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2、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直接揭题: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都在上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知识,出示课题:
2、 情境设置:同学们,我们经常要去超市购物吧,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好款后,付款员阿姨还回给你一张小票(实物出示),这是许老师去超市购物得到的一张小票,你从上面可以看懂哪些信息?
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商场
品名 单价 数量 金额
保鲜膜 5.38 1 5.38
立白洗洁精 4.79 1 4.79
农夫果园饮料 3.30 1 3.30
三笑牙刷 1.41 1 1.41
①学生畅所欲言
②师:那你根据我们今天上的内容“”,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哪些算式?
生答师板书:5.38+4.79 3.30-1.41
5.38+3.30 4.79-3.30
4.79+1.41+5.38 5.38-4.79
……
二、进入新课
1、尝试解决:我们说出了这么多算式,现在请你选择其中几道试着列竖式做一做,有问题可以同桌讨论。
2、你做了哪几道?你是怎么做的.?能告诉大家吗?(生上台实物展示)
①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列?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这样列是对的?
(可从元、角、分方面来说,也可从数位方面来说)
②还有谁做了其他不同的题目,上来展示,并介绍你自己的做法。
3、深入
师:大家仔细看,这4个小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那你能不能举几个其他位数的小数相加减呢?(注意;整数部分不要超过3位,小数部分不要超过4位)
4、小组活动:请你任意写两道小数加减法的算式,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位数都可以不一样,然后同桌交换做,做后再让出题的同学批,看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5、 反馈:实物展示,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①突出验算方法: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自己做对了呀?
②突破难点:我这里有这样两道题目:10-0.48 9.46+10.34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你有什么建议吗?
6、 :那我们上到这儿谁能比较完整地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呢?(后实物投影展示“法则”)
三、巩固练习:
1、 专项练习。夺
8.35+4.65= 21.37-8.37=
16.74+5.238= 3.4-0.56=
10-4.8= 6.42-4.2=
2、 生活实践题。
老师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高处的光管吗?
一群小动物在渡口过江,现有一大一小两只渡船,大船限载重0千克,小船限载重600千克,5只动物同时过渡口,该怎样乘船?
老虎 狮子 大象 猴子 袋鼠
408.26 532.5 1571.9 8.1 58
小学数学教案 篇2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7教时备课日期8月31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教学新课
二、 巩固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解答应用题。
学校舞蹈队有32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合唱队有多少人?
一人板演。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3
(1)读题,说明条件和问题。
问:题里哪个月份的产量与呢个月份的比?要先画哪个月份产量的线段?(画线段图)表示五月份产量的线段要怎样画?(画线段图)增加的台数是哪个数量的`1/5?要求什么问题?指的线段上那一部分?(在线段上表示)
(1)讨论:这道题例哪个数量是单位1?为什么?哪个台数是四月份台数的1/5?
要求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多少台可以怎样想?
(学生看着线段图,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指名学生口述。
(2)按照这样想的过程,列式计算。
(3)小结。
2、教学试一试
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现在的价钱比原来降低了是指降低的价钱是哪个数量的?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哪个数量是单位1的?
解答这道题可以怎样想?
学生练习。
问:数量关系式什么?为什么用原价乘就是降低的价钱?
从上面解题的过程可以看出,解题学习的应用题也和前一节课一样,关键式先确定单位1的数量,接着要弄清与题里几分之几对应的式什么数量。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就等于与它对应的数量。
1、练一练1
2、练习三7说出单位1的量
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3、练一练2
口述思考过程。提问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练习三10
口答算式和结果。
为什么用求枣子比栗子多的吨数?
5、练习三12
练习三8、9、10
板书: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对应数量
课后感受
充分借助线段图使学生理解此类应用题也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个别同学要加小灶.
小学数学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此处隐藏899个字……马路的一边,有电线杆和广告牌,仔细观察它们是怎么排列的?谁是两端的物体,谁是中间的物体?现有25根电线杆,那么会有多少块广告牌呢?为什么?(有24块。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广告牌的块数比电线杆的根数少1)
追问:如果有25个广告牌,那又会有多少根电线杆呢?为什么?
(2)、“锯木头”
师:图中这人在干什么?
锯木头中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呢?
A、把这根木料锯一次,能锯成多少段?锯2次呢?(课件出示)
B、 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课件出示)
问:同学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谁来说一说?(锯的段数总是比次数多1,锯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用这个规律快速抢答:锯7次能锯成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反过来,如果要锯成8段,需要锯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3、小结: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规律,思考的速度就快了。
五、拓展规律:
1、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河堤上种的树。(课件出示)
师:有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要种一棵桃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桃树?
(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2、请同学们再看这一题和上面一题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上一题是在河堤的一边栽树,这一题是在圆形池塘的一周栽树)那答案一样吗?(同桌交流)
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两种答案(75,74)哪一种是正确的呢?
课件出示,一起交流。 师:同学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柳数和桃数相等)为什么会相等?(因为它们是在一个圆形池塘的一周栽树,圆形是一个封闭图形)什么是封闭图形?(首尾相连的图形,像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接下来我们再看两幅图。(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这都是封闭图形。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桃树?小结:在封闭图形里,如果两种物体间隔排列,那么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现在同学们知道刚才哪一个答案正确了吗?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一条很有用的规律,还运用这条规律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样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老师也找了一些,我们一起来欣赏。
小学数学教案 篇5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
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
4/15+7/15 1/2-1/3 5/9×3/5 2÷1/2 1/4÷4
18÷1/2 18×1/2 0÷2/5 1-3/4 1÷4/7
21×3/7 10/7÷15 21÷3/7 1/2×1/3 5/6×36
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
(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 )。
(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 )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 )毫升。
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出示例题: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提问:根据“男运动员占5/9”这个信息你还知道了什么?(把45个同学看作单位“1”、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为了清楚地表示男、女运动员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画线段图来分析。你能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吗?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图。
(4)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
(5)探讨方法。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根据男运动员占5/9,先算出男运动员的人数,再算女运动员人数,列式:45-45×5/9
方法二:根据男运动员占5/9可以知道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最后求女运动员人数。列式为:45×(1-5/9)。
追问: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
小结:刚才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都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第一种方法先求出男运动员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男运动员人数求出女运动员人数;而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女运动员的人数。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比以前复杂一些,所以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2.“练一练”。
(1)学生读题后可以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2)先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列各题。
1.某粮库原来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
2.少先队员一共采集标本168件,其中5/8是植物标本,其余是昆虫标本。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3.张大伯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30米,宽20米。这块地的7/12种茄子,其余种番茄。番茄种了多少平方米?
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
(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
(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讲评时将这三小题进行比较,比较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