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育随笔1我是安徽省的一家乡镇民办幼儿园园长,从事幼儿教育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我想关于幼儿教育有关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关于场地。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只要幼儿园场地环境舒适、安全、够用即可。目前,各界都在提倡共建节约型社会,在幼儿园的建设上,我想也应该本着节约的原则。有的地方政府领导一听说国家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也不管辖内有多少所幼儿园,立马宣布要建**所标准化幼儿园。也许他们的心里算的是另外一本帐。我现在担心的是幼儿园的重复建设会走义务教育的`老路。在国家大力发展义务教育的时候,政府斥巨资建了多少幢气派、舒适的教学楼,可以说,这是一哄而上的结果,这其中,又有多少钱落入了个人腰包。要知道,公家花50万盖的教学楼,在私人只需30万左右,并且质量远比公家过硬。或许有人会说,现在好多政府盖的教学楼空着,那是各村小合并的结果,因为小孩少了。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这是在给自己找借口。看看县城那些民办学校个个生源爆满,有的孩子家长为了想进一所好的学校,不惜拉关系,送礼。而为什么我们各村小气派舒适的教学楼几乎都是闲置的,还不是老师不负责,导致教学质量不如人的结果吗?学生是有的,只不过挤破头都去找好的学校去了。
其实,好多干得时间长久的民办幼儿园,他们群众基础好,信誉度高,国家只要稍加扶持,他们便会如鱼得水,如沐春风。比如,民办园在征地上就非常难。现在有的农民非常难缠,在征地青苗费上狮子大开口,有时两棵树都要几千元,更不用讲别的了。
二,关于幼儿教师。通过这十几年的实践,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这儿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太低,而且不能吃苦耐劳,往往打一枪换个地方,流动性太大。与此同时,有好多热爱幼教事业的中专生,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生,她们爱孩子,爱到在放假和小朋友说再见时,都难过得掉下了眼泪。她们是另外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孩子打开一片清新的绿洲。她们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很强,始终站在幼教第一线;她们有较强的上进心和钻研精神,在保育和教育上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做出自己的奉献,渴盼自己的劳动能得到社会认可。我认为,对于这么一个幼教群体,凭着她们对幼儿教育的高度热情,对幼教事业的无限忠诚,国家只要对她们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她们肯定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多同志将会做得比专业幼师更好,而有关部门不必千篇一律,只要提到幼儿园教师,就必须而且一定是幼儿师范学校的幼师生。
麻雀之声,叽喳的虽不是大道理,但却反映了当下一些地方存在的情况和态度。我表拙见吐露心声,当然,阅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幼儿教育随笔2阳阳已是一名中班的孩子,不管是谁来送他来幼儿园,眼睛里总是噙着泪花,手中总是放不下自己穿过的衣服。天气暖了,他还是把棉袄抱在怀中。他的妈妈苦恼地对我说:“老师,你看阳阳到现在总是穿着棉袄多叫人笑话,阳阳最听你的话,你让他把衣服留下吧,”。听了家长的话,我一面说着好话,一面鼓励阳阳放下衣服。开始几次不管用,连我也说服不了了,没办法,只好由着他拿着自己的衣服。
记得他刚上幼儿园时根本就不想待在幼儿园,每次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又哭又闹,说自己的衣服忘了拿来,死活不肯进去。如果奶奶能陪伴在旁边拿着他的衣服,就不哭不闹,还能愉快地玩,但不时看看奶奶是否还在。假如发现奶奶不在了,便立即哭喊起来。在我的劝说下奶奶回家了,阳阳就一直哭喊着要奶奶、要自己的衣服。如果奶奶回家了,衣服必须留下,如果不留衣服就不和小朋友接触,跟他说话他根本不予理会。在他心里,只有奶奶和衣服最好最亲,别的都不需要,这种情况持续接近半年。
据他奶奶反映:阳阳过分地依恋奶奶,整日只想和奶奶在一起,不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接触,导致孩子孤立的性格,长此下去很难与其他孩子交往,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甚至害怕!
