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公式

时间:2025-08-02 06:54:26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范例(15篇)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范例(15篇)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1

初中数学点、线、角的定理

点的定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点的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角的定理: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角的定理: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直线定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直线定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初中数学几何平行定理

平行定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证明两直线平行定理: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推论: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中数学定理:三角形内角定理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初中数学定理: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边角边定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定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边边定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斜边、直角边定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初中数学定理:角的平分线定理

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初中数学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对称定理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初中数学定理:直角三角形定理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平行四边形定理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矩形的定理

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菱形定理

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正方形定理

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中心对称定理

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初中数学定理: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1.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此处隐藏19372个字……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三角形相似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三角形相似定理考点归纳: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正方形定理公式

正方形的特征:

①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②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的判定: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希望上面对正方形定理公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哦。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

④直角三角形中30度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①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 、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的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推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外心);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15 小学升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1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范例(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