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方法

时间:2025-08-11 10:38:27
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方法

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方法

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方法1

一、采用多媒体技术

由于汉字本身具有字数繁多、字形结构复杂、类似性大等特点,给小学生掌握字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低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因而他们的识字速度缓慢,容易出错。再有一难点就是,儿童对汉字的记忆、听写总是落后于读音和释义,且字形的遗忘率最高。

为了帮助学生攻下识字关,培养他们辨析字形的能力,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汉字变成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从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识字效果,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记忆、想象等能力,达到化难为易、缩短教时的教学效果。

例如,针对汉字中有很多的形声字,如“梅”“蝌”等字,可设计教学课件:一是出示“每”“斗”字,并出示读音;二是分别在两字的左侧画出一棵树,一只蝌蚪;三是让学生学会将图画演变成相应的偏旁;四是出示部首“木”“虫”代替图片,形成生字。

上述课件一方面使学生懂得了所教生字的基本字理,发散了思维;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无形当中学会了分析、比较汉字,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采用归类识字法

汉字的造字法博大精深,其种类都包含着一定的规律。在识字教学时,采用归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识记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扩大识记的范围。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4》一课时,其中“喵”“瞄”“描”“猫”“锚”都是形声字,而这些字里面都带有“苗”旁。

在识字授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这些字的共性和个性,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字旁边都有“苗”字,其读音也都相似。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字带有“苗”旁。在这一交流过程中,低年级学生不仅可以熟悉本课的生字,还能一并认识其他课外的生字,使识字面变得广阔。

归类识字法的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学习中得到衔接,还可以启发他们举一反三,拓宽识字面。

三、采用游戏化的方式

游戏的方式有很多,如编儿歌、编顺口溜等。语文教师在汉字构造的基础上,编辑一些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歌诀,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诵读,强化记忆,这可以使学生产生直观印象,从而提高汉字学习的准确度。

低年级学生对儿歌、谜语、顺口溜、故事、游戏等非常感兴趣,教师要根据字形的特点,利用这些形式鼓励学生识记生字,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和学习效果。如顺口溜:几只小舟就是“船”;动作表演:把手放在眼前做望向远方的动作叫做“看”。

有些形近字可采用一系列的谜语进行识记,如“人进门里”就是“闪”;“大口带小口”就是“回”;“口进门里”就是“问”;“耳在门里”就是“闻”;“木入门里”就是“闲”……学生在读和猜的过程中已经把字形深深地记在脑海中了,而且也学得轻松愉快。

当然,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去尝试,如“猜认生字”“读词赏画”“读文找字”“玩玩字卡”“找找朋友”等。在识字教学中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放松的环境,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在学习活动中识字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学校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他们认识了新的老师和同学,来到了新的学习环境,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汉字,如老师、同学的姓名,课程表上的科目,校园内的门牌等。

还可以引导他们认识学校内的设备、设施名称,如操场、篮球场、沙坑、跑道等。学生在这些识字活动中会感到,汉字就像朋友一样无处不在,这就更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方法2

一、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和欲望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也是我们无法替代的好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唤起他们饱满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兴奋点也比较容易转移。我们只有精心创设一切可以调动、维系孩子积极性的氛围与条件,才能不断激发孩子识字、学词的兴趣和欲望。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个活动:

1、猜字谜游戏

在学习《画》一课时,就让学生猜:一块豆腐割四块,放进锅里盖上盖儿。这是什么字?学了“们”和“闪”就可编出“一人在门外,一人在门里”的谜语让学生一谜猜两字。学习“想”就可编“木目下加心”。

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激发了兴趣,学生主动参与编字谜游戏,比如他们编出“一条白x巾,挂在木头上(棉)”;“二木不成林(相)”;“1+1不等于2(王)”等等来互相猜。学生在编字谜过程中,思维进入一种积极状态,何愁记不住这些字呢?

2、自编儿歌

儿歌的韵律和趣味受到小朋友欢迎,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组合特点编一些孩子好记易背的儿歌。例如“聪”,可以这样编:“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又如:“目争睁,月要腰。爪巴爬,日寸时。两字合一字,好记好认识。”

再如:“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学生把顺口溜记住了,字也就认识了,真是要形有形,要义有义。

3、变字魔术师

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变幻出新字。例如,学习“口、日、人、了”等字后,请学生加一笔或两笔,学了“广、玉、方”后请学生减一笔,学习“鸟、青、皮”后,可以加偏旁,学习“江、飘、请”后,可以换偏旁……。学生既巩固了旧字又认了新字。

4、我像谁,我的兄弟呢?

