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写作指导
中考写作指导1以题记式开头就是在开头部分先写一小段文字作为题记。
这些文字可以是对文章的总结,可以是引子,可以是感触等形式。这样能增强文章的色彩,起到开头点题,吸引读者的作用。
如《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的开头:"轻轻地,你--语文,从我身边走过,留下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时常绕在我身边,鼓励我,激励我,陶冶我。
--题记再如《非同寻常--我是一道风景》的开头:"我不愿生活得像个问号,东张西望找不到自己的跑道,现在我正为梦想起速奔跑------总感觉,我非同寻常。--题记这两篇文章的开头都是用带有统领全文的.题记作为开头,上来就把读者引入自己所创设的感情基调之中,起到先声夺人的效用。
中考写作指导2【范文阅读】修辞开篇,展示文采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生动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中考作文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定能使文章增色添辉。下面举例中,运用比喻、排比,使语言形象生动、气势畅达、音韵和谐。例:千载风雨兴衰,你,静静地贮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唯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浩叹。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沧桑而感慨,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青史依旧为你长流,在那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伸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福建中考满分作文《点点空白悠悠情思》)
【范文阅读】悬念导入,吸引读者
中考作文书写前,不妨用3—6分钟精心构思,用悬念导入,这样容易抓住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吸引人们阅读,从而达到良好效果。下面举例的开头就设计了一个悬念:妈妈说“我”是天使,但“我”为什么认为不是?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为什么认为不是?谁是?为什么是?这样一来,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读者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例: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爱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着我:“安琪,你是天使!”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堂的怎会是妈妈,而不是我呢?(广东中考满分作文《我是天使》)
【范文阅读】故事先行,引人入胜
中考作文故事先行,能引人入胜。举例中的“蚌育珍珠”是许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它具体形象,引人入胜,包含着一个经历艰辛困苦获得成功的道理。作者叙写的这个故事很好地契合“雨燕减肥”这一话题的深刻寓意。标题中的“它”,正是困难、挫折、艰难险阻等的代称,突破它们,人生将变得壮美无比。作者以这故事先行,既能引人入胜,又切合话题。
例:夏日里的炎热炙烤着大地,不知不觉中,海边多起了游泳的人。向远处望去,几个小孩像在搜寻着什么,带着好奇我走了过去,才知他们是在寻找珍珠……一颗小小的沙砾被蚌无意识地吞噬在嘴里,蚌觉得好痛,似乎有一把尖刀刺向它的喉咙。但一切都无可奈何,只能日日夜夜地把它磨小、磨亮才能将它吐出。终于有一天,蚌被海水冲上了海滩,一个小男孩发现了蚌嘴里的沙砾,把它取了出来,但它不再是粗糙的沙砾,而是一颗灿烂夺目的珍珠,蚌感觉轻松了许多,重新回到了海洋中。蚌育珍珠从此为人们所知,于是它的故事被人们所传颂,生命从此有了夺目的光彩,每一次去海边,我都带着崇高的敬意注视着蚌的艰辛。(江西中考满分作文《穿过它,生命从此壮美》)
【范文阅读】引用开头,突出主题
引用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文章开头法,巧妙地借用诗歌、名言、典故、俗谚语开篇,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当然,引用要突出主题,要准确、得体,切忌张冠李戴、弄巧成拙。举例以引用诗词名句开篇,从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了“意气”,增强了论证效果,突出了主题。
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湖南中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范文阅读】设问开头,引人深思
中考作文开头围绕主题设问,有问有答,能引人深思,突出主题。看看下面的例题开头围绕“纵然面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这一主题,通过一连串的“问”和“答”,开启了思绪,突出了主题。例:倘若你是一粒种子,告诉我,你会怎样?是等待春天的召唤,还是迫于与寒冬挣扎?倘若你是一掬清泉,告诉我,你会怎样?是任凭风儿的吹荡,还是勇于激起浪花?倘若你是沧海桑田中的一颗沙砾,告诉我,你会怎样?是受命于雨打风吹化成一缕尘烟,还是敢于摩擦出晶莹的珍珠?大凡成功之士都会选择后者,纵然面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江西中考满分作文《磨炼出与成功的默契》)
【范文阅读】破“旧”开篇,反衬主题
所谓破“旧”,就是用逆向思维,从新的角度打破旧有的思想观念,提出新的思想观念。破“旧”开篇,就是先写出旧有的思想观念,然后否定它,并提出新的思想观念,从而反衬主题的正确。下面例题中先写出刘禹锡的.观点“千淘万路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然后否定它,并提出作者新的观点“有时候选择停止也是好的”,从而反衬了主题的正确,令人耳目一新。
例:刘禹锡说:“千淘万路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那可不一定,就算巨轮上的帆任凭它再顽强,再牢固也有被狂风袭卷的时候。人生亦如此,若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只能说明你的毅志力比较顽强,并不代表你一定能成功。所以有时候选择停止也是好的。(重庆中考满分作文《走与停》)
【范文阅读】比兴开篇,烘托主题
“比兴”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中考作文也可借他物比兴,作为开篇之法。当然,所用的他物,必须与“所咏之辞”有内在的联系。下面的例题从自然界写起,由物及人,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这里的“比兴”与“所咏之辞”——“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是相吻合的,从而烘托了主题。
