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时间:2025-07-02 21:50:26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14篇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14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师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篇1

小学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老师要把握好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认为通过以下几点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激励学生大胆说话,独立说话。

谈话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会不会听他人发言,善不善于在听中发现对方的情绪意图,善不善于捕捉对方谈话传递的信息。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有一半时间是听。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声音传播,保留信息的渠道发展很快,这就要求我们有很强的“听”的能力。作为一名老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呢?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有渴望表现自己的心理愿望。但由于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到的是那么多不认识的老师和学生。就容易变得怯生生的,想说又不敢说,这就要设法在说话训练中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童心、童趣的内容作为训练学生说话的材料。

兴趣是对人脑思维的一种激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听一些感兴趣的故事,听完这些故事以后,让学生重复讲这些故事,看学生中哪一个说得最好,记得最快。老师要适当地表扬说得好的学生,说不好的学生要多多鼓励,不要打击他们,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敢说、爱说了。听的注意力也更集中了。对听说产生了兴趣,才能在大量说话实践中学会说话。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是形成说话能力的重要条件。

小学生语言是在丰富的生活中自然发展起来的未经系统训练,而且普遍存在着“不该说话时随便插嘴,该说话时又不说”的现象。这就需要老师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以下几点说话习惯。

1、 他人说话时不妨碍,能静听他人说话。

2、 他人说话时注意听,了解他人说话的意思。

3、 对他人讲的话,若有疑问,会提出质问。

4、 能听懂他人说话的内容,而且能记住。

5、 说话简洁,不拖泥带水。

6、 始终一贯,不前后矛盾。

7、 围绕主题,不离开中心话题。

8、 说话得体,词语适当。

9、 音调清晰、流畅、不口吃等。

以上几点学生若能做到,就说明学生也具备良好的说话习惯。

三、结合教材,结合教学进行说话训练。

教材是说话训练的依据;教学是说话训练的主要形式。对于小学来说,首先是以教材教学为本来进行,具体做法有:

1、利用听话训练,进行说话训练。利用听话进行说话训练是教学中一个应该重视并加以利用的必要做法。只有听得清楚、细致、准确,才能说得全面、周到、深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听话习惯,说话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在小学低段,有许多插图。教学这些图画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画的内容,通过直观的.、形象的画面,不知不觉地训练了说话。

3、在识字、学词、学句中训练说话

在识字、学词、学句的训练中抓住说的训练。如教“红”字时,先让学生说音节中的声母是什么,韵母是什么,其次说结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部首是什么。第三把这个“红”字组成词,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这样由字到词,由词到句不断训练,日积月累,学生的认字能力,造句能力,说话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4、结合课文训练说话。

课文是训练说话的依据和主要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识字,识词,通过朗读课文内容,知道要认识的字出现在那里,是什么意思,然后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样从字、词、句、段、篇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知道不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懂得一句完整和一段完整的话,以及怎样才能把话说完整、说准确。

四、有意识地组织和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训练说话。

组织讲故事、续编故事说话,通过游戏训练说话。结合学校、班级的活动训练说话,进行随机的说话训练等。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五、重视老师的语言示范作用

老师的语言示范作用在说话训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语言,模仿性很强,老师的语言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老师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在坚持说普通话时,表情动作自然大方,表达意思完整清楚,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语言抑扬顿挫等方面都应起示范作用。

总之,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以上几点是我在训练小学低段学生听说能力方面的一些粗浅认识,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篇2

一、做作业的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首先要培养做作业时的.良好心态,切忌动作慌乱、思维无序。那样肯定导致作业做得脏、乱、错,不堪入目。我们得要求学生紧张有序地,轻轻地拿出作业本、笔、文具盒。文具盒打开后先不要合上,以备随时取尺子和橡皮。

作业开始不要先动笔,先读懂题目叫你解决什么问题,在没有弄懂题目要求之前,一定不要动笔,反复阅读题目,读懂之后再动笔。写算式,答句前一定要把格式和布局先安排好,使作业看上去干净,整齐,正确。关于格式和布局这些都在低年级辅导写作业时就要讲清。

其次,各种题型基本见到后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的作业,不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情,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

