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网络学习?认识一些未来的网络学习方式。
2、初步掌握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网络学习的操作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确立自己的学习主题。
难点:在网络学习中克服网络中其它因素的干扰。
教学媒体:
课件、网络及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入新知
课前活动……开课:
师:同学们,一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终于到来了,请同学们各就各位,调整好你的计算机,并退出所有的应用程序,回到桌面,电子教室马上开启了。
好,闲话少谈,马上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了。
[老师开启电子教室,画面停在课件即将播放的视频首祯画面上]
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师生同观这个视频](3′)
师:有谁看过这个视频吗?(或有谁没有看过这段视频的?)……它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知识内容?请发表你的说说,名额有限的啊。……谁来抢这个沙发。
师:[如果不活跃]老师先来抢个沙发坐坐:“这是我国神舟十号发射成功时宇航员在太空授课的现场视频片段”、“中央电视台地面授课现场”等。
生1、……。
生2、……。
师:是不是又换醒了你一段往日的记忆啊。
师:实质上刚才我们跟着视频播放的过程,经历了另一类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本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体验的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的学习模式――网络学习。
[课件展示课题: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华中科技大学出版,湖北省中小学地方教材《信息技术与网络――多媒体技术》九年级下第五课第29页])
当今,网络已经参透到工作和学习的各个阶段中。在网上学习正成为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并且这种学习方式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它是我们未来学习的主要方式。作为时代浪潮儿,我们行动了吗?
那么,我们心目中的网络学习是怎样的呢?
同学们是不是很想来试一试呢?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知识点选择一个学习主题。
如果你有学习主题,请直接打开并学习。
如果你没有学习主题,请选择某个喜好主题并学习之。
时间3分钟,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倒计时开始。
……
好,时间到。现在不管你做的怎样,请大家停止操作,保持当前窗口,不要关闭当前窗口就行。
二、师生互动破解新知()
我们先不讨论同学们学习的什么主题,先来认识一个概念:
什么是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
为了进一步了解它的含义,我们再来看一段网络学习的视频案例,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翻转课堂。(3′)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并说说它与传统课堂学习的异同点。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老师提示学生并反复回放某些片段,便于学生小结,小结的大概内容如下:)
翻转课堂是实现网络学习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目前正向全国扩展。
[翻转课堂:先将知识点讲解的视频录下来放到网上,然后学生在网上学习并将不懂的内容记下来或写到网络交流区(或网络日记),来校后有目的的教与学,同时老师也根据学生的反馈,老师教学方式也在调整。]
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相比的优缺点:
优点:
1、方便。只要有空,就可以上网学习,不怕“老师”没空。时间安排灵活,同时还能将时间化整为零。
2、省时。免去了来回奔波于各辅导班或学校的时间,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
3、可反复学习。如在学校遇到暂时掌握不了的知识点,可以重新学、反复学。还可以随时提出问题、直到弄懂为止。
缺点:1、网络上有很多吸引人的东西,比如聊天、玩游戏等,容易让人分心。一个自制能力不强的学习者很难抵挡诱惑。
2、影响视力。因为眼睛整天盯着计算机屏幕,会让人有疲劳的感觉。网络学习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不利于健康。
3、网络学习是虚拟的,在学习时看不见周围的同学,因此也无法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同时还缺少同学之间互相激励与竞争的氛围。
(尽管如此,网络学习还是以它自身的诸多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
三、实践体验感知新知
下面我们再回来看看同学们的学习主题。(根据学生窗口呈现的内容归类分析:)
1、在网上看过电影吗?有经常看的吗?[因为我喜欢]
2、听音乐、听英语录音。走在路上,带着耳机听。[我时尚]
3、玩游戏。[我爱好,我沉迷]
4、百度找答案。[我任性,老师,我不听讲也能正确完成作业了]
5、看讲座。[我不自控,我孤单,看一会就做自己的私活]
……
[统计人数,能成功进入主题的应该很少]
你们觉得这样的网络学习有效果吗?
