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教研组工作总结

时间:2025-08-22 05:02:22
常识教研组工作总结

常识教研组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常识教研组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常识教研组工作总结1

常识科教研组贯彻教学计划,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为了提高我们常识组每一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本教研组在本学期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下面我对本学期的活动做如下小结:

一、教研活动以点带面

为了让参与教研活动的常识课教师在业务上共同进步,在活动中,我们共同讨论、共同反思,共同成长,每当我们教研活动结束后,都是认真及时地把笔记及自己的感想、反思及时整理出来,共同讨论,以便其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迅速成长的关键环节

本学期我们组的每位教师都严格执行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我们教研组虽然人员多,老师担负的教学任务重,但他们都能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写好教案。从各位教师交上来的教案中,也不难看出我们的常识课教师都在进步。

三、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一缸水”教师如果不学习,教学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组认真学习新教材和新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改信息,提高自己的素养。一学期来,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能善于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分析;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为后继教学工作积累有价值的素材。期末,我们宝城的`各位常识课教师又聚一起相互交流自己本学期的点滴体会。通过交流,教师们针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

四、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一学期来,本组教师精诚团结,互相帮助,相互之间教研气氛浓厚。比如赵彩霞老师参加的县能手课比赛,本组成员能积极参与讨论、学习。毕竟这样的教研活动很少,学习的机会也不多。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打算在下个学期多开展“以互听互评研究课”的活动,通过听、评活动,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争取在一次次真情的评课中,促教师逐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提升听课教师的看课、评课能力,每位教师有所得有所获,每位教师有所思有所悟,为本教研组教师锤炼业务素养造梯搭台,从而达到使我组所有科学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

五、反思与改进

反思我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我们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失误和不足,我们的教科研计划的制定和具体步骤相应的实施还不是百分百落实,有时候只流于形式;外出培训和听课的机会不是很多,这对老师视野的开拓有很大的限制;还有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缺少许多实验设备和器材,使很多教学计划都难于落实。

上述的点点滴滴,说明了我们宝城小学常识组老师对常识教学研究的真诚与执着,面对小学常识科教学改革,我们确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续,明天还将迎来新的发展,我们定将沿着确定的目标前进,进而寻求新的突破,追求新的超越。

常识教研组工作总结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力争实现各种教育质量指标,为实现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方法、措施

1、加强教研活动的管理。教研活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重点,突出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

2、教研活动形式要多样化,结合专家理论讲座、专题研讨、自学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教学实际,不断提升教学研究的能力。

4、根据要求,结合实际,依托课改,开展好教研活动。

5、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课改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本学期将开展好一月一次的集中研究、学习活动;加大成员之间学习、交流、探讨的力度。

6、搞好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

三、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组织教师学习常识科《课程标准》,确定常识、艺体教研专题,制定教研计划。

3、开展各科兴趣小组。

4、检查常识、艺体科计划执行情况。

十月份

1、组织安排教师上中、高年级常识、艺体科公开课。

2、集体研究“如何加强常识科实验教学”。

3、组织教师研究集体备课。

4、检查常识、艺体科备课及计划执行情况。

十一月份

1、组织安排教师上低年级常识、艺体科公开课。

2、组织教师听常识公开课。

3、举行学生优秀作业展。

十二月份

1、召开常识科教研组全体会议。了解常识科教学情况。

2、全面检查各校常识科的备课及执行情况。

4、做好庆祝元旦活动的各种准备工作。

元月份

1、督促教研组全体成员制定好复习计划。

2、全面转入复习,对各年级进行期末测试。

4、召开教研组全体成员会议,总结教研情况,写出总结。

常识教研组工作总结3

愉快的一学期过去了。在过去一学期中,皖西当代附小常识学科教研组在梁校长、赵校长及教务处汪主任的正确领导下,小学部全体常识任课教师的大力协作下,圆满完成了开学初期制定的各项计划。为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工作做得更好,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常识组常规教研工作:

常规教研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小学部的常识教育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提升。

1、开学伊始,制定好常识教研工作计划,以一个月为一个时间段,合理地安排好小学部常识教研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事先明白本学期的教研任务和目标,从而可以提前做好讲课、听课和评课及举办一系列活动的各项准备,保证了教研工作得以井然有序地持续开展。

2、常识教研的开展遵循了“以优秀带动普通”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科优秀常识课教师的辐射作用,带动普通教师快速成长。

因为上学期高年级教师上课效果不如低年级教师的情况频频出现,故本学期依据上学期考评成绩好的教师开设公开课,组织所有教师观摩,充分地激发所有考评成绩有待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使他们 ……此处隐藏13455个字……成各项任务。为了提高我们常识组每一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本教研组在本学期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下面我对本学期的活动做如下小结:

一、教研活动以点带面

为了让参与教研活动的常识课教师在业务上共同进步,在活动中,我们共同讨论、共同反思,共同成长,每当我们教研活动结束后,都是认真及时地把笔记及自己的感想、反思及时整理出来,共同讨论,以便其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迅速成长的关键环节

本学期我们组的每位教师都严格执行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我们教研组虽然人员少,老师担负的教学任务重,但他们都能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备课。