了解到这些后,我便尽量多和阳阳说说话。了解了阳阳的想法,为了让阳阳感受到像奶奶一样的'关心爱护,多给阳阳一些鼓励,多摸摸他的头,给他微笑,上课多提问他,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 同时也招呼小朋友关心他,与他聊天,与他友好地交往。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丰富他的生活内容,愉悦身心,逐渐分散他对衣服的思恋,使他渐渐融入班级,提高与同伴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减轻他对家人的依恋。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阳阳慢慢地改变过来,他越来越勇敢,越来越开朗,能主动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也不找自己的衣服了。
幼儿教育随笔3王亦博是我们班很“厉害”又很有个性的一个男孩子,长得虎头虎脑,高高大大,平日里总是不断地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还经常打人。是班里出了名的“调皮王”。
今天区域活动时,王亦博提出想去建筑区玩。说心里话,王亦博去建筑区我真的不放心,建筑区里男孩子多,大大小小的积木又厚又硬,万一王亦博犯起脾气来后果不堪设想。但转念一想,王亦博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找到适宜的解决同伴之间矛盾的方法,如果他没有机会和同伴一起游戏,又怎么能够学会呢?现在不正是一个帮助他的机会吗?
于是我先把我的担心告诉了他:“你想和大家一起搭积木,我很高兴。但是我担心如果你的主意大家没有同意,或是你搭的积木被别人碰坏了,你会不高兴,会打小朋友,那就太危险了。”听了我的'想法,王亦博似乎悟出了什么,他用恳求的语气对我说:“我今天不打人,行吗?”孩子的表情既诚恳又有几分怯弱,好像就怕老师不相信自己的承诺。“那咱俩约好,你今天不打人,一定要说话算数。”王亦博认真地点点头,高兴地去了建筑区。我留心观察着王亦博,他和同伴相处得很愉快,玩得很开心、很投入。游戏后,大家开始对今天的游戏情况进行小结,轮到建筑区时,王亦博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今天游戏时和大家玩得很高兴,我没打人。”“那小朋友喜欢和你玩吗?”“喜欢呀!齐齐和我一起搭了一个鸟巢呢!”“原来不打人也能和大家玩得很开心。”我及时总结,他使劲地点点头。
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一味的说教并不见得有效,亲身的体验才会让孩子有切实的感受。这次的愉快体验对王亦博触动很大,在后来的活动中我发现王亦博渐渐变了,他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开始试着友好地和大家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帮助、引导他运用适宜的方法来处理问题,每做了一件友好的事,都会和我有一个目光交流,我也都会及时地给予他一个肯定、鼓励的眼神。
王亦博变了,看着王亦博友好、愉快地和同伴相处,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幼儿教育随笔4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强调了6岁前教育的重要 ……此处隐藏3069个字……物!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跟你爹一样!
责难——叫你不要做,你还要做,真是不可救药!
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还敢顶嘴!
威胁——你再不学好,妈妈就不爱你了!滚出去!
央求——我求你看一会英语吧,儿子!
贿赂——只要你这次考100分,我就给你100块零花钱。
挖苦——洗碗,你就打碗,真行,以后还要做大事,做梦去吧!
这些词语是那些热心的家长经常用的话。这样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会把事情弄僵,更会把孩子的不良行为放大,致于不可救药。
2.过分严厉,使孩子不敢负责,怕失败,怕惩罚
当我们过分严厉,并且出了错误后对孩子进行各种惩罚。
“你必须把车开出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次理必须考90分以上,否则就别再进这个家!”
“你要是考不上大学,妈妈就不活了!”
