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复习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复习教案1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6、齐背成语。
三、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下面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 ) 小船顺着水流向前漂去。
( ) 看着一只只小船漂远了, 我们心里在说:" 小纸船, 希望你漂到大海去。"
( ) 星期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小溪边。
( ) 我们拍着手,沿着小溪追着小船。
( ) 我们用五色彩纸折成一只只小船,放在水里。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荷花()
2、(),多开心啊
3、下课了老师对我说()。
指名交流,师总结。
提醒一定不能忘记加上标点。
复习引号的用法。
养成好的习惯,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读一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回答《掌声》一课课后习题四的内容。
3、出示填空:
沃克医生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一块会说话的()!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
4、听答。
5、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6、齐答。
六、选词填空。
宽阔 辽阔 广阔
1.南沙群岛位于我国( )的南海之中。
2.一辆宝蓝色的`小汽车奔驰在( )的公路上。
3.牛羊在( )的草地上嬉戏玩耍
强烈 热烈 剧烈
1.她的歌声刚停,音乐厅里就响起一阵()的掌声。
2.课间,我们不能玩太()的活动。
3.中午,()的太阳光刺得我们睁不开眼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蜂鸟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克—2克。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你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把比作。
3、“五光十色”形容颜色多,你还能写出与“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词吗?、
4、你喜欢蜂鸟吗?为什么?
八、复习作业(见试卷)
小学语文复习教案2一、识字与写字。
1.考试内容:
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区分平舌与翘舌音、撮口与齐齿音的读音,看拼音写词写句,选择独体字组合成合体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选择多音字填空、在田字格中抄写汉字,对同班同学所写的字进行评价、修改同学写得不好的字,对“会认的字”进行认读。
2.题型题例:
例1汉字对对碰。
王禾木门虫火
口朱少丁里下
例:王+朱(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2变一变,认识汉字新朋友。
朋—(月):忙—()洗—()放—()
他—(她):位—()完—()请—()
例3我是小小裁判员。
出示三个写于田字格中的生字(来源于学生平时书写)分别体现上中下三等的水平,让学生评价,分别标上(1)(2)(3)以示自己的评价结果。
例4字海拾贝。
教师可用本册生字表(一)中的会认的字编成儿歌、短文、顺口溜等,在书面测评完毕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经几分钟准备后朗读,教师酌情给予评定成绩。
3.设计说明:
①对于汉语拼音的检测,要体现学习拼音的目的:借助汉语拼音认汉字、纠正地方音。所以要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拟题时可根据不同地区常出现的方言问题,有针对性地拟题。如闽南地区常出现平翘舌音不分、唇齿音不发的方音,拟题时就可出一些选择读音的题目;一年级下册有学习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任务,教师可出些“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的题目,为学音序查字法打好扎实的基础。
②对于汉字的检测,要注意体现识字的方法,如:生字的偏旁部首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变成另一个字再组词;注意易混字的比较区分,如: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的选字填空或组词;注意对“会认的字”的考察,如:让学生读一读用会认的字编写的一段话或儿歌、顺口溜等;注意体现学生对汉字形体美的感受,如:让学生把几个在结构上具有代表性的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让学生给几个生字(本班学生平时所写)评等级。
③相对于“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等内容,“识字写字”这一部分的题目更容易让人感觉单调,所以在设计卷子时要注意使题目具有亲和力与生动有趣。一方面注意做到图文并茂,另一方面要注意在题干的表达上能吸引学生。
二、阅读。
1.考试内容:
①课内内容:
a.词语的积累(词语的搭配、词组的仿写、用词语写句子);
b.课文精彩段落及古诗的填空。
②课外内容:给出一段短文,在学生默读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出题:
a.是否知道共有几个自然段巾;
b.是否了解句子的意思;
c.是否了解某些词语的意思;
d.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按要求写一两句话。)
2.题型题例:
例1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两只小鸟
“哗(huā)哗哗……哗哗哗……”下雨了。
这时,飞来了两只小鸟,飞到草地上,躲进蘑(mó)菇(gu)伞(sǎn)下。蘑菇伞摇摇晃(huàn)晃地支撑(chēng)着。
……此处隐藏15064个字……刚不小心落下一张,我请同学来读一读。(生读)谁能用这种词语形式再说几个词呢?(生答)师;老师这儿有4种小动物,每种小动物后面都隐藏着一种词语形式,先请狮子队的队长来选。(生选)请狮子队的小朋友开火车依次说(继续选图说)师;别看我们的脑袋小,里面装得词语可不少。要装下这么多词语,我们在平日里就应该做到“三多” 五闯关-----我会变师;小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西游记?(生:看过)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呢?(孙悟空)为什么?(因为它会变来变去)变来变去,我们这个环节就叫“我会变”。师;(出示“我会变”)孙悟空说它先变一个。出示例子你能告诉大家你准备怎么变吗?
