所问的情况,可以说:“这位同学虽然回答错了,但提醒了大家应注意读题 ……此处隐藏3523个字……生思维的有效引导。
(二)评价方法的应用策略
新课程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评价,考察的内容比较多样化。初中语文课堂具有多种评价方法,在进行选择时应该注意:(1)将学生评价作为主要方法,以教师评价为辅,学生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其评价属于自我评价,是对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师的课堂评价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基础,应该将评价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自评以及互评两种方式,促进学生合作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有助于建构良好的课堂氛围,形成融洽的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关系[4]。
三、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评价的两面性,避免看问题的片面性
任何课堂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甚至非常了不起的课堂,也不能是完美的,即使是最严重的课堂,也不会太坏。当我们分析和评估,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这是最基本的。明确这一点,可以防止极端和片面的评价。此外,我们分析的优点和缺点,经常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个或那个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至少应区分主观和客观原因。忽略这些往往使分析比^无力,没有说服力。
(二)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具体分析
教学评价结果不能取悦所有人,在教学评价中必须能够抓住主要问题。如一个课堂没有生气,老师的讲课方式比较呆板,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低下,而这堂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还是教师对教材的掌握不够?如果是因为对教材的研究不够透,那么症结在哪里?如果是教学方法有问题,那么分析是老师的主观意识的问题还是属于不当的具体措施?清楚这些,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基本问题。
结束语: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实时的评价,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效应用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的质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评课5新课标的出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的初中语文评价作了相应的指导。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概念、内容及目的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并指明了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策略,在此和大家交流,望能不断的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概述及目的
1、概述
所谓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指的就是通过诊断初中语文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初中语文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初中语文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简单的来说,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对教学的工作质量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对教学管理方式的评价以及对教学环境的科学评价等,在这诸多的评价中,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是最为关键的。有效、合理的教学评价能使教师及时的掌握教学信息,并能充分的向学生反馈信息,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或进行自我反思。
2、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评价来说,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突出初中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使得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作了许多改动,其中改动最为突出的就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课改的重要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从此学习方式提出以来,一些教师为了追赶时髦,不管情境、不管内容、不管需要一味地强调自主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甚至不少教师认为如果一堂课没有师生、生生互动,就是一堂失败的'课。于是,在这样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各种各样挂着新课标名目的优质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示范课、竞赛课等开展得如火如荼,整个教学过程丝丝入扣,教学环节井井有条,无可挑剔,可谓完美无缺,听者仿佛在观赏一场精妙绝伦的节目秀。在这活跃、几乎接近完美的课堂教学中,晃眼看去,学生积极的配合教师教学、学生也主动参与学习,但若你仔细的去看,你就会发现,其实这是表演课,教师是演员,学生则是群众演员,课堂看似活跃,其实都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只要一到自主探究、交流学习时,很多学生就会表现出茫然,交流讨论环节也是自主的说话。这样的课堂,使得教学过分的趋于形式,违背了教学的宗旨,严重的阻碍了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过分追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象,使得很多学生只会看,不会写;也有一部分教师过分追求“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以及过分追求拓展迁移的广度与宽度。使得学生渐渐与课堂脱节,不利于学生的长久性学习。
三、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策略
1、如实把握好教学评价的原则
初中语文评价对教学有着巨大促进作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教学智慧,运用适当评价的形式,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一定要有深度,要到位,要有针对性。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应如实的掌握好以下几个评价原则:导向性原则:通过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结果的运用,使被评价者向标准靠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科学性原则:评价标准既要反映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反映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特点以及当前语文教改的趋势,突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全面性原则: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全面反映课堂教学的本质。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简单明了,本色实用,可操作性强。只有认真的遵循好这几个原则,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才能如实的发挥出来。
2、合理运用评价方式,准确、有效的评价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是一个有目的、有原则、有过程的行为。教学中,教师在明确目的,并如实的把握好评价原则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掌握好评价的方式方法,使初中语文的教学评价达到应有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教师自我评价: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状况进行自评,对自己所认为的有效行为进行描述,准确找出教学中的利弊。主体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引入校长、教研员、同学科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等方面的人员参与评价。该评价方式可以以随堂听课、公开示范课等方式进行。教师要和他们形成互动,听他们的见解和看法,从中筛选总结有利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信息。对知识性、个性、创造性等多方面要做到具体评价,凸现语文本身的学科特点,向提高语文素养去迈进。
总结: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如何,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少一些表面的繁荣,多一份内在的智慧,这样方能开拓一片真善美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