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小数和分数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后面会学习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或少百分之几等百分数的相关运算,故而本节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阶段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都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具备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所以根据学生情况,我会使用更加带有启发性的方式教学,鼓励学生开放思路,并对其加以正确的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书写的过程,提高观察能力,提升数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养成爱思考的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法、写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通过一家人某一年的恩格尔系数表,讲解恩格尔系数的作用,并利用大屏幕展示其中的百分数,请学生观察这些数字。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知不知道这些数字的含义?从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顺势引出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教材先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再结合实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最后教学百分数的读写,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比较。教材对于百分数的编排,不仅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还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准备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这为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完成对百分数意义的自我构建打下了基础。
2、生活经验上,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对百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准确解释百分数的意义。
3、学习能力上,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看书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情况的考虑,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学习知识时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在增进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杯不同浓度的盐水和当堂检测纸
学具: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让学生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亲身经历“认识——完善——理解——应用”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我将采用先学后教、问题引领、总结提升的方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结合我校关于“主体教育视野下课堂开放有效的研究”,按照“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分享信息,引出课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开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百分数,引导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顺势引出课题: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板书:百分数)
(二)切身体验,感受特点
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注重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这个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品尝、比较盐水的咸度,感受百分数易于比较的特点。
“同学们,咱们安阳市正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健康生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专家建议: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淡盐水,可以达到清洗肠胃、杀菌、防感冒的作用。我这里有三杯盐水,想请三位同学来品尝一下。”由于三杯盐水的含盐率不一样,三个学生的表情变化也会不一样,特别是喝含盐率较高盐水的两个学生,可能会有特别大的表情变化。这时问学生:“为什么都是盐水,三个人的表情不一样呢?”学生可能会说是浓度不一样。这时我呈现三杯盐水含盐率表格。
盐水编号含盐率
1号5%
2号3.5%
3号0.9%
问学生:“你知道几号盐水最咸吗?”学生肯定会说是1号,因为1号的含盐率最高,所以最咸。“看来,由于百分数分母都是100,可以很快的比较出大小,也难怪人们这么喜欢它了。注意:我们早上喝的盐水含盐 ……此处隐藏20499个字……等和谐、活跃的课堂学习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在群体中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有利于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内化为表象,形成思维。] {在第二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他们熟悉的生活素材和已经具备的分数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自主互助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既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第三个环节:巩固基础,拓展提高。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第一个活动:明辨是非。在这里出示一组基础判断题,考查学生关于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的掌握情况。
活动二:我是设计师。这是一个拓展活动。发给每位学生已标明百分数的方格纸,让他们用涂色的方式设计出喜欢的图案。活动三:看信息、谈想法。在这里我展示多条有关耕地面积、环保调查、水资源状况等方面的含有百分数的信息。让学生说一说想法。
[在这个环节,练习题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趣味性、和发展性,让学生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又拓展了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本课时,根据理念的把握,我力求突出下面几点:
1、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助学习。
2、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培养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进行决策分析的能力,强化他们的爱国意识、环保意识、健康意识等。
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5说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分析、比较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难点:理解解法二,即为把单位“1”的量看作100%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说教学准备:
相关复习题及视频展示台。
说设计思路:
1、主线: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探讨解法归纳总结巩固应用
小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互化例1、模拟解答例1关键句子的专项练习
由中心句说单位“1“的量及例2合作交流重点探讨第二种以突破难点
数量关系。解法(单位“1”的量对比练习
复习题为100%)
改变问题练习
完成作业提高练习
2、呈现方式:
问题探讨归纳应用生活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0.2、0.15、化成百分数。
2、填空:
(1)三好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这句中的.单位“1”的量是()
数量关系式是()÷()=。
(2)火车的速度比小汽车快,这句把()作为单位“1”的量,数量关系是()÷()=,也可以写成[()—()]÷()=,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即()÷()—1=。
3、做复习题。(口答)
[复习题1帮助学生回忆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
复习2帮助学生回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向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迁移,为发展学生模拟思维能力作了铺垫。其中后半部分的设计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复习3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新授:
1、例1
(1)将复习题3中的问题改为“三好学生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后由教师总结:用三好学生人数除以六年级人数,再把结果化成百分数。
[例1难度小,学生已会的不要讲,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放手让学生去做,并共同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模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2)完成第97页的练一练1。
2、出示例2
(1)读题,弄清题意;
(2)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先画什么?为什么?找单位“1”的量及对应的数量。
原计划造林
16公顷
实际造林
20公顷实际比计划多的
(3)结合线段图,从问题出发,求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怎样想?
(主要由学生根据已学过的解分数应用题的思维规律和分析思路,从抓关键句子入手加以分析,独立解答。)
(4)还可以怎样列式?(难点)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教法,可以根据复习题2的第2题,加以类比,找出理论依据:乘法分配律。
学生看书,说明这样列式的理由。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100%(1)
看书第97页,说明为什么可以把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00%来列式?
[这一部分是这节课的难点,教师应让学生在复习题作铺垫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合作交流,丰富学习的经验和策略,使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过程中达到共识,从而突破难点。]
3、将例2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1)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这道题,并说出分析思考的过程。
(2)比较观察:这两道题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结果也不相同。这里培养了学生比较的能力。)
[1可以检测学生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情况,2通过比较,讨论合作得出解这一类型题目的方法,使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突出了重点。]
4、完成第97页的练一练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98页的对比练习。(说思考过程)
2、完成第98页第3题。
板演,说出思考过程,分析对比,说出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四、总结: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交流反思,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于百分数应用题,你还想学哪些知识?
五、完成作业:
第98页2、4
六、你能正确地解答下面的题目吗?
1、姜堰市某小学改造办公楼,实际投资18万元,比原计划节约投资2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2、搜集你身边的数据,编一道反映实际情况的百分数应用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将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同时通过编题,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激发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