师:总结方法,是偏旁的变化。
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生读)你能让这个词语变变身,能用上我们学过的`四字成语,让它读起来更美吗?(生答)师;这儿呢,同样有几种水果,每种水果后面都有几个词语要变,我这次请熊猫队的队长来选(依次选,说)师 ;同学们要记住:“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学过的知识要记扎实。(加气球)六闯关----看看想想师;(出示黑白图)看了这幅图,你想说点什么?(生说)师;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这些黑白,多少都是什么?(生;反义词)(出示问题)生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反义词你呢?能写一写吗?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水果来,在你们的水果上写下你知道的反义词。师;我请每队的同学来读一读你写得反义词。师;(加气球)师;同学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你最想得到什么?(生:温暖)师;老师呀有个小建议,我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装满知识的水果送给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收获知识,收获温暖。你们说好不好?那既然要送给它们,咱就应该写上句话,你想写什么呢?七结束师;到这,我们的“智慧大擂台”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最后,我们来比赛场上的得分情况。看来呀,大家都不相上下,“智慧擂主”要送你们一句话(出示“合抱之木…”)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的比赛有意思吗?如果想要赢得比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平日里一定要积极认真的学习,这样在比赛的时候你才会表现得更精彩、更出色!
小学语文复习教案15教学内容:阅读中词语的理解及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把握。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词语理解的技巧;
2、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如何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及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独立地解决类似的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课件:阅读中词语的理解、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一起来做个语文游戏——填词
展示课件:
种语言
遇见未来的话叫-----(预言)
应允别人的话叫-----( )
非常著名的话叫-----( )
不满抱怨的话叫-----( )
写在书前的话叫-----( )
表示决心的话叫-----( )
2、这是一道词语解释题,我们平时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只有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够正确地运用词语,才能更好地读懂文章。所以,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词语的理解。
二、教方法、学方法
(一)词语的理解
展示课件:(一)词语的理解
1、师:词语的理解是我们在阅读理解一篇文章的时候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那么,在我们平时学习语文进行阅读的时候,一般都采用哪些方法来理解阅读文章中词语的含义呢?
2、生:同义词换词;联系生活等。
3、师:老师在这里也总结出一些有关如何理解词语的方法和技巧。
4、(播放课件,同时引导学生读)
理解词语的方法有:1、拆分组词法2、同义换词法 3、联系生活法
4、就地取材法5、联系上下文
5、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方法”)
展示课件:
(1)、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静,非常沉着。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3)、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6、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些句子,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理解这些句子中的`词语。
7、生:(对着多媒体屏幕齐读句子)
8、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所说的5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
9、师:说一说你解释了哪个词语的意思,你用了哪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呢?
10、老师引导学生解释其余的词语。
11、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哪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再说一说,读一读。
12、引导学生总结(老师扳着手指头数着):拆分组词法 同义词换词法联系生活法
13、师:还有哪种方法没有用到?(就地取材法 联系上下文) 现在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理解下面的词语。
14、展示课件(并引导学生读):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15、师:说说哪句话可以解释“张冠李戴”呢?(引导学生指出句子)这种理解方法就是“就地取材法”。
16、师:张冠李戴用来形容读书不认真,这段话里还有哪个词说明读书不认真?(囫囵吞枣)
17、师:我们按字面怎么理解“囫囵吞枣”这个词呢?(指名学生解释词语)这个解释是它正确的意思吗?
18、师小结:我们在理解一个词语的时候,不仅要根据字面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个词语在一句话中的真正含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联系上下文。当然,解释词语的方法不仅仅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们解词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二)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1、师过渡:刚才我们讲了理解词语的方法,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一篇好的文章往往都离不开中心句和过渡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阅读中中心句和过渡句的查找”。
展示课件:1、文章的中心句是指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句子。
2、文章的过渡句指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
2、师:我们在阅读中如果能掌握中心句和过渡句在文章中出现的特点和规律,就能较快地找出中心句和过渡句。从而比较容易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那么,在阅读中如何查找中心句和过渡句呢?
一般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哪个位置呢?常见的过渡方式有几种? (播放课件并引导生齐读)
中心句的位置:
1. 从题目去找。
2. 从总起句去找。
3. 从结尾上去找。
4.从议论句上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