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教育随笔集锦(15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教育随笔1天气有点阴,天气预报说会下雨,但早晨来幼儿园的时候还没有下,也没有风,我喜欢下雨前的天气,因为下雨了空气就会变得很新鲜了。
早上出去做操,操前的律动音乐是《我爱洗澡》,昨天下午刚和孩子们做了这个小律动,没想到今天就派上用场了,于是我和孩子们都做的很开心,也许是因为觉得学以致用了吧,大家的心情也随之“上扬”起来。
开始做早操了,变队形的时候变成了两个圆,诺诺说:“我怎么记得昨天不是李老师在我们这一队啊?”雅琦立马反驳她说:“哪有啊,昨天明明就是李老师在这一队的。”其他的孩子也都表示赞同,这时瑞鑫冒出了一句很可爱的话:“为什么这一队只有李老师在这,而另一队有马老师和刘老师呢?哎呀,太不公平了!”呵呵,这孩子太有趣了,我对他解释说:“三位老师是轮着带队的`,谁都有一个人带一个队的时候,所以啊这不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啊。”他似乎理解的点了点头,开心的笑了起来。多懂得疼人的孩子啊。
在做《向前冲》这个音乐律动时,动作大部分都是跑、跳、踢腿的动作,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音乐,他们每次跳这个的时候都很开心,看着他们笑,我也开心的笑着,淑怡边跳边对着我说:“李老师,你跳的太疯狂了!”我不禁有些惊讶,随口问她:“我哪有疯狂啊?”她却说:“你看看你踢得腿那么高,简直太疯狂了!”你说这孩子多可爱吧,我笑了笑对她说:“那我们就一起疯狂的跳吧!”孩子们都笑了起来,也都“疯狂”的跳着早操。
有这些可爱的精灵在身边,让你不得不每天都开心的度过;有这些开心果在身边,让我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快乐。
幼儿教育随笔2本周我是早班,早上在教室里迎接每一位孩子的到来。没过多久,活动室外又传来了溪溪撕心裂肺的哭声。我马上来到教室门口去迎接她,只见溪溪的爷爷在她身后跟着过来了,爷爷对我说,今天早上叫溪溪起床的时候,估计溪溪没有睡醒,所以早上起床之后在家就开始哭闹了,麻烦老师多多安慰。爷爷走之后,我牵着溪溪的手来到她的座位上,给她拿餐巾纸擦了擦眼泪,溪溪还是停不下来,看着手中带来的袋子里的衣服哭着对我说:“老师,我的衣服等会要带回家的。”我对她说:“溪溪,你放心,你的衣服先放在自己的抽屉里,老师会让你带回家的。”哎,溪溪就是这样爱哭,遇到一丁点事情就开始哇哇大哭,哭的'闹死了,一时半会还停不下来。比如,玩玩具的时候旁边的小朋友拿了她桌前的玩具她会哭。上课的时候坐在她旁边的孩子不小心碰到了她的,她也会哭。睡觉的时候,旁边床上的被子铺到了她的小床上面,她也要哭。吃饭的时候,吃不完饭,她也要哭。做操的时候,溪溪找不到自己的小点子,她也要哭。真的是一个爱哭的孩子。
记得开学那会,午睡的时候她睡不着也要哭,于是与溪溪的家长交谈,交谈中了解到,溪溪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对孩子非常宠爱,有求必应,如果不满足她的要求,她就开始哭闹,奶奶看孩子哭就心软了。孩子用这种方法征服了家长,稍不如意就哭,逐渐成了一种习惯,家长对此又头痛又心痛,越怕她哭她越哭,没有丝毫办法。久儿久之,溪溪就变得这么爱哭了。
我想,我们教师和家长需要相互配合,帮助溪溪改掉这个爱哭的坏毛病。让她变得容易和小伙伴交往,不要和伙伴这么斤斤计较。不要像一个小刺猬一样,大家都不爱接近她,就是因为她爱哭。我相信,只要教师和家长有足够的耐心,溪溪会变得活泼开朗的。
幼儿教育随笔3一天午睡时,忽然走廊上传来小班孩子的嬉笑声:“你们看,殷李她这样小便!”“哈哈……!”出于好奇,我走出办公室,那场面真是惊人:只见殷李正一手将卷成漏斗状的卫生纸插在自己的短裤里,学着小男生在小便,嘴里还念念有词,不停的在嘘嘘,旁边还蹲着几个小男生,好奇的看着,似乎在期待她也和他们一样尿出小便来……
在幼儿园里,如果你仔细观察,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小朋友“躲在”厕所里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而且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小朋友在上厕所,几个小孩子站在一边看,而且一个个一脸的诡秘。还有位家长反映:她的的小孩自进园以来,一直都羞于在幼儿园上厕所,因为在幼儿园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一起上厕所的,很多的女孩子看男孩子,男孩子看女孩子的情况。
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孩子从3岁开始就会对“我”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大就会提出一系列与性有关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出于质朴的好奇心,同时,也反映出人的性认知和性意识的形成从小就开始了。
然而一直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性是一个神秘、隐讳的代名词,所以当3、4岁孩子对性疑问最多的时候,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以及幼儿园的教师往往采取回避或训斥的方式匆匆结束与孩子的交流,而有些孩子对摆弄自己的性器官发生了好奇时,因未得到成人的正确引导与及时的干预而形成习惯性的动作……诸如此类的问题行为,如未及时地给予矫正,会使孩子从小对性就埋下“性羞耻”“性焦急”和“性神秘”等等的阴影,到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形成扭曲的性心理,也可能发展成为性心理障碍。
