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课堂随笔

时间:2025-08-28 23:42:26
小学语文教育课堂随笔

小学语文教育课堂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育课堂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育课堂随笔1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多读多背必将有益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但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帮助他们及时复习巩固很有必要。

今天的阅读课,为了帮助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巩固以前阅读背诵过的古诗词,我提议今天不读新内容了,我们玩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孩子们一听要玩游戏都欢呼雀跃、激动万分。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我想这节课一定有看头。

首先我和同学们讲了游戏规则,并强调每个小朋友都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不然就不带他玩了。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连声说好。我随手拿起自己喝水的塑料杯子当作要传递的“花”,用手机播放欢快的儿歌音乐,当音乐停止时,杯子在谁的手中谁就背诵一首诗给大家听,孩子们一听更加激动了,都盼望着游戏快快开始,眼睛都死死地盯着我手中的手机。当欢快的音乐一想起来,教室里就沸腾了,大家都在紧张而有序地传递着,不知道会花落谁家,就在这时音乐停止了第一朵花落在了田震小朋友的手里,当时他的表情很好玩,当音乐一停止,田震也像其他同学一样四处寻找杯子的去处,当大家一致把目光投向他的手上时,他先是一愣,然后盯着自己手中的杯子看了几秒,又抬起头望望我,不好意思的笑了,我知道他是不敢相信自己是第一个摘到“花”的。

田震是一位性格内向的小男生,平时胆小、怕羞,从不敢举手发言,今天是个机会,我想趁机激励一下这个胆小的孩子。我先用肯定的眼神告诉他的确是他摘到了第一朵“花”,又带动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田震小朋友为大家背诵一首诗,刚开始他还是不敢背,一直低着头,我轻轻地走到他的身旁蹲下身小声地询问他:“会背吗?随便背哪一首都可以的!”他点了点头。这下我心里有了底,就再三的鼓励他不要怕,大胆点,最终在同学们地要求和鼓舞之下,田震终于开口了,他背诵的是《春晓》,背得很熟练。

虽然这首诗是我们语文课本上学过的,但是他今天能站起来背诵出来已经很不错了,我觉得值得表扬和鼓励。我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了敢于迈出第一步的田震,这时我看到田震又笑了,我知道这次是开心的笑!欢乐的音乐再想起,孩子们你传给我,我传给你,都想传给别人又想表现自己,所以那种状况特逗!

还有一位叫田乐萍的女生,是这学期刚转到我们班的,学习成绩不好,平时布置的作业都完不成,但今天这个孩子的表现却让我和所有的学生大吃一惊,轮到她时,她不仅积极地参与活动,而且还声音洪亮地连背了好几首诗,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

由于班级的人数较多,我们整整花了一节多课的时间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课堂上笑声不断、高潮迭起,我也出乎意料地被这快乐的气氛感染了,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还是不愿意结束游戏,还有几个学生直向我提意见,说:“郭老师,我还没玩一次呢?xx同学都玩过两次了!”应孩子们的要求,我占用了他们课间十分钟的时间才结束游戏。

小学语文教育课堂随笔2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属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增强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实践学习中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每个版块我都会想到让学生在课下需要搜集什么素材,课堂上素材的展示以何种方式呈现,我感动的是全班55个学生他们的课外学习积极性全被调动起来了,每当看到孩子们在预习本上所完成的各类搜集作业,作老师的我心里很欣慰,因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烙印在了学生的心田。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又到了语文课时间,孩子们特别兴奋,他们都盼望着能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搜集到的谐音字歇后语及笑话,期盼给全班同学带来乐趣与快乐。随着我在课堂上宣布:“同学们,下面让我们走近大家搜集的材料,一条条歇后语,一个个谐音字的笑话,付老师提个要求,起来回答的同学只说出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留给同学们抢答,回答不出的再由出题者进行回答。”真是一语激起千层浪,班级变得更加活跃生动了。

