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第二课时。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上,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
教学对象分析: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学生平时讨论得较多的话题。通过一年多对生物的学习,学生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口头表达、与人合作等的能力大大加强,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及分析:
知识目标: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的动植物。
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关注一项珍惜动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其他行动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参与一种珍稀生物的辩论和协商活动,锻炼学生接近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增强和完善学生法制观念,弘扬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关“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活动情况。
教学难点:
“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教学组织。
教学策略:
多媒体演示观察法、分析归纳法和艺术表演方式相结合。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制作关于生物种类减少和濒临灭绝的宣传片。
2.将学生分为四组,推选代表,收集“白头叶猴”的背景资料,选出代表,准备好辩论提纲。指导学生分组准备“角色扮演”的材料。
3.准备多媒体课件。
4.搜集保护生物多样性具体措施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 回顾导入:学生观看学生自制的濒危灭绝动物的宣传短片(背景歌曲《熊猫咪咪》),
创设情景,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思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提问:要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二、 新课学习: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或上黑板写(同一小组成员可补充)
(2) 教师总结。幻灯片出示五种措施。
(3) 教师对各种措施进行点评,特别注意指出:
a、 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互为补充。(前者保护珍稀生物,后者保护濒危生物)
b、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实施要有两个要求:
熟悉法律和政策(学生自己看书找到相关法律,记住名称)
要有较好的生物学知识(插入技能训练:根据鸟足判断是否是野生,是否
违法.采用学生讨论,教师点评的方法)
c、生物宣传和教育措施已经渗透到教育、生活的各个领域。(展示学生生物保
护宣传作品,动画《一个真实的故事》)
d、相关的科学研究的例子: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
(1) 提问: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2) 播放相关影片,学生就问题从影片中找寻答案。
(3) 就以上几个问题测试进行填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将要识记部分掌握。
(4) 介绍广东省的自然保护区。
3、角色扮演: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
(1) 播放影片,提出问题: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人民的利益相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
(2) 以白头叶猴事件为例,全班四组各派一人分别扮演白头叶猴、农民、政府负责人、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辩论和协商让人和猴和谐发展的方法。
(3) 学生、教师点评。
三、总结、情感升华
播放学生制作的短片,从不同的侧面提醒大家,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地球,呼吁从现在起,从每一位同学出发,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保护地球。
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2一、 教学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生物课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学基本知识,还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课上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等形式,使学生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在他们参与社会时,才能够对某些社会问题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并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
二、教材分析
就本册第六单元知识整体来分析,前两章为本章内容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学生学习生物的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上,通过一个具体事例──“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使学生联系家乡实际,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又涉及到诸多因素,八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还有限,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分析白头叶猴面临生存危机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
2.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案,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和民主思想;
(2)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及各种关系,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的'活动,使学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进一步增强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祖国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付诸于行动上。
(2)健全法制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全球合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3)通过展示科学家研究白头叶猴的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一般科学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此处隐藏7355个字……越平衡。地球上真正丰富多彩的就是它的多样性,如果只剩下人了,人也生存不下去了。尽管各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地球生物物种还是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生活的环境。而环境污染也是儿童健康的杀手,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环境。
(板书:保护环境)
8.出示图片及文字: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出示“中国环境保护徽”图片及文字: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20xx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带来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良性转变,从而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出示图片及文字:“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标志,简称CITES。在1975年时正式执行的一份国际协约。这份协约的目的主要是透过对野生动植物出口与进口限制,确保野生动物与植物的国际交易行为不会危害到物种本身的延续。由于这份公约是在美国的华盛顿市签署的,因此又常被简单称呼为华盛顿公约。
9.出示图片及文字:最“香甜”的毁灭。你爱吃巧克力吗?小心,也许你正在“吃”掉热带雨林!棕榈油是几乎一半食品里添加的物质。全球对棕榈油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给油棕种植让地,就需要砍伐森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就有超过8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被毁灭!原本生活在雨林里的猩猩、云豹、太阳熊也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10.思考:老鼠、蚊子、苍蝇等有害动物对人类有害,我们能把它们彻底消灭吗?
出示:鼠、蚊、蝇等对人类和部分动物有害,但他们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尽管这些动物对人类直接有害,但不应该完全消灭它们,而应该是控制其发展,使之维持在一定数量。
出示: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11.出示: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独特的价值不可替代。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它们。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和它们一起营造我们共同的家园,让它们更好的造福于我们人类。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从我做起!
12.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你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写一份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的倡议书。
其实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实际上都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贡献。 (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出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倡议书同学们:
面对已经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也许有人认为,这些离我们很遥远,而且凭一个人的力量也无法改变全世界的环境问题,可如果人人都不去做,那么,解决环境问题将成为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为此,我们向全体老师和同学们提出如下倡议:
1.保护好学校的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刻乱画,不制造噪音。 2.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爱护花草树木。 3.节约用纸、用水、用电,节约各类资源。 4.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 5.回收废纸等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 6.不捕捉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7.加强宣传,使更多人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8.出示图片及文字:一个小女孩,把大象视为哥哥、和狒狒相伴、与鸵鸟共舞、小狮子吮吸着她的拇指睡得很香??这不是童话,这是全球畅销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充满野性爱心的书为我们讲述了法国小姑娘蒂皮和非洲野生动物交朋友的真实故事。作者小蒂皮致书中国小朋友希望共同保护我们的星球。
推荐同学们阅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相信同学们会和她一样爱护、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
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9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由美国野生生物学家和保育学家雷蒙德(Ramond.F.Dasman)1968年在其通俗读物《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度》(A different kind of country)一书中首先使用的,是Biology和Diversity的组合,即Biological diversity。此后的十多年,这个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直到上世纪80年代,“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的缩写形式由罗森(W.G.Rosen)在1985年第一次使用,并于1986年第一次出现在公开出版物上,由此“生物多样性”才在科学和环境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
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
(2)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食物、水和呼吸的空气),保护人类免受自然灾害和疾病之苦(如,调节气候、洪水和病虫害)。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3)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国内食品国际食品食品科技聚焦企业食品安全饮食健康展会报道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