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5-08-17 01:18:22
幼儿教育随笔(集合15篇)

幼儿教育随笔(集合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育随笔1

作为一个学前教育领域的从业人员,我经过4年本科、3年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当老师,又给学生讲过7年的儿童心理学课;再后来,便一直从事学前教育的编辑工作。各种儿童发展理论,不敢说精通,也略知一二。但是,当我面对一个具体的孩子时,他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我只觉得可爱,却常常有看不懂的困惑:他在玩什么?为什么对这个游戏感兴趣?他的学习是什么?他的发展是什么?他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要怎么样支持他呢?

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韩寒导演的电影《后会无期》里的那句经典台词: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用这个句式描述我的惶恐则是: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读不懂一个孩子。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开始重读与儿童有关的书,学习的时候很兴奋,跃跃欲试;可是当我面对儿童时,却又变得生涩,就像个新手。

我很挫败,却又束手无策。

xxxx年最后一天,看罗辑思维掌门人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他关于人工智能学习方式的解释,犹如醍醐灌顶,让我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还记得人工智能有多厉害吗?xxxx年3月,谷歌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围棋软件AlphaGo与韩国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进行人机大战,最后A1phaG04比1狂胜李世石。20l7年一开年,AlphaGo的升级版MaSter,又以60胜O负l平的战绩横扫人类。

人工智能何以如此厉害?罗振宇解释说,这是因为机器思维与人类思维完全不同:“人因为能力有限,思维方式是尽量简化……这样可以更方便地理解和传递知识。但是机器的能力足够强,它不需要把世界简化了之后再去理解。人工智能其实是让世界恢复了原本的复杂性。于是,在人工智能逻辑里,它不关心人类对一件事情的定义,但是它可以输出你要的答案。只要有大量的数据,它就能用跟人完全不同的思路,达到同样的结果。”比如,人工智能认识猫,不是依靠有关猫的定义,而是通过看一百万张图片“认识”猫。最后,它能精准地在一千万张图片中找出那些有小猫的图片。

我一直对大数据似懂非懂,但是,当我脑补一百万张小猫的图片时,那一刻,我明白了大数据的意义,也明白了我的知识短板:对于儿童的认识,我缺乏“大数据”的`支撑。

未来人工智能哪家强?罗振宇说,谁的数据更多,更精准,谁的技术怪兽就会被喂养得更强。

仔细想来,这个道理并不新,也不神秘。就好比优秀的医生和律师,都是由大量的病例、案例“喂”出来的一样。我认识的许多优秀幼儿教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大脑中储存着“大数据”——许许多多鲜活的、各个不同的孩子。每每说起来,都如数家珍。你说到任何一个问题,他们都能给你讲出一个相关的孩子的故事。

相比理论培训,幼儿园老师都喜欢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最喜欢参观幼儿园和观摩活动。我们杂志社每年举办的南北精品活动展示非常受欢迎,我想,这也是老师们在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库。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曾指出,关于人是怎样的系列研究发现,情境性是深度学习的特点,也是它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简单地说,指的是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的学习,即,“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

儿童学习如此,成人学习亦如此。如果要真正了解儿童、读懂儿童,就要从观察一个个儿童开始,建立我们自己的儿童大数据,支撑那些大道理。

幼儿教育随笔2

周三的早上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光,因为又要去玩大型玩具啦。孩子们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在大型玩具上爬上爬下,还可以在草丛中寻找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和各种不知名的小花小草打招呼。哦,对了,还有那可爱的小露珠也是孩子们的好朋友。

可是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却传来了涵涵的哭声,我来到涵涵身边轻声地询问,他委屈地说:“他们都跟着我!”我想起了刚才的情形:涵涵刚来,就有几个小朋友跑过去叫他的名字,他没有去玩大型玩具,而是在大型玩具边上转起了圈圈。而那几个小朋友则是一个跟着一个跟在他的后面走,嘴里不停地叫着他的名字,慢慢地又有几个小朋友加入了进来,队伍越来越长。绕着大型玩具走了几圈后,涵涵哭了。

涵涵在班级里是比较受孩子们欢迎的,孩子们都喜欢和他一起玩。看着孩子们一个一个跟在涵涵后面走时,我不仅没有介入而且心里还乐滋滋的,为孩子们对他的喜爱而高兴,但没想到孩子们的喜爱会吓哭涵涵。