张同学第一个出题:从河南到湖南。同学们都在迷惑,小机灵鬼xx起身作答:“南(难)上加南(难)!”张xx同学一脸的沮丧,可把xx高兴的要命。我在心里慨叹这两个小家伙,真是聪明过人呐。xx同学第二个出题:“穷木匠开张。”坏了,我也不知道这歇后语的答案,班里一下子变得寂静了,接连有三四个同学都说错了,我只能将答案交给恩超同学了,他大声地说出了答案:“只有一锯(句)!”我连忙回答说:“这个歇后语实在是太妙了,谁能说句话呢?”同学们回答后,我也造了个句子,令全班同学捧腹大笑:“老师给我们上课,总是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调皮可爱的孩子们望着我傻傻地笑,我也开心地笑了。

本节课的第二个任务是交流谐音字的笑话,我想到了为锻炼同学们的胆量,培养他们讲笑话的能力,勇敢地在讲台上表现自己,我提议:“请准备好讲笑话的同学到台前展示,不过有一个要求,如果你的笑话不能让大家发笑,就不能回到位子上坐下,笑的人不包括本人和付老师,因为付老师天生爱笑,是个乐天派。”

刘同学到讲台上讲了一个全新的“枇杷与琵琶”的故事,里边还有一句打油诗,全班同学听后笑得前仰后合;特别是xx同学的“竹竿与猪肝”的笑话,真是笑死我了,同学们都笑得不成样子了!说有个县令说话是方言,派出他的手下去买竹竿,因为吐字不清,手下听成了买“猪肝”,顺便在集市上敲诈了卖猪肝的人,多要了两只耳朵,高兴地回去了!谁知县令看后却大骂起来,“我让你买竹竿,谁让你买猪肝的`,你的耳朵呢,哪去了?”他的手下慌里慌张地从口袋里掏出了敲诈的猪耳朵,说:“耳朵在这儿呢!”这个谐音字的笑话令每个同学,当然也包括我,笑得简直肚子疼,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讲笑话的还有王同学,平时见她声音唯唯诺诺的,没想到今天的她也勇敢地站在了讲台上;张xx同学竟然在台上学起了地主的样子,双手一直掐着个腰,语气十分相像。

看到如此开心的课堂,我总结了几句话:“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乐趣无穷,奥秘无穷呀!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外继续搜集关于语言文字的有趣素材,从小做起尊重我们的汉字,弘扬我们的汉字文化。”最后我以一个“小心地滑”的笑话结束了本节课。

小学语文教育课堂随笔3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阳光师训”活动。听了《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讲座我感触颇多。教育专家让我们学习更多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答疑解惑,使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得心应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觉得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 ……此处隐藏3544个字……令我佩服的是老师在处理课文板块教学中,将课文的学习与成语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即学到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次学习之旅,让我受益匪浅。

小学语文教育课堂随笔7

“杏坛佳木同竞秀,金秋硕果满枝头。”20xx年11月1日至11月3日上午,第五届“七彩语文杯”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在江苏南京举行,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观摩活动。“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今年已是第五届,本次大赛主题是识字写字教学。短短三天的行程,让我受益颇多。

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整个竞赛过程,选手们竞相展现识字教学理念。教师教态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他们围绕参赛课例,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巧妙设问,各环节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展示了优良的教学水准和课堂驾驭力。陈林校长表现出高超的教学技艺,课堂亮点纷呈,高潮迭起。课堂中,陈老师让学生看图组词,用汉字种子“包”开出汉字花。随着课件的显示以及学生的回答,由“书包”“包子”“包菜”解释说包可以做名词,“包饺子”“包粽子”此时的包当做动词,“一包薯片”中的包是量词,“包公”中的包又可作为姓氏。简简单单的几张图片就把“包”字进行了诠释。在这节课的最后,陈老师又展示了“一字开花”,随着“汉字花”的不断增多,学生越来越惊叹。不仅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们也连连称赞。“生字花”中的汉字有许多我们一线的小语老师都没见过,这样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中国汉字探索的兴趣。张盈老师在上《梅兰芳学艺》一课中,通过“游动的鱼儿”“没有神儿”“不是料子”等儿化音及轻声的指导,充分体现出其语言的魅力。汪东玮老师教学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为诗词配乐唱词、用吴音方言朗读课文,设置情境,加深了文本理解,也增强了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张盈老师上《梅兰芳学艺》时,用写信的方式练习书写生字,同时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凭借生动的课堂氛围,灵动的教学智慧和扎实的`课堂效果,老师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二、精彩的评价语言