例: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若生为幽草,我当萋萋而摇绿。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桠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全国卷一中考满分作文《给自己一方天空》)总之,采用怎样的文章开头,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来定。总原则是用上好的开篇,能使文章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丰富, ……此处隐藏15200个字……益的事》、《我的中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自白”、“……的话”、“……的制作方法”等。如《介绍一本工具书》、《蜜蜂的自白》、《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由“愚公移山”想到的》。
2。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题目划定的范围不同,选材的侧重点就不同。
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
记事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喜悦》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3。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12下一页尾页
本文
如何抓“题眼”呢?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4。审清题目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成功》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只有一个,即“成功”,意思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成功”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谁成功了”,“什么事成功了”、“怎样成功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失败》、《过错》、《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
描写自然的作文:冬天里的春天|800字优秀作文作者:乐乐
窗外,风余寒犹厉,我独自踏着尚未化尽的残雪,去寻找春天。
五彩斑斓的花儿呢?遥看近却无的草色呢?啄春泥的燕子呢?没有,而映入眼中的是萧瑟苍凉的大地,看不出一丝生命活力的迹象。天空是冬天特有的苍白,街旁光秃秃的树干,树枝张牙舞爪,好像在期待着什么。一阵冷风直入我的脖颈,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春天究竟在哪儿,我怎么找不到她呢?
夜里,我抱着双膝流下了眼泪,学习的挫折打击了我,感觉自己正被无尽的黑暗一点点吞噬……窗外又飘起了小雪,就像是谁在削着一只巨大的白蜡笔,簌簌落下终究被遗弃。把手放在冰凉的玻璃上,留下五个分明的手指轮廓,不久又消失殆尽……
第二天,奶奶看出了我的忧郁,要带我去她的小院,她说那里有春天。
哦,院子中间挺立着一株腊梅,那满树黄色的腊梅花犹如一缕冬天温暖的阳光,在洁白的雪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耀眼夺目,我赶紧走过去,俯下身子嗅一嗅,那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使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腊梅身旁有几株枝叶茂盛浓绿的万年青,他们肩并着肩,在寒风中挺立着,一阵风吹过荡漾起一片翠绿的波浪,涌动着勃勃生机直逼我的眼睛,它好像在说:“只要坚强,只要有信念,没有战胜不了的事情!”
正当我低头凝神的时候,奶奶说:“孩子,看到了吗?只要心中有春天,任何时候都将是春天!”
我幡然醒悟,心情也豁然开朗,原来冬天也温暖,原来冬天也很美好,原来冬天里也有爱与希望。冬天比春天多了一分考验,多了一分勇气,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分不懈地努力与追求……回过头,奶奶正在对我慈祥地笑,目光里充满了鼓励和期待,还有一些赞许。
在严冬里,腊梅开出了芬芳的花朵,万年青经过风雪的考验变得更加挺拔坚强,我还有什么理由停滞不前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有信念,任何时候都是春天!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我一直苦苦追寻的春天,就是那不变的梦想与追求。
我找到了,在凛冽冬天里的艳阳春天!
“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借景抒情,抒发了小作者遭遇挫折的阴郁心情。“腊梅身旁有几株枝叶茂盛浓绿的万年青,他们肩并着肩,在寒风中挺立着,一阵风吹过荡漾起一片翠绿的波浪,涌动着勃勃生机直逼我的眼睛,它好像在说:‘只要坚强,只要有信念,没有战胜不了的事情!’”借物喻人,讴歌生命的坚强。
中考写作指导15以引用开头就是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歌、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名言警句等作为文章的开头。
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知识性、文采性、深刻性,同时起到一种装点纹饰的作用。这种引用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二种形式。
如《江南的味道》的开头:"多情的江南,让多少文人墨客梦魂萦绕。难怪郑愁予会说:'我打江南走过,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满腔的爱恋竟赋予那出水芙蓉。"这是引用名家的散文作为开头,起到很好的作用。
再如《我们就是希望》的开头:"我试着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在这里啊/就是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这是引用新诗作为文章的开头。
还有引用歌词作为开头的,如《心灵的`回声》:"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这种开头可以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合理引用当下最耳熟能详的歌词,这不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