“知道为什么他们都跟着你吗?”我轻轻地问涵涵,涵涵委屈地摇摇头。“我们去问问他们好吗?”他点点头。我们询问了刚开始跟着涵涵的'小朋友,英英说:“我喜欢他,想找他签名。”轩轩说:“我想跟他一起玩。”“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跟着你了吗?他们喜欢你,所以都愿意跟着你。这说明涵涵是个很棒的小朋友啊。”涵涵停止了哭泣,点了点头

涵涵是个比较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比较容易用消极的想法思考问题。小朋友们喜欢他的表现却把他吓坏了,他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

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要给他鼓励多一点、表扬多一点、肯定多一点。让涵涵在潜意识里产生“我很棒”的一种积极情感。

幼儿教育随笔3

在美术活动中挖掘幼儿潜在的艺术素质,教师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今天的美术活动是美丽的'小毛巾是幼儿学习尝试用印章印画,感受色彩的鲜艳,对色彩产生兴趣。同时体会印在纸上留下痕迹的过程,学习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画。本以为这次活动很简单,只要准备充分,小朋友就能掌握了。但是通过实践发现,只有少数幼儿听清了老师的要求,画面干净整洁。大多数小朋友蘸颜料时太用力,结果弄得手上、衣服上都是颜料。在作画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小朋友拿着印章在纸上乱敲,图案重叠、还有的小朋友用擦手的毛巾去擦图上的颜色。当我巡回指导时发现张竞予小朋友满手都是绿色,胸前的衣服上也沾了颜料,我非常生气的说:“怎么搞的,看你弄得到处都是!”我拿过桌上给小朋友准备的毛巾帮她擦了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我没有讲清要求呢?还是我对他们的期望太高了呢?

放学回到家中,电话零声响了起来。原来是张竞予的妈妈打来的,她问我:“我家楚楚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没有呀!”“今天她回到家里就不开心,我问她,她说老师打我的,还叫我回家,我还哭的呢!”“我们怎么会打孩子呢。”听了她妈妈的话我联想到我帮她擦手的时候也许用力大了些,于是她就认为老师打我的!”我马上向她妈妈解释,她妈妈通情达理,非 ……此处隐藏4394个字……生人,缺乏安全感。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面对着一群陌生的老师朋友,他是害怕的,恐慌的。针对他的这些情况,我们三位老师每天细心的照顾他,耐心的跟他交流,鼓励其他小朋友和他一起开心的玩耍。开始的他有些抗拒,情绪一直低迷着,情况持续的两周左右,眼看着两周过去了,宝贝的情绪似乎好转不大,让我们都有点泄气了。可在我们的坚持下,一个月后宝贝情绪好转了很多,还能够跟着老师小朋友一起快乐的唱歌跳舞游戏,让我们的心里都乐开了花。“月亮姐姐”终于点亮了这个原本暗淡的“小星星”。

浩瀚星空繁星点点,但并不是所有的可爱的“小星星”一开始就是闪闪发光、熠熠生辉的,“小星星”需要点亮,需要用心去点亮;作为“小星星”眼中最美的“月亮姐姐”,努力吧,用心去点亮,用爱去呵护,成就一片醉人的夜色,成为浩瀚星空平凡但“美丽的月亮姐姐”!

幼儿教育随笔11

对于正在转变中的孩子,适当地忽略他们还没有完全转变好的坏习惯,而强化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会成为他们转变过程中的强心剂,让他们有时间朝着好孩子的方向逐步前进,不至于使我们的努力前功尽弃。

我班鹿金生小朋友是个极活跃、上课易分神、爱自己活动、极有自己个性、而不易被说动的小男生。可是他对音乐特别喜好,节奏感极强,于是我就关注他这方面的闪光点。当我发现他做操时有的动作特别好看,我就及时地当众表扬他,小家伙这下可高兴得不得了。在这以后我感觉到我对小朋友说什么,或总结幼儿活动表现怎样时,他总是听得最认真的一个,又是最乞盼我表扬的一个。于是一连几天我都认真地表扬了他,然后就发现鹿金生小朋友上课、吃饭、排队等都有了进步,但这其中,她有时还会说悄悄话,还会不和大家一起活动,单独出来玩,每当这时我只是用目光示意她、提醒她,假装视而不见,忽视她的`缺点;在看见她有进步时又努力表扬她。

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星期,她的表现越来越好了,表扬她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真的感觉她进步了,而且我相信她会越来越棒的!