你知道你的网络学习无效果的原因在哪呢?下面我们对应着找一下原因:
根据当时学生具体的活动情况分析学习动机:
(通过电子教室让学生自已演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对号分析。)
(1、学习目的主次不分: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并不多,大多数时间是在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在学习的时间里多数学生在查资料的同时利用网络聊天、听音乐、玩游戏、看电影、随意浏览、下载各种信息等没有主次之,耗时耗力。如:XXX;[自我控制]
2、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在网络学习时缺乏自我控制而导致分心的现象。对网络学习内容没有好奇心及求知欲望。如:YYY;
3、学生的学习自控力较差:因无人监督,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不能坚持学习。
4、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与动机不纯:迫于外界的压力和要求成为一种课业负担。
5、学生的学习情绪不稳定:网络学习的宽松自由性致使学生情绪的波动较大。
6、学生的学习习惯未养成:在网络学习中遇到不懂或不理解的内容也不自觉的去查询,以内容感兴趣与否确定是否点击进入。如:游戏类,这些与学生学习无关等。)
要养成有意识的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请同学们看老师正在学习的一个主题活动教程。
实例课程:初中数学入门:同类项、实数和圆周角定理(非诚勿扰)< ……此处隐藏18755个字……p>
合理地对文档的文字格式进行修饰,使之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四、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以操作为手段,以发现为宗旨,以感悟为目的。
五、教学方法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本节课采用以任务
驱动法为主,以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演示和指导,控制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上机练习,结合“任务”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六、课型
新授课
七、教学资源
1、自制PowerPoint演示课件。
2、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
3、联想“传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出示三幅内容完全一致的word文档:
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文档;
经过适当修饰的文档
修饰过当的文档
让学生说一说哪篇文档格式更好,并说出理由。
观察、分析三幅文档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出对文档进行修饰是必要的,但应该合理的进行修饰。
精彩之处:我们平常的设计只考虑到了美化前后对比,但他提出了“修饰过当的文档”的对比;其次,他这里导入设计采用了一个对藏头诗的美化,不仅让学生见识了什么叫藏头诗,也突出了美化对文字(信息)的重要作用。因忘记了没有拍照没有照片提供给大家:
二、观察分析引出新知
课件出示:
只保留前两幅文档,请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它们的主要区别。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出二者主要区别在文字格式方面,引出本节新知。
就文字格式的基本设置(字体、字号、字形等)请会的同学演示给大家看。
教师就操作要点进行强调(如先选中后操作的原则)
精彩之处:这里老师并没有直接做强调,通过一个教师的故意失误,来让学生说出问什么。:
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仔细的观察,同时与同伴进行交流并踊跃发言说出二者的主要区别。
学生上台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说)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为后面的上机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第二次比较让学生明确文档修饰的主要思路:可先从文字格式入手进行修饰和美化。
考虑到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类似的操作,同时也兼顾到所有同学,让已经会的同学来当小老师演示,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让学生来教学生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动手操作运用知识
课件出示任务一:做一做:
让学生对一篇文档的文字格式进行简单的修饰。
教师巡视指导,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
在学生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课件出示任务二:试一试:
把标题设成空心文字。(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89页————90页的“学着做”)
教师巡视指导,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要特别关注基础较弱的同学,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增强他们学习这门课的信心。
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请同学演示文字特殊效果的设置方法。
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
遗憾:在这里老师没有及时的给学生的制作做一个点评、引导:提醒学生在文字修饰中要避免的一些问题,另外在实际听课过程中感觉这里有点乱。:
课件出示任务三:
精彩之处:这里并没有简单的出示一个任务,而是先亮出奥运5福娃的一个照片后才提出一个关于它们介绍的美化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有对5福娃更多的感性认识。而且后来的学生作品也充分证明了这点:
此任务是一个综合性任务,融合了前面所学的知识点,任务的设计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实际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积极参与学生的交流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任务一,并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展示。
学生看书并动手完成任务二(同位同学可以互相交流,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学生演示,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操作。(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巩固所学新知,并对文字格式的基本修饰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目的: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信息技术课也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里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去学习,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来,不仅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便于及时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综合性任务的`设置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同学的学习需要。
四、作品评价
教师收集部分学生的作品,请学生发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教师给予点评,对学生的“亮点”要给予充分表扬,对不当之处要及时纠正。学生提交作品,并对作品进行介绍和自评。
其他同学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此环节较为开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精彩之处:他在做学生作品点评时,对一个女学生运用吉祥物颜色(蕴含五环颜色)修饰文章中吉祥物名字的及时发现并作了点评。:
五、归纳小结
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谈一谈你的体会和收获。
教师适当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课外拓展
课件出示:
文字格式的修饰使得我们的文档更加美观了,但似乎还缺点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其在段落设置上的缺陷)
学生观察、分析、交流。
课外拓展让学生带着更高层次的问题离开课堂,同时也为下一节的“段落设置”埋下伏笔。
遗憾:此部分没有展示:
十、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交流与操作来完成知识点的学习以及对知识的应用,整个教学过程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文字格式的基本设置的教学上,考虑到学生以前的知识水平,教师没有必要直接演示,让会的学生来交其他同学,教师适当补充,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文字的特殊效果,学生比较陌生,但有了前面对文字格式方法的基本认识,可以给学生设置具体任务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