该如何给予孩子一个正确判断自己性别,如何对待对异性与自己的区别?我认为以下措施能让幼儿的性别意识产生好的开始。
1、正常的孩子会自然地发现男女之间的生理区别,所以应该在他们开始好奇心刚产生时给予正确而合理的解释,幼儿的好奇心强,如果他们对男女性别差异的疑问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一方面会使他们更想探究其原因,另一方面也会有意识地去观察男女之间的异同。
2、对孩子的疑问要及时回答,不要回避和拒绝。幼儿一旦发现了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就会象对其他事物感到好奇一样,急需得到回答。所以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及时告诉他们一些男女之间的'生理知识。
3、对于摸弄生殖器的孩子,可以用其他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不要对孩子进行恶性刺激。因为幼儿抚摸自己的生殖器只是一种好奇心理,他们不懂,就似在玩手指那么平常。我们可以让孩子对她自己的整个身体有一个健康的自然的概念。所以此类事情宜于诱导,明辩而不是强制。
4、对孩子的早期性意识要正确分析和对待。3岁以后的幼儿对各种事物开始与自己的感情发生联系,并对异性产生了了一种幼稚的感情。其实这只是孩子比较强烈地热爱与他们接近的人,当他们开始对别的孩子的身体感兴趣时,也就会产生看一看,摸一摸的欲望,其实这是幼儿的性意识早期发展过程的一个自然阶段,所有正常的孩子都在一定程度会有这个过程。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合情合理地对待这种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懂得的知识越多,这种现象就会逐渐减少并消失。
所以当“ ……此处隐藏3560个字……们:“孩子先天体质弱,如果不吃就别管了,一天不吃东西也没事的。”面对这样的孩子小琴妈妈也没辙了,可是孩子一天不吃东西怎么能行呢?于是在孩子用餐前,我总会刻意的教孩子们念一些关于吃饭的儿歌。如:“大米饭,鸡蛋汤,菜花,肉块喷喷香,我来扮只大老虎,啊呜啊呜全吃光。”在用餐时,我又鼓励孩子们学一学大老虎,张大嘴巴吃饭。孩子们纷纷学大老虎吃饭,一个个嘴巴张地大大的,有的还比比谁的嘴巴大……
在这样的氛围中,小琴的注意力已经被转移,她感兴趣的`是模仿大老虎的嘴巴,而不是吃饭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天吃饭前,接到小琴妈妈的电话,她很激动地说,孩子在家里尽然大口地吃饭,嘴里还在念着儿歌……我的嘴角也偷偷的翘起来。
对待孩子,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关心,特别的爱。唯有爱,才能点亮心灵的灯盏。老师不但是塑造孩子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一把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钥匙,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爱的阳光,感受教育的幸福和完整。
幼儿教育随笔11在我们班的每次绘画活动之后,总有一些幼儿将自己的彩笔帽子张冠李戴,或摘下笔帽随手扔在一边,等到活动结束以后,收拾用具时,就将“光头”的彩笔放到彩笔盒里,这样我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是拾到一些无人要的彩笔帽,时间一长,失去帽子的'彩笔就因为水分蒸发而干掉,也就画不出颜色了。为了避免事情的再一次发生,我决定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个使人头疼的问题。
我安排了一次让幼儿画“帽子”的教育活动,我先不让幼儿戴帽子到户外去散步,刚一出门,有的幼儿就说:“不戴帽子”头有点冷了。”于是我说:“不戴帽子,你们觉得冷了,可咱们班还有许多小朋友把自己的彩笔帽子给弄丢了,它们也很冷呀!”回到教室以后,我叫起了那几位平时总是爱把彩笔帽丢到地上的小朋友,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到户外的感受。他们都说,因为没戴帽子,所以感觉头有点冷。我就告诉他们,因为室外温度低,没有戴帽子热气被蒸发了,所以头有点冷了。如果丢了彩笔的帽子,笔头的水分被蒸发掉了,就画不出颜色来了,我又请小朋友把自己彩笔盒里“光头”的彩笔拿出来在纸上画一画,看结果会怎样。这一下小朋友恍然大悟了。它们在纸上画来画去,都说颜色干了画不出来。我接着说以后再也不能让他们光着头了。我又把孩子们“光头”的彩笔给灌上了颜色,又说,老师这里拾到了许多彩笔帽,你们现在把笔帽领回去,给那些“光头”朋友戴上,以后再也不能让他们光着头了,就让它们永远成为你们的朋友。孩子们都说记住了,便又兴致勃勃地画起了各种各样的意愿画“帽子”。
从此以后,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渐渐的养成了画完画后就随手给彩笔戴上帽子的好习惯,丢彩笔帽的现象也就随之渐渐消失了。
幼儿教育随笔12我班集体中总有几个特别淘气的孩子,刘成旭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名成成,为此我没有少操心。但是有一天,涛涛的一句话引起我的反思;“老师你怎么那么喜欢成成”?回想起来,我天天都在成成的左右,不时地提醒,或给予帮助,让他守纪律;游戏时,我常常为预防成成的“破坏”而在他的旁边陪伴他;晨间活动时,为了防止成成干扰别的小朋友,我常常牵着他的手一起玩;集体活动时为了保证活动有效开展,他的座位总是靠我最近。