二、书写作业的习惯。

我们要培养孩子掌握常规的作业格式要求。作业书写时要求字迹工整、格式规范、卷面整洁、独立完成、及时订正。低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书写时好随心所欲,对于我行我素的学生,坚决要求他按要求做,屡教不改适当处罚。这样坚持下来孩子自然会养成我们期望的好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篇3

任教三年后的1985年暑假,我被校长派到北京学习了一趟。我们住在三义里小学的教室里。在北京,每天听专家做报告。王有生、王企贤、张光瑛……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接触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大师。如饥似渴地学习了一周,给我作文教学理念中影响最大的事是“如何让学生有所写之后再写”。其中,张光瑛老师谈到了单项训练的问题。我联想到了我担任的三届小学毕业班的学生作文状况,他们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缺少必要的观察认识能力,而这能力绝不是我们强调了要观察,学生就会观察了,这是需要从低中年级就开始训练的,需要有一个训练序列,按照序列去训练培养,他们才能养成观察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于是 ……此处隐藏11146个字……我整天灰头土脸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只要有好的心境,一切皆有可能。

匆匆想起,年轻人为何心烦意乱呢?进入新环境后,对新工作无从下手呢?不明白是先从哪里下手,从何做起?我想这就是因为年轻人不会利用时间,像好多老教师一样,他们之所以从没有怨言,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将自我的时间安排好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年轻教师的桌子太乱,他们为了赶一项工作而忽略了这个小问题。而好多老教师的桌子上却仅有一杯水,一支笔。以前我就是这样的一名年轻教师。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学生的作业,仅有很小的一个空间能够使用,如果又有了新的工作任务时,往往使我无从下手,只能千方百计的腾出一点空隙来继续工作。也正如猪一样:只要有自我睡觉的地方就足能够。

可是此刻好多了,桌子上的东西少了。如果说以前桌上的作业堆得是一座大山,那么此刻就是小丘。我想,以后我的桌子上就会成为平原。

那么教师的时间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认为:一是要挤时间,二就是会利用时间。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篇12

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期。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对于优生有的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我曾经教过王元林,他就是非常聪明。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由于他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他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篇13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根据对外地成熟经验的学习及各个人在教学工作中所得,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

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这时评价就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惯。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和探索欲。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篇14

苦涩并快乐着

──我和我的孩子们

安徽阜阳市颍州区鼓楼小学 高学雷

窗外下着雨,淅淅沥沥的。六月的雨不应该是这样“缠缠绵绵”的呀?

我手捧着一本“特别”的留言簿,说它特别,是因为它既不是我师范同学的临别赠言,也不是亲朋好友的勉励话语,而是我班刚刚毕业离我而去的六十个孩子给他们的“头儿”写下的悄悄话:

“老师,毕业会上,我真想当着同学们的面,喊您一声‘爸爸’!两年来,我已经记不清您多少次风雨中骑车送我回家,只记得您那为我遮风挡雨的宽宽的脊背!是您让我学会了责任,学会了坚强……”

──万思媛呀!我已经把你当成了我可爱的女儿。你是一个命苦的孩子,父亲被癌症夺取了生命,母亲却远嫁他方!只有你守候在卧床不起的爷爷身旁,你是一个懂事而又坚强的孩子,成为我市“十佳少年”理所应当……

“‘头儿’,告诉您个秘密:今年愚人节你被浇个落汤鸡,那可是我‘小诸葛’的伎俩……”

──周楚君,原来是‘小诸葛’你的‘馊主意’!整天东戳戳西捣捣的,不过惹了‘马蜂窝’哭鼻子的`可都是你哟……

“老师,还记得吗?我的第一篇习作《我的“怪味”老师》发表了,真得感谢您呢!不仅仅是因为您就是文中的主人公,而是您认真帮我修改,加上您精彩的点评,让我圆了当小作家的梦想……”

──“小博士”唐策呀,我还得感谢你呢,你两次指出了我知识的盲点,让我真正明白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

“老师,您……”

──孩子们,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但你们羽翼渐丰,定能搏击长空!

……

揉揉湿润的眼圈,抬起头,窗外的雨依旧,淅淅沥沥的,仿佛是孩子们在与我窃窃私语。我的心呀,苦涩并快乐着!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