最后,当我们过分严厉,孩子不敢负责任了,因为他感觉负不起责任。
幼儿教育随笔11在一次意愿画活动中,一副充满创意的画在淘淘的笔下显现了出来:大吊车的`吊钩勾着一个小女孩的辫子,小女孩在腾空舞蹈。我请淘淘介绍一下,他说:一个小女孩想在天上跳舞,就让大吊车的吊钩勾住了她的辫子,把她吊起来,她很快乐,就在天上跳舞了。
我觉的淘淘的想象力很丰富,表扬了他。
但淘淘悄悄告诉我:老师,你可千万别告诉我妈妈,她总是批评我乱想乱画,不喜欢我这样画。我点了点头,并与他拉了勾。
我们的小朋友及时这样的:春天让他们花柳树,他在树上画满了花朵;教他画汽车,他就在车上画上两个翅膀,还说要是遇到堵车了,按下电钮让车飞过去。
幼儿教育随笔12幼儿园的孩子在一起经常为一些小事打打闹闹、磕磕碰碰,我们作老师的时常为他们的争吵、打闹,
大伤脑筋。其实,他们之间适当的争吵、打闹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的年龄决定了这一切会不断发生,但吵的`太厉害、太频繁了,那就属于不正常。他们不会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只能这样,老师对孩子要加以制止、教育或适当的批评,但有时处理起来总觉得方法还有些欠缺。在业余时间,我从幼教刊物上看到了一篇题目为《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战争”》一文,摘抄其中的重点内容,与大家一起借鉴,运用到教学中去。
处理儿童间的争吵可以尝试用下面的几种方法:
1、将彼此隔离。
2、合理控制时间。
3、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
4、尽可能冷处理孩子的告状。
5、让争吵的孩子宣泄怒气。
6、让争吵的孩子相对而坐。
7、制定相应规则。
幼儿教育随笔13一、多和幼儿交谈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最喜欢鹦鹉学舌。我有意识培养幼儿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于。为吸引幼儿安静地倾听,在与幼儿交谈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
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幼儿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这样不仅使幼儿能听清准确的发音同学能看清发音的口型,便于幼儿模仿。
二、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都喜欢听故事,让幼儿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并一页地讲,让幼儿边看边听。
还可让幼儿听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儿歌磁带等,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古老宫殿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听。
现在的幼儿看得多,也最喜欢看的是电视卡通片故事。可抓住时机与幼儿交流:“你听到了什么?”
有的幼儿漏看了一集或一部分,就可及时向幼儿转述,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多表扬鼓励
幼儿对鼓励很敏感。家长老师的称赞和表扬对幼儿来说,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自信心的动力,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幼儿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
只要幼儿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就可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中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以后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幼儿教育随笔14那天早上,涵涵很不高兴地来到了幼儿园,她妈妈说,今天早上她就不想来幼儿园,说老师没有表扬她。我很吃惊地问:“涵涵,是这样吗?老师什么时候没有表扬你?”涵涵始终不好意思说,而且把头埋地低低的,我又在回想昨天的情形,也没想到哪个地方做得不好,这时涵涵妈妈说:“就是昨天画画的时候,您表扬了别人……”听了涵涵妈妈的话,我的头嗡地一下,飞快地回忆着昨天的每个细节,心里很是羞愧,为了表示歉意,我赶快摸一摸涵涵的头,并给予她“补充”的表扬。
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可我心中还是感到很愧疚,涵涵平时很乖巧,温和、安静又懂事,也很少告状,从不给老师惹麻烦,而我表扬的飞飞相对来说就比较淘气,在绘画能力上稍差一些。那天他们一起交绘画作品,我发现飞飞画的作品与以前相比进步特别大,就很好地表扬了他,鼓励他以后继续加油,而涵涵的画总是那么好,所以我就没有评价,因为作为老师,我有这方面的体会:为了维护集体正常的秩序,使活动取得较好效果,会常常为了那些行为问题较突出的孩子费尽心机,以求得他的转变和进步,但往往忽视了那些安静的、让人省心的`孩子。
但是在孩子心里,就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不关注他,所以上幼儿园都不开心,心里压力大。这些像涵涵一样“省心”的孩子,使我忽略了他们向我传达的“请你关注我”的信息。当我认识到这一点后,我每天都会有针对性地记录一些孩子的情况,并及时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激励和赏识。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反思一下很少关注或者忽视了哪些孩子,及时进步补救。
只有关注每一个孩子,才能发现、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发展需要,才能使每个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幼儿教育随笔15老师的收获
李德毅小朋友是一个弱智的孩子,说实话带这样的孩子太累,你走到哪里就要把他带到哪里,有时候,去趟厕所不带他也会扯起嗓门哇哇大哭,哭的人心烦意乱。有很多次,想让家长把他带回家,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看到同龄的孩子都在幼儿园,他也和其他孩子一样需要教育,让我不忍心赶他走。
有一次,下课时间到了,我让小朋友下课休息,有几个小朋友跑到我面前跟我说:“老师我要小便。”他站到我面前,突然也说了声“老师,小便。”虽然吐字不是那么清楚,但我完全可以听得清。我高兴得把他抱起来“德毅,你说什么?”可能是害羞的原因,他没有再说什么。以后的'时间里,我经常听到他说一些简短的句子。刚入园时,他一个字都不会说,短短几个月,他学会了说话。
面对这个孩子的现状,你还有什么辛苦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