有时不需要我们细数孩子身上的不足,而是要发现和表扬他们的优点,让他们真的从心底觉得自己就是最棒的,从而树立起己是最棒的信心。

幼儿教育随笔12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我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我是个强者,来抚平自我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

我们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齐,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的期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们班心仪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我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教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幼儿教育随笔13

小朋友洗完手吃午点了,今天的午点是鸡蛋。

小朋友们从第一组开始,一个一个去拿鸡蛋了。轮到兰兰小朋友了,他没有拿,只是用眼睛看着我。问他为什么不拿,兰兰说:“老师,我不爱吃鸡蛋,我在家里也不吃。”我耐心对他说:“兰兰,鸡蛋可有营养了,吃了会长得高高,长得壮壮的,不会生病。”可他仍然固执地摇摇头。

我想,如果这时强迫她吃,孩子也许会吃下去,可一定会很难受的`。我对她说:“你先玩一会吧,等你玩饿了再来吃好吗?”她点点头,去玩了。

小朋友都津津有味地吃着,不一会儿,多数小朋友都吃完了,我把兰兰叫到身边说:“小朋友都说五香鸡蛋可好吃了,我不知道他们说得对不对,你尝尝看,好不好吃?”她乐意地答应了,拿走了留给她的最后一个鸡蛋,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好吃吗?”我问她,她冲我笑着点了点头。

这事启发了我:教育保育工作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当一种方法孩子不乐意接受,再换另一种方法试试,也许会收效的。

幼儿教育随笔14

9月29日是我班颖欣小朋友的生日。

刚入园,颖欣就高兴地说:“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高兴地抱起她,亲了一下:“宝贝,老师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如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嗬,我班的.这群小精灵,老师还没来得及起调,他们早已经唱起来了。在祝福的歌声中,新颖小朋友高兴的大喊:“妈妈说,买个大蛋糕送到幼儿园让老师和伙伴们跟我一起过生日。”果然,没过多久,颖欣的妈妈带来一大蛋糕。我帮颖欣点上蜡烛,大家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教她许愿并吹灭了蜡烛。每个孩子一小块蛋糕,大家玩得很高兴。吃完蛋糕,大家一起讨论,自己过生日了,蛮高兴的。可爸妈那么辛苦的工作,劳累着。所以,在家里要听爸妈的话,大家都要做个乖孩子啊。最后,老师跟小伙伴们祝颖欣小宝贝永远快乐。

幼儿教育随笔15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他们身上充满了灵气,像水晶一样的纯净,像流星一样的神秘。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甚至每一次眨眼,每一次撅嘴,都是要有“故事”的。

梓楦是个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每次来幼儿园都是怯怯的,像无风的池水,平静的和她的年龄很不相符。

这天,我带着孩子们去小便,洗刷间是刚刚修过的,有两层台阶。孩子们纷纷踏上台阶,褪下裤子开始小便。梓楦迟迟的不肯上去,在原地打转。眼里露出无助。“你怎么还不小便呀?梓楦。”我微笑着问她。她用大眼睛看着我,撅着小嘴,好久才说:“我害怕高!”“别怕,我来帮你。”我伸出手,梓楦还是怯怯的不肯迈脚。“别怕,我会一直扶着你的。”我对梓楦鼓励着。她看着我,终于迈动了小脚。我扶着她,看她小便完,“梓楦,你看,你能行吧?没什么可怕的吧?”我对她竖起大拇指。她的小脸由刚才的紧张,逐渐变的轻松了好多。

再次小便的时候,梓楦还是有些迟疑,我这次只是伸出了一个手指,让她轻轻握着,她很快就完成了小便。接下来再小便的时候,我只用眼神看着她,并没伸出手,她被我的眼神鼓励着,很迫切的想独立尝试,终于她成功了。看着梓楦快乐的小脸,我情不自禁的抱起梓楦,并把她举得很高。“梓楦,真棒!我就喜欢勇敢的梓楦!”说着,我亲了她的.小脸蛋儿。

这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忽然听到梓楦对其他小朋友说:“你们知道吗,洪老师喜欢我!”她说话的时候,可神气啦!

现在的梓楦在小朋友面前敢于说话了,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我忽然想,有些所得就来自我们不经意间的细致,用心,只有我们适当的帮助,才能让孩子学着慢慢成长,只要我们适当的伸出手,孩子就会慢慢学会走!

《幼儿教育随笔(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