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05-26 10:36:51
【热门】美术教案范文集锦6篇

【热门】美术教案范文集锦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们采用了“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在艺术领域有一节《花瓶设计与装饰》活动,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花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图画本上设计出了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花瓶,活动结束后仍然感觉意犹未尽。于是,我结合孩子们的这一兴趣,搜集了各种瓶子,孩子们可以通过动眼、动脑、动手的过程把自己的探索欲望、创造欲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装饰出来的花瓶还具有实用价值,用它装饰教室不仅让孩子们时时感受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处处体验创造美的存在。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包、扎、绕的技能,并对玻璃瓶进行装饰。

2、体验废旧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条。

2、照片、数码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展示照片: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酒瓶、罐头瓶、饮料瓶)各种花色、形状的布以及布条、绳子,引出主题。

1、老师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的东西,扔了挺可惜的,孩子们帮我想想办法,能用它们做些什么呢?

2、幼儿讨论,引出主题:把玻璃瓶子装饰成花瓶。

二、幼儿观察,并根据已有经验探索装饰的方法。、我们平时见到的花瓶身上哪个地方有装饰?(瓶口、瓶颈、瓶腹)、这些布、绳子怎样装饰,才能让瓶子变得漂亮呢?幼儿动手尝试装

三、教师总结幼儿探索的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水平,重点讲解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包、扎、绕的

四、幼儿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互相之间进行合作。

2、启发幼儿装饰的有新意和别人的不一样。

五、介绍评比自己的作品。

1、幼儿介绍自己制作花瓶的材料、方法,认为最好看的是什么地方。

2、以插花的形式互相评比,学习别人优点。

六、装饰教室,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1、用数码照相机拍出幼儿制作的作品,和没有装饰前的碎布、瓶子作比较,让幼儿感受自己创作的成功,以及废旧物品再利用带来的乐趣。

2、提示幼儿花瓶这么漂亮,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用它装饰我们的教室呢?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以及造型特点,掌握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装饰纹样绘制风筝。

2、在观察分析风筝的造型、结构、色彩的过程中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绘制风筝。

3、体验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生发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装饰纹样绘制风筝。

难点:理解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绘制风筝。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设疑激趣

(1)谜语:“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谜底:风筝)

(2)教师设疑激趣,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唤起学生对风筝的原有认知。

(3)教师总结,板书课题:风筝风筝飞上天。

2、走进风筝,了解起源

(1)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课本范画《百子图》。

(2)教师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与风筝有关的诗词或知识吗?”

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高鼎在《村居》中写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进一步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发展历史,知道山东潍坊市著名的风筝之都。

3、欣赏风筝,了解形色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造型的风筝,分析风筝造型的特点——形状对称。

(2)学生自由讨论,除了形状对称以外,还有什么对称?(图案对称)

(3)学生观察造型厚,再观察分析风筝的色彩,引导学生寻找风筝上的颜色,并设问:怎样的颜色搭配可让风筝在空中更吸引人?为什么?

(4)教师小结:风筝的造型特点:多样,结构对称,色彩绚丽,对比明显。学生欣赏风筝是一种美德体验。

4、细观风筝,了解纹样

(1)以北京燕子风筝为例,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燕子风筝上的装饰纹样是什么?为什么绘制这个纹样?有什么寓意吗?

(2)学生开展讨论,教师引导总结风筝上的装饰纹样有吉祥祝福的隐喻。

5、大胆创想,设计草图

(1)提出作业要求,请学生设计一个风筝草图,注意风筝的造型、色彩和装饰纹样这三方面的要求。

(2)师生讨论设计方法,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温故知新

(1)复习上堂课风筝的造型、结构、色彩、装饰纹样等内容。

(2)交流讨论,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以及不同造型、立体的风筝。

2、认识材料,感知体验

(1)教师介绍制作风筝所需要的材料,并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2)学生感知材料,并尝试着说说材料的用途。

3、根据草图,制作风筝

(1)备骨架:用磨砂纸将竹篾摩擦光滑。引导学生注意安全。

(2)扎骨架:用作基本骨架的竹篾要选宽厚一些的,而轮廓骨架的竹篾一般用薄而细软的较为合适。整个结构要简练、轻巧、对称、均衡,扎缚牢靠。

(3)糊风筝:把纸或娟糊在骨架上。纸的质地要薄、韧、平整。

(4)绘风筝:绘制风筝图样。图样要形象鲜明,色彩要艳丽明快,装饰性要强。提示:装饰纹可选取吉祥图案,体现出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4、作业练习,学生制作

学生尝试着绘制风筝。要求:

(1)造型独特,结构对称,色彩鲜明,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

(2)设色大胆,用笔肯定

5、展示评价,交流分享

(1)请学生尝试放风筝,分析自己的风筝作品,以及评价同学的作品。学生从风筝的造型、色彩、装饰纹样、整体效果等方面开展评价。

(2)学生互评、交流方法成功与否的心得,教师总结,并加以鼓励。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名称:小鸭子游泳(棉签画)

教学 ……此处隐藏4077个字……同样,既然标志设计是艺术设计,那么它应运用一些基本的艺术表现方式。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式。

(1)形象高度夸张、概括、简洁、几何形化(采用太阳神口服液标志和捷克音乐学院标志说明)[*]

(2)运用联想、比喻的方式(采用阿根廷市政银行和某人寿保险公司标志说明([*]

(3)运用象征的方式(波兰和平委员会标志)[*]

(4)运用民族艺术表现形式(采用德国和法国两种不同风格的标示设计说明民族性特征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突出民族性)请同学们确定两幅标志的类型[*]