讲课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丰富多彩。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黄兰老师在上二年级上册《识字6》的评价语言:当一个学生读“塞”字时,夸其“字音读得准,声音也洪亮”;当一个学生记忆“塞”时,夸其“你学会了用熟字换部件的方法,真好”;当一个学生大声的读“椰树”时,夸其“哎呦,椰树长得可真挺拔!”……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孩子的内心深受鼓舞、激励,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材的一项重要目标。老师们特别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刘琴老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待学生齐读课题之后要求看课题质疑,再带着疑问读文章,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时就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写《夕阳真好》这一课生字时,白洁老师提醒学生要做到“三个一”,并且学生齐声喊出口号: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对学生的习惯培养贯穿于每一位老师的每一个课堂的细节处。

四、注重识字写字教学

大赛中,选手们将“认认真真读课文,扎扎实实学写字”落到了实处。讲课老师在指导写字这一环节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书写规律,从字的间架结构、字形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笔画,老师进行范写,在小黑板上洋洋洒洒、挥笔一蹴,有的苍劲有力,有的俊美清秀,字体结构合理,规范美观。用笔轻重适宜,顿挫分明。使听课的老师叹为观止!因为那是板书艺术的完美体现,充分展示了语文教师的文化修养。细节的处理无不蕴藏着选手的智慧:殷岚老师在上二年级下册《识字6》教学象形字“鹿”时,以图画的形式展示,这样不仅便于学生认识,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奇妙,“开小火车”的方式令学生喜闻乐见;沙彩虹老师教学三年级下册《石头书》中的生字“煤”时:一个瘦一个胖。火做偏旁瘦又长,最后一捺变为点。教学“炭”时:火在右下坐稳当,最后一捺要舒展。这些写汉字的小口诀,琅琅上口,简单易学;陈林老师在投影仪下现场进行示范书写,学生临摹例字,练习书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的教学理念还有待更新,课堂教学基本功还有上升的空间。通过本次观摩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立足于课堂,脚踏实地,苦练基本功,勇于探索创新,不断追求进步,才能和学生一起实现我的七彩梦想!

小学语文教育课堂随笔8

金秋十月,是个不一样的十月,迎来了“七彩语文杯”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胜利举行;迎来了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界众多著名的教育专家;迎来了全国各地选送的优秀参赛选手;迎来了全国各地不辞劳苦、怀着拳拳之心前来认真学习的老师们。

有幸作为6600多为观摩代表中的一位进入会场进行学习,我特别珍惜这样的机会。在这两天半的时间里,我认真聆听,收获颇丰。

本次赛课以识字、写字为主要研究主题,无论是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还是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均要体现“识字写字”。来自全国各地的39名教师参与了比赛,分AB两个赛场同时进行。赛场精彩迭起,高潮不断,给了前来观摩的所有一线语文教师不少启示。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写字的要求,山东的刘凤玲老师执教的《学棋》一课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一是关注主体情感。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出发,通过故事、游戏等情境设置激发兴趣,帮助学生自能识字、快乐识字,使喜欢学习汉字、主动识写愿望的生长有了土壤;二是强化方法过程。保证课堂上学生动笔写字的时间,并进行认真的示范和较为到位的指导。从整体布局到基本笔画,引导学生经历“读贴——临写——对照——修正”的过程,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三是适度渗透文化。由单字的'正常形态到组合的穿插和谐,引领学生品味汉字之妙,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丰富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内涵。四是重视习惯培养。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中年段应教会学生自主识字,主动识字,养成独立识字的好习惯。山东曲得洪老师执教的《三顾茅庐》则重在激发学生探究汉字文化的兴趣。其中包括字理的分析,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本意、引申义等。本课在生字“恭”的教学处理上,承载着厚重的汉字学,教师先展示了恭字的甲骨文写法,在绘声绘色的析形中帮助学生了解恭敬是发自内心,传递了中国汉字以行表义的特点。

高年级段最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江苏连云港的马玉春老师执教的《黄山奇松》一课,他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同时书写指导能体现年段要求,不仅要写好单个字,还要学会行款整齐的写好几行字。

短短的两天半的学习,收获颇丰。这些老师的课堂为我们第一课时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模仿的“影子”,也为今后在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识字和书写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小学语文教育课堂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