三、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一缸水”教师如果不学习,教学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组认真学习新教材和新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改信息,提高自己的素养。一学期来,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能善于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分析;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为后继教学工作积累有价值的素材。期末,我们学校各位常识课教师又聚一起相互交流自己本学期的点滴体会。通过交流,教师们针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

四、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一学期来,本组教师精诚团结,互相帮助,相互之间教研气氛浓厚。比如陈晨老师参加的市教学比赛,本组成员能积极参与讨论、学习、给予指导,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下个学期我们打算多开展“以互听互评研究课”的活动,通过听、评活动,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争取在一次次真情的评课中,促教师逐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提升听课教师的观课、评课能力,每位教师有所得有所获,每位教师有所思有所悟,为本教研组教师锤炼业务素养造梯搭台,从而达到使我组所有科学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

五、反思与改进

反思我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我们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失误和不足,我们的教科研计划的制定和具体步骤相应的实施还不是百分百落实,有时候只流于形式;外出培训和听课的机会不是很多,这对老师视野的开拓有很大的限制;还有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缺少许多实验设备和器材,使很多教学计划都难于落实。

上述的点点滴滴,说明了我们学校常识组老师对常识教学研究的真诚与执着,面对小学常识科教学改革,我们确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续,明天还将迎来新的发展,我们定将沿着确定的目标前进,进而寻求新的突破,追求新的超越。

常识教研组工作总结15

关键词:九义校、团队效应;教研组;异科联动实践经验

我校为实现“突出学生主体,提高课堂实效”的教研目标,从抓教师的职业基本功、专业基本功、特色基本功、科研基本功为切入点,施行团队考量制度,教研组细研交流,单学科精研推进,多学科群研共促。

一、活动形式

整个活动中、小学分开,先以教研组为中心,由各教研组长安排本组所有教师上一堂优质课。然后学校校长以抽签方式从各教研组随机抽取两名教师,代表该教研组参加学校赛课。

二、活动过程

1、准备过程,为了确保教研活动能顺利开展,真正起到教研促教改,教改促教学的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积极拟建多媒体教室,按照学校校务会决定,学校首先建了三间多媒体教室(小学部两间、初中部一间),作为教师上好新教材的重要平台。

第二,及时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要想让教师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模板。学校安排舒勇老师利用周末时间对教师课件的制作,运用、网上资源的下载进行了培训。要求年龄45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学习,掌握其基本技能,会较熟练运用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

第三,学科分组,在中、小学部各分三个教研组,中学部是语英组、理科组、综合组;小学部是文科组、理科组、综合组。任教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教师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参加相应的教研组。

第四,仔细研讨赛课方案,为了使这一活动顺利、圓满完成,学校在期初召开了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研讨会。对活动的形式、赛课方式、上课手段、教师的备课、教师的奖励每一环节都仔细商酌、研讨。

2、赛课过程(赛课分为初赛和竞赛)。

第一,初赛由各教研组长安排,分组进行。时间较长,一般从第二周起到中考前结束。要求全组每一位教师,不论年龄的大小都要上一堂优质课,其他教师必须听课,并评课。

第二,竞赛由学校教导处安排。一般在中考后进行,先由校长在各组抽签产生两名参赛教师,给定两周时间准备。各教研组发挥团队作用,集体备课、试教,制作课件,搜取素材。

3、评议过程。对于竞赛教师的评比,特邀请县教研室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分组听课,专家点评,集中评议的形式。让上课教师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知晓和优秀教师之间的距离,起到了鼓动作用。同时对全体教师也是一种鞭策和促动。

4、奖励办法。

第一,中小学部参赛教师,各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发荣誉证书。

第二,奖金发放标准:各教研组的参赛教师的得分之和为该组总分,学校奖给第一名教研组200元/人,第二名教研组100元/人。

三、活动效应。通过全体教师群策群力,人人参与,让其实现下四个重大突破

1、教学理念的突破。从上课教师课堂模式看,实现了由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突破。在课堂上使学生整个身心动起来,参与课堂。改变以往那种满堂灌。一节课讲得舌干口燥,学生却云里雾里,似懂非懂的模式。

2、教学手段的突破。从上课的12位教师年龄看,最大的50多岁。但在教学手段上都按照学校的要求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实现由常态课到多媒体课的突破。使学生在课堂上耳目一新,接受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与过去截然不一样;也使上课教师感觉到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容量大,上课讲授、板书比以前轻松多了。

3、教研形式的突破。从教师上课准备、备课看,实现了由孤军奋战到群体作战的突破。在各个教研组随机抽取,赛课评价、奖励到教研组。抽到签的教师上课教学内容、备课、上课、试教都以教研组为中心,群策群力,大家共同商酌、建议和共勉,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单干模式,发挥了教研组的积极作用。

4、自居心理的突破。从教师角色转换看,实现了由师道尊严到平等和谐的突破。从古至今,教师受封建礼仪的影响,视为“圣人”的化身,形成了圣贤自居的心理。严重束缚了教师思想和灵魂,成了脖子上的枷锁,导致了长期和学生关系的融洽,师生双方在心理都承受巨大压力,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在这次活动中,教师们能摆正位置,变换角色,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探究,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只是求知过程中引渡人,使整个课堂营造出一个团结向上、和睦共处、平等探究的学习环境。

《常识教研组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