利用汉字偏旁、部件卡片,让学生通过组合新字进行识字游戏。也可出示偏旁和部件请学生组合成另外的生字。还有就是给某个字加或者换偏旁组成新字。如:旁(磅、榜、镑、谤、蒡、膀、搒)。还可出示生字卡片,找出它的形近字。如:牛———午,圆———园,为———办。

5、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调动多种感官

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识字情景,激发学生多种感官的有效参与,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那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

如教学“日”“月”、“禾”、“火”、“山”等汉字时,可先出示它们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让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

实践证明,利用课件进行识字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欲望。此外,还可以采用联想法、讲故事法、偏旁归类法等来帮助孩子记忆生字。

二、形式多样,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1、猜谜学字词游戏

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趣的活动方式,是学生个性展现的绿地。学习的氛围 ……此处隐藏4624个字……如新闻联播、动画片、儿童故事片等,学生都能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注意认读字幕,不懂的问家长。如此一来,通过眼看、耳听、口问,不知不觉中,陌生的字符变得熟悉,进而成为自己认识的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方法5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如在这学期,学习“他、休、体、伙、伴、住、位、伍、付、你、伏”这些带有“亻”旁的生字时,我就做了一个纸转盘,把“亻”旁写在小转盘上,把“也、木、本、火、半、主、立、五、寸、尔、犬”写在大转盘上。转盘一转动,同学们就抢着认字,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二、因材施教,重视方法指导

由于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学前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在识字方面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对识字程度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尊重差异,重视识字方法的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在出示完生字后,我从不急于教读,而是先让学生说说认识了哪些字,回忆自己在哪里见过,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让邻座的学生互相交流一下。

对于一些系统性的知识,我还在课堂上抽一点时间来总结概括,帮助学生的记忆。比如学了某一偏旁的字,可以把他们全都归纳起来展示给学生。如学“讠”字旁的字后可以归纳为:“言字旁,形变样,表语言,说读讲”。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发现规律,发现问题,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方法识字。这样往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三、运用趣味识字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教给学生丰富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只有营造出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1.猜字谜:许许多多的汉字都可以用来做谜语猜,学生猜字谜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如:“十张口,一颗心(思)”、“两个小孩在土堆上背靠背(坐)”、“一口咬掉牛尾巴(告)”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和喜悦,在不知不觉中认识更多的汉字。

2.编儿歌:

我发现把学习过的某些字编成形义相应、顺口易记的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比较难的生字,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比如:“鸟”——“鸟少一点成了乌,乌鸦好像没眼珠;只因全身羽毛黑,所以远看不清楚。” “七”——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比十少三。“匹”——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婴儿在当中。

3.编故事巧记字形:

小学生年龄小,普遍喜欢听故事。如果发挥想象,根据字形把一个个抽象的字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

如教 “看”字时,可以告诉学生,上面就好比一只手,下面目就是眼睛,远处来了个孙悟空,他把手放在眼睛上面,正向前方看有没有妖怪呢!通过讲故事,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艹=?”(早)。“草—艹=?”(早)以此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从)、 “立+日=?”(音)等。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都想尝试,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形近字之间的异同,对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称之为“姐妹字”“双胞胎”。如:“蛙、哇、娃、洼”“请、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间的联系,学习起来便容易多了,而且随机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字。

平时,我用得最多的是“开火车”。每次,我先问:“火车火车往哪儿开?”学生就会抢着说:“火车火车往这儿开!”如果有学生说错了或是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请其他组的“火车修理员”帮助“修理”。我还变化出双轨火车、翻山火车等,给识字带来了乐趣,提高识字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

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住了三维“动画”。针对学生心理状态采用多媒体识字,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因为有了多媒体的支持, 使汉字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 使汉字的音、形、义不再脱节。

比如学习《口耳目》一课时,可以用动画把汉字从古到今的形体变化演示出来,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象形字”,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用简单的图画代替老师繁杂的讲解,无疑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 变静为动识字”,一年级课文内容少, 多诗歌韵文, 用微机打出, 用大屏幕出示。在学生读熟课文后, 把要学的字变颜色或者是闪动, 引起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读, 从句到词语, 再到字来识字。这样学生对学习字就很感兴趣。

还可以把一些形象的课文做成Flash播放给学生看,如上《雪地里的小画家》这课时,可以把小动物的脚印播放给孩子们看,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对城市的学生来说,也是接触生活、了解社会的好方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的使用内容必须随着自己的课堂设计变化,不能生搬网络上的资源,而是化为己用,这样才能成为帮助学生识字的点睛之笔。

五、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大舞台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比如,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学校的墙报、标语、花草树木上的标签、校园文化墙等,把语文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在作业本中识字,在家里识字,走向社会识字。这样,日积月累,很多字潜移默化地被学生牢牢记住。把生活当成语文课堂,在生活的舞台上识字,增大了识字量,容易提升学生识字的成就感,也能更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六、有效巩固,识字阅读同步进行

记忆有遗忘的规律,儿童的识字更不是一次就完成的,而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所以,学过的生字要让学生多次接触,强化记忆,否则,很快就会忘记。所以,要创造条件让生字复现。

复现的方式很多,我在每上完一课后,就会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牌型生字卡片,然后让学生和家长或是伙伴一边玩牌一边巩固识字。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阅读、写作是巩固、发展识字的必要手段,更是识字的直接目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让阅读和识字同步进行。

我利用我们班每周一下午的阅读活动,推荐给孩子出色的书目,并在班上采用孩子们自带图书互相借阅的形式,不仅让孩子养成了乐于分享的习惯,更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了阅读习惯,还巩固了学过的生字。看到学生津津有味地阅读着课外书,对语文老师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欣慰。

《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