这两幅标志设计的构图特点正反映了两种不同民族文化观,美术教案《标志设计赏析》。我们知道,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民族史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而不同的民族性格又滋养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底蕴。大家知道,法国是一个崇尚浪漫、追求自由的民族,柔情似水、恬淡无求的他们至为崇敬的人生境界。这点恰与德意志民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德国人的热烈奔放是举世著名的,威武刚劲,执著不息构成了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全部。曾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约翰。克里思朵夫》中的主人公,一个在德国本土取得突出成就的音乐家,当他来到巴黎试图取得更高的发展时,其作品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法国音乐界的认同,原因很简单,因为德国民族的直线条抒情方式的狂热猛烈地击打着法国人的柔弱纤细的内心,他们无法忍受这种近似于虐杀的残酷的心灵的摧残。这就是民族性格差异造成的艺术理解的反差。由此可知,强调线条的翻复,在起伏波动的线条中体现法国人的多情与灵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创造了风格迥异的艺术,但给人的却同样都是美的享受。①①

(三)用提问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部分的理解

(此处采用几个国家的航空标志让学生分析判断类别及艺术表现方式)[*]着重介绍中国民航新标志[*](让学生通过新旧两幅标志的对比体会标志创作的艺术演变规律)

中国民航标志说明:①在创作构思上,作者突出了标志设计的民族性特点,它以中国固有民族图腾形象之一“凤凰”作为构图的主体,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滋润与独特内涵。

②从造型特点上看,具有极强的现代设计意识,完全符合上述标志的现代设计原则。是一幅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美原则和谐统一的杰作。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赏析几幅优秀作品)

A.中国铁路标志介绍:[*]①“工人”点明铁路行业之属性,即铁路是属于工人阶级的,而工人阶级又是国家的主人,它洋溢着铁路工人当家作主的自豪感责任感。

②“人工”:在建国初期,中国处于一穷二白的阶级,而这一标志的含义恰在说明广大铁路工人乃至中国人民勇于战天斗地,不畏艰难险阻,誓与“天公”一比高的豪迈之气,歌颂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和精神。

③在具体形象上,“工”字取铁轨横截面之形,整个构图外形上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火车头形象,它夺面而来,蕴含了磅礴的气势,孕育着无穷的力量。

可以这样说,这幅作品,它构思精巧,构图精美、意蕴深刻。它虽创作于50年代,用当时的艺术标准衡量,实属佳作;即使放在今天,它依然不失为一幅极具现代设计意识的、不可多得的典范性作品,具有级高的艺术价值。

B.加拿大毛纺织公司标志[*]

C.某皮鞋超大厂标志[*]

(四)指导学生分析标志设计的构思过程

(通过教师自己设计的心理门诊标志和自己家乡的长城干白葡萄酒标志来分析设计人员的设计思维过程)[*]

(五)小结

以上同学们看到了很多中外的优秀标志作品,了解了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过程。标志设计概括是一种美的创造,同时也是一种民族艺术的.流露与渗透,从这一点讲,我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思想和心态去认识中国标志设计现状,既不盲目崇外,更不能固步自封。正如斯大林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文化并不是要排斥各民族的民族文化,而是以民族文化为前提并且滋养民族文化;正像各民族文化不是取消而是充实和丰富世界文化一样。我衷心希望同学们吸收中国民族文化的营养,投身于标志创作的领域,以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的作品,为中国、为世界艺术史写下壮丽而又灿烂的新篇章!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注1:本教安中标[*]的部分为微机画面演示。

注2:本课例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录像)评比一等奖。

教学后记

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我收集了大量中外优秀的标志设计精品作为课堂范例,以使之能准确表达教材内容。但在第一次试讲之后发现了一些问题:所选用的范例中国内的优秀标志设计数量偏少,课堂上学生们明显表现出对我国标志了调计现状信心不足,缺乏民族自豪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了调整,突出强调了几个环节:选择国内优秀标志设计作品(如:中国铁路路徽和中国民航新标志等),并作重点分析,使学生在欣赏之余增强民族自豪感;选择家乡著名品牌的标志设计作品(如:中国长城干白葡萄酒标志等),使学生在亲切之余,又多了一份对家乡的热爱;选择教师自己的设计作品为范例(如:心理门诊标志等),来讲述标志的设计思维和制作过程,使学生增强内容的理解,切实感受到设计就在自己身边。同时,辩证的分析我国标志设计现状,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增强自强信念,抒发爱国情感,恰当的加入德育内容,使本课教育目的上提高了一个层次。

这节《标志设计赏析》课本着知识性实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堂结构设置上采用了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介绍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标志的概念、类别、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表现方式),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分析标志设计的思维过程和方式等环节,使学生达到在一课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能使用知识的教学目的。在本课中,结构设置体现了较好连贯性和完整性,使整节课脉络清晰、层层展开、一气呵成,这些成为本课比较成功的一个方面。这样的结构设置,使课堂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自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的内在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也成为本课的不足之处。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本课的又一大特点。利用微机编制CAI课件并使用液晶投影或大屏幕电视展示作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确有优势:信息量大,单位时间展示作品数量多、效果好。通过欣赏大量的范例作品,加强学生直观感受和感性认识(本节课为学生展示和分析了四十余件设计作品,这在传统教学手段中是很难做到的);在分析作品的设计思维过程和动态演示上,能够很多和促进和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比如对教师自己设计的心理门诊标志和自己家乡的长城干白葡萄酒标志设计思维过程的分析和演示就很说明问题);此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视听效果,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强化教学效果起了明显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突出感受。当然在对课堂的把握、教学语言的运用以及在师生交流方面都有值得注意和商榷的地方,但经过细致、周密的备课和课堂上的大胆尝试之后,这一课将对我以后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对教学规律的总结和把握都有很大益处。

《【热门】美术教案范文集锦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