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
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证的。
2、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
二、教学重难点: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三、教学准备:激光灯、烧杯、有孔的光盘、塑料管、蜡烛、火柴、水、课件
四、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鸟巢、水立方、世博会中国展馆师:看了夜景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夜景美、建筑美、灯光美)
师:是啊,正因为有这麽多五彩斑斓的灯光,才把我们的城市夜景打扮得如此漂亮,可见,光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光的知识—11认识光
2、探究新知:活动一:认识光源
师: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发光?(学生根据经验进行交流)
活动二:探究光的传播
(1)课件展示:夜晚灯发出的光太阳发出的光太阳光照过密林时师:光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根据经验会提到—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师:太阳出来,周围会亮起来,可以说明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屋内打开灯,整间屋子都会亮起来,也可以说明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那么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学生讨论实验方法)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探究实验,并在探究中分工合作、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一:通过光盘小孔看烛光
实验二:观察激光在水中的路线
实验三:通过弯与直的塑料管看烛光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11认识光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材料过程及现象结论
透过光盘小孔看烛光光盘(有底座)蜡烛火机激光在水中走的路线激光灯烧杯水透过直与弯的塑料管蜡烛塑料管看烛光火机
(3)展示研究成果
师:通过实验探究,证明了我们的猜想,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也就是说光是沿直线向四
面八方传播的。
(3)解释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
活动三:生活实践与应用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光?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给予适时评价与引导)
活动四:拓展研究内容
越来越多的灯饰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当灯光过多、过亮时会产生光污染。调查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光污染现象。
3、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吗?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野外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3、通过给岩石分类,让孩子经历一个简单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孩子运用语言解释问题的能力。
4、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教学重点:用一些标准给岩石分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师也应该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本地区常见的岩石。
还应给孩子们准备一些观察工具:放大镜、盛水的烧杯、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地表岩石风貌的录像片,或提供一些典型的图片。
1、岩石是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到处可见。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2、你玩过岩石吗?你是怎么玩的?
3、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研究岩石。出示课题:各种各样的岩石
二、探究过程
1、开个石头展览会
(1)的岩石来自哪里?
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请简单介绍你的寻找经历。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到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2)我的岩石观察
请你选择一块感兴趣的岩石进行观察。你准备怎样去观察它呢?
请你大概估计一下,你会观察到岩石的几个特征?
学生自主观察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3)我的岩石观察记录交流
你用了哪些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
你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征?有没有超过自己的估计?
你对同学的观察描述有没有补充或意见?
注意,在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岩石特征时,要强调观察方法与观察描述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学生的非观察性描述尤其要加以引导。
2、给岩石分类
(1)这些岩石可以分类吗?
这些岩石可以分类吗?
如果让你给这些岩石分类,你会怎么分呢?
这里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分类标准不要轻易否定。
(2)给岩石分类
请你选择任何一种标准,给这些岩石分类。
小组分类活动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3)岩石分类结果交流
你们将岩石分成了几类?是按什么来分的?
你们想到了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一样吗?
(4)这块岩石属于哪一类
这块岩石属于哪一类呢?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在于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地域特色提供的相应的岩石,也可以由学生来提供。
三、小结
师:课后,你可以再找些岩石来观察。想一想,岩石是怎么形成的呢?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岩石。
板书设计:
4.1 各种各样的岩石
1、开个石头展览会
2、给岩石分类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牛顿的科学故事,教师准备相关的资料,苹果落地的课件。
2、重力(地球引力)方向示意图,直尺。
3、装水的水瓶上系上绳子,火箭升空及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录像或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课件演示、苹果落地。
2、提问:看到这一 ……此处隐藏13436个字……讨,建构认识
1.雄蕊和雌蕊分别有什么作用?
小结:雄蕊上有花粉,雌蕊上有黏液,花粉落到雌蕊上就成了授粉的过程。
2.花的哪一部分将来有可能发育成果实?
