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意义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5-08-07 16:14:24
加、减法的意义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加、减法的意义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加、减法的意义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加、减法的意义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教材第58页例4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5-7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含有未知数z的等式解答相差关系中逆叙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芦的等式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路,能正确列出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相差关系的逆叙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解题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列含有未知数I的等式解答应用题。

(1)养鸡场养鸡500只,卖出一些后还剩300只,卖出了多少

(2)张师傅和李师傅一共加工零件135个。其中李师傅加工了75个,张师傅加工了多少个?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完成一道,各人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列含有未知数工的等式解应用题时,要几步?第(1)题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是怎样想的?第(2)题呢?

指出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时,要根据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式,对照着数量关系式来列出等式。

2.应用题。

粮站运来面粉96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24袋,运来大米多少袋?

读题后让学生想一想,这样的题用什么方法解答。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算?题里的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

(板书:面粉的袋数+24=大米的袋数)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4,读题。

提问:例4与上面一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这两道题虽然有不同的地方,但相同的都是大米比面粉多24袋。想一想,例4的数量关系与上一题一样吗?

2.谁再来说一说,例4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评析:通过重复提问,可以突出例4的数量关系,便于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提问"为什么",有利于学生认识根据题里怎样的条件找相差关系逆叙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

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你能列出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例4吗?

第一步先做什么?(板书设未知数x,并说明注意写"解"字。)

第二步要做什么?列出怎样的等式?(板书:x+24=120)

第三步求未知数x的值要怎样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说明求出x的值不带单位名称)你是怎样想的?

写出答句。

3.你能根据题意,检验这样解答是否正确吗?谁来告诉大家,的面粉有24袋。120一x=24)

追问:为什么可以列这样的等式?

怎样求未知数工?(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并写出答句)

5.提问:今天学习的也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应用题?(板书课题)例4可以列几种等式来解答?这两个等式都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

指出: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想数量关系式。这样才能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想一想,例4是根据题里什么条件来想数量关系式,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的?

三、巩固练习

1.根据下面的条件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1)鸡比鸭多30只。

(2)杨树比柳树少15棵。

(3)美术班比舞蹈班少16人。

(4)今年收的小麦比去年多1500千克。

2。做"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读题。提问数量关系式。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这里的等式是根据什么来列的?

(2)完成第(2)题。

读题。让学生先说数量关系式。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列等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强调:像上面这样的几道题,都要先根据题里"谁比谁多或少多少"想数量关系式,再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等式来解答。

3.练习十二第5题。

说明要求,让学生在课本上练习。

提问:第(1)题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列等式的?第(2)题呢?

四、课堂小结

列含有未知数工的等式解答应用题,要分几步做?要根据什么来列含有未知数工的等式?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6-7题。

(五)应用题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练习十二第8~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工的等式解答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解题的步骤,能正确地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有关的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小黑板出示练习十二第8题,指名学生口算。

2.列含有未知数J的方法解文字题。

(1)一个数减去170后得150,这个数是多少?

(2)280加上某数后等于400,求某数。

(3)135比什么数多287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指出: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这类题时,都要先用刀表示未知数,再根据题意列出等式,然后求出未知数x。

3.揭示课题。

我们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加、减法应用题时,也是按这样的步骤来解答的。今天这节课,就来练习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答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解应用题练习

1.练习十二第9题。

指名读题。

提问:按照题意,这道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你能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吗?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

提问:解答这道应用题时你是分哪几步的?x一720=280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谁能说一说最重要的是哪一步?

2.根据下面的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式。

(1)一批货物,运走30吨,还剩15吨。

(2)原有货物30吨,运来一批后,一共45吨。

(3)原有货物45吨,运走一批后 ……此处隐藏7755个字……62-42=20 83-38=45

(要求学生按减法的意义,说出已知两个加数的和是几,其中一个加数是几,求出另一个加数是几。)

提问:这里的三个减法算式表示的都是怎样的一种运算?

小结:所以,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教学一个数同0相加。

想一想,0在加法里可能有哪几种情况?一个数同。相加,得什么数?你能举例说明吗?

看一看,课本第53页上是不是这样说的。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做"练一练"第1、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第1题为什么用加法?第2题为什么用减法?(引导学生用加、减法意义说明:求两个数的和,就是把两个加数合并成一个数;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是减法。)

从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要用加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要用减法。现在请大家用加、减法的意义来说明加、减法应用题为什么要用加法或者减法算。

2.做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在书上填表。

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每格怎样算的,为什么要这样算。

3.做练习十一第2题。

看图理解图意。

指名口答加法或减法问题。

指名口答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和减法来算。

四、课堂小结

从刚才说明的道理可以看出,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怎样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与加法有怎样的关系?

(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

"练一练",练习十一第3~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进行验算,以及求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x。

2.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观点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练习十一第3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用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练习十一第3题。

2.口算。(小黑板出示)

40+30= 27+31= 36+24=

70-30= 58-31= 60-24=

70-40= 58-27= 60-36=

提问:从上面三组题看,加法是怎样的运算?减法是怎样的运算?减法对于加法有怎样的关系?

3引入新课。

我们看每一组算式里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加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减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加法算式里和减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整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提问:大家还记得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谁能说一说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呢?

(2)请大家在课本第54页上,把这些关系式填完整。

用小黑板出示,集体订正。

2.应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提问:学习了这些关系,应用它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2)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做加法时为什么可以用减法验算?应用了哪个关系式?做减法时是怎样验算的?应用了哪个关系式?还有什么验算方法?这样验算应用了哪个关系式?

小结:应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验算加、减法,并说明加、减法计算的验算方法及根据。

(3)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样想的。 ·

小结:应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加、减法算式里的未知数x。因此,一定要熟记这些关系式。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一第4题。

(1)让学生做第(1)题,然后口答两道减法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写这两道减法算式是怎样想的?

指出:在加法算式里,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所以根据一道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

(2)让学生做第(2)题,然后口答两道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根据一道减法算式写加法算式是怎样想的?写减法算式呢?

指出:在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一差,所以根据一道减法算式,可以写出相应的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结合提问学生每一题是怎样想的。

指出: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文字题,要先用x表示未

知数,再按照题意列出含有未知数工的等式,然后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J是多少,就是题目的结果。

3.练习十一第7题。

(1)出示左边第一组三种蔬菜的千克数。

提问:你能想到一些加法问题吗?

指名学生口答并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指出:求两种蔬菜一共的千克数,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求三种蔬菜一共的千克数,是把三个数合并一个数的运算,也用加法计算。

提问:你能想到一些减法问题吗?

指名学生口答并列式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

指出:已知两种蔬菜一共的千克数和其中一种蔬菜的千克数,求另一种的千克数,或者已知三种蔬菜一共的千克数和其中两种蔬菜的千克数,求另一种的千克数用减法;求两个量相差多少也可以用减法。

(2)出示第二组、第三组的数量。

让学生口答加法或减法问题,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加法或减法问题。

4.练习十一第8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提问:这些数量关系式里都是哪三个数量?根据一个加法数量关系式可以写出几个减法数量关系式?两个减法关系式里作被减数的数量是加法关系式里的什么?减数和差分别是加法关系式里的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谁来说一说加法和减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式有哪两方面的应用。

五、做思考题。

让学生自学课本上思考题。

提问:你明白了什么?

指出:把1到9分别相加的和只有45,要得到100,必须把左边的若干相邻数字结合起来。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5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一第6题,思考题,口答第7题第三组。

《加、减法的意义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