真没想到,我的这“良苦用心”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我“偏爱成成”的印象。而成成可能会认为正是老师喜欢他和特别关注他的一种表现,而促使他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优越感。在以后的几天里,我终于放手了。让成成回的集体,在集体中改正自己的行为。慢慢地,成成理解并接受了老师的要求,通过表扬鼓励,懂得接受常规,遵守纪律,遵守行为规则,其他孩子也没再问类似的问题了。
幼儿教育随笔13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也不喜欢邋遢且又结巴的外地孩子志强,甚至有些厌恶,可是有一天让我改变了看法。
这天卫生大扫除,擦灯棍,太高了,桌子上放把大椅子试了试,不行,还需再加把小椅子,站在大椅子上我就有点害怕,在站在小椅子上……我开始后悔了,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摆这架势了,唉,硬着头皮上吧,我颤巍巍的爬上去,感觉身体不自主的有些晃动,这时只听见下面有个声音“加……油”我一看是志强,当我鼓足勇气站起来时又听到“老……老师,加……加油”我心里热乎乎的,再也没先前那么害怕了,并很快站直擦起了灯棍,在志强的带动下,班里的`小朋友一起喊起了“老师,加油”,直到我顺利擦完灯棍爬下来时,孩子们欢呼的拍起了小手。
志强的举动打动了我,完全改变了我对他的认识和态度,他也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也有一种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怀,更有着可贵的细心与人亲近的感情,让我们摆正心态,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吧,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同等的爱。
幼儿教育随笔14记得刚入园那周,刘欣蕊这个性格开朗,能歌善舞的小朋友,因为家长过分溺爱,使她总是舍不得妈妈离开。一天,妈妈送她来园后,还是不让妈妈离开,可妈妈总不能老是陪读吧。妈妈硬着头皮走了,她却坐在院中不停地哭,不肯到教室,我想光靠“哄”不是办法,“哄”好了这个还有“那个”,于是,我便采取冷处理,不理她,回到教室,我便根据她的爱好讲起课来:“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我边教小朋友儿歌边做动作,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她在院中感到了“寂寞”开始慢慢地向教室移动,先是门旁,后时门里,再是融入到小朋友中间,开始发挥她的“特长”跳了起来,从此她再也不用妈妈“陪读”了。那时我想,这个可爱的孩子很可能会成为我们园中的“舞蹈皇后”。的确在我们“三校一园”联合举办的元旦文艺汇演中她脱颖而出,被评为舞蹈皇后。但愿她在我们园中健康成长,快乐游戏。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让我们的'孩子由“哭声”变成“笑声”,让我们这所新建的幼儿园独具特色,永放光彩,让我们的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县的前列。
幼儿教育随笔1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欲望,为每一个幼儿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创设愉悦、宽松的活动平台,让幼儿在这种活动平台上引发情感的共鸣,使幼儿树立运用语言交流的'自信心,能够促使幼儿乐于说、敢于做,发自内心去表述、去交流。还要引导幼儿把要说的话讲清楚、完整、生动、贴切。
这也要求教师在活动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表达,让幼儿在表达交流中充分运用语言,使幼儿在运用语言表达时真正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如大班《春天的节日》中“我给大家拜个年”时,教师先引导幼儿,说一句拜年的话,启发幼儿在小组里与同伴相互拜年,互相说一句祝福的话。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给教师、小同伴拜年?哪些祝福的话适合向教师说,而哪些祝福向小朋友说?并分小组讨论:①各自说一说拜年时遇到的趣事、体会。②谈论人们是怎样过年的?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
幼儿在这种热烈、融洽、宽松的氛围里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充分运用语言来表述自己对拜年的看法与体会,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体验分享了拜年的快乐,同时也养成了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树立了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自信心,激发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