小结:经过对雄蕊和雌蕊特征的观察,可以得知花的雌蕊部分将可能发育成果实。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1.试着给花进行人工授粉
授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花对花授粉,另一种的用毛笔蘸,都是将花粉涂到雌蕊的黏液上。 2.认识更多的传粉方式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完成授粉的过程。比如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就可帮助花传粉,自然界中风也能帮着传粉。只有完成授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
【板书设计】
凤仙花开花了
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花粉 传粉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4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观察蚕卵和蚁蚕;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准备:
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
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
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可以用什么代替桑叶?(告诉学生可以用莴笋叶代替桑叶,但要记住不可以两种叶子混吃,如果用莴笋叶,一开始就用并不要改变。)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
画的形式描述蚕卵。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看书上第15页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用语言描述蚁蚕。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讨论:
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教学目标:
1、能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说出大致的探究思路。能在前两课用多种方法观察花的基础上,进一步经历按一定顺序观察,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物体进行专题观察的过程。
2、有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乐于尝试着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花的授粉条件。
3、知道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任务,能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表达雄蕊和雌蕊的特征。能用图片或其他形式表述植物的花——果实的成长过程。 教学重点: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教学难点:了解花的果实和种子。
教学准备:
1、放大镜、镊子、白纸、油菜果实、油菜花和其他植物的花等供分组探究用(无油菜花的也可用白菜花、萝卜花等)。
2、显微镜2台。
3、有关植物传粉、受精的或挂图。
4、初春有条件的学校在校园里种上几株南瓜(或丝瓜等),让科技小组或有兴趣的同学做做人工授粉的对比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观察了油菜花,还认识了大自然各种各样的花,知道许多植物会开花、结果。可是学校科技组的同学在南瓜棚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是南瓜的雌花,有的结了瓜,有的却结不成瓜。苹果、桃子、玉米、油菜等植物也有开了花不结果或少结果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根据原有经验提出自己的解释。 这许多解释哪些是正确的呢?我们还是仔细地观察一下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吧!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1)油菜花很小,雄蕊和雌蕊更难观察,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看清楚呢?用什么方法才能通过观察雄蕊和雌蕊作出正确的解释呢?
(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师生共同归纳研究方法。 用放大镜观察雄蕊的各部分——花丝和花药。 把花药上的花粉抖落在白纸上进行观察。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的小组可以自行到讲台左侧的实验台观察。 再用放大镜观察雌蕊的各部分——子房、花柱和柱头。 用手轻触柱头,观察柱头是否有粘性。再将白纸上的花粉抖落在柱头上,看看柱头是否很容易将花粉粘住。 其他还有什么要研究的吗? 思考:雄蕊和雌蕊的这些构造特点与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有的花会结果,有的花不会结果?
(3)学生分组观察、轻声讨论。
(4)全班研讨。
(5)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展示蜜蜂传播花粉图和花的受精示意图或有关。
(6)浏览课文: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油菜的花朵开始凋谢。提问:你还看到过其他昆虫传播花粉的现象吗?植物还依靠哪些力量传播花粉?
2、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1)观察油菜的`果实。做一个游戏:分组按成长的顺序把实物排列在纸上,并指出哪一部分是刚刚受精后的果实雏型。 (2)小心剥开油菜的果实,观察油菜种子是怎样排列的?数数角果荚里有多少粒种子,再数数一株油菜可能长多少个角果荚,算一算一株油菜的种子有多少?(3)说说为什么豌豆荚里有的豌豆很饱满,有的却只有很小的一粒?
3、思考:
(1)果农为了防止果树不结果,往往采用什么措施?为什么?(2)科技组的同学课外要做一个南瓜雌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对比实验,怎样才能成功?(选未开花的雌南瓜花两朵,分别用纸袋包扎好,不给于授粉的机会。待花开时,给其中一朵进行人工授粉,另一朵不进行人工授粉,两朵花继续分别用纸袋包扎好,看哪一朵花能结果?)
三、作业:
我来做一朵“油菜花”,玩玩“蜜蜂授粉”的游戏。
板书设计:
2.3 花、果实和种子
1、观察花的雄蕊和雌蕊
2、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