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猫》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猫》教学设计1【学习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第十五课:猫
【教学背景】
《新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设计多种形式的读说训练。
【教材分析】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基于学情】
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学生对猫比较熟悉,绝大多数学生见过,有的学生还养过猫。在教学中激趣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在读中整体感知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
新课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是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着重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已去学习。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以问题引领,课文整合为原则,变逐段讲授的地毯式教学为抓住重点语句深刻体会的挖坑式教学。并综合运用了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对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习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
2、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人爱猫,猫亲人”的生活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习重难点】
1、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2、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描写动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读悟文中角色的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具学具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
在这一课,我设计了媒体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多元对话,演读课文,倾心对话,引导想象,补充对话、拓展延伸、多向对话,回归课题,升华理解的教学思路。
【教学评价】
1、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2、表现性评价: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3、选择性评价:通过完成填空、小练笔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评价方案】
通过研读研读重点句子,训练朗读来检测目标一的达成;通过分析“蹭”,“小梅花”来检测目标二的达成;通过朗读、背诵训练来检测目标三的达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接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2、结合预习了解本课的阅读链接有哪几位作家写猫的片断?(周而复、夏丏尊),二篇各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授新课。
那么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老舍先生是怎样来写他的猫的。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情感及写法,重点研读,理解“古怪”。
(一)创设情境,理解“古怪”。
1、初步感知:读第一自然段,发现猫的哪些性格?
找出描写猫性格的词:老实、贪玩、尽职
2、理解“贪玩”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品读老舍先生对贪玩的猫的宽容与喜爱(出示小黑板,指导朗读,注意语气词在文中的作用)。创设情境,通过朗读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升华情感。
3、理解“尽职”:理解词语“屏息凝视”。亲身体验“屏息凝视”,体会猫等老鼠的决心,感受猫的尽职。指导朗读,感受猫的尽职。
4、小结:透过对立、矛盾的性格,体会猫的`性格的古怪。
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二)进一步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1、自主发现:自读第2、3自然段,找出其他矛盾的性格,体会古怪。
2、汇报交流:重点理解“蹭”、“印”、“丰富多腔”等重点词句,体会其中流露出的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指导有感情朗读。
它既老实又贪玩,既—
小结:老师引读: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要是高兴——
它什么都怕——
把这么多矛盾性格集于一身的猫实在是有些古怪,老舍先生是在责怪猫?(生自由回答)是啊,老舍先生实在是爱猫啊,他甚至可以容忍小猫把他心爱的花草糟蹋地乱七八糟,好吧,让我们继续学习下一部分。
三、读中感悟,体会“更可爱”。
1、初步理解“更可爱”,自读感受满月小猫的更可爱。
2、从“枝折花落”而“绝不会”中体会作者对小猫的爱。
3、创设情境朗读,升华情感。
四、总结全文,提炼写法。
1老舍笔下的猫性格古怪但又淘气可爱,简直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逼真的将猫淘气可爱展现在我们面前,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么最后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从老舍的这篇《猫》中你都了解了哪些写作方法?
如:总分式构段方式;
运用具体事例描写猫的性格;
拟人手法写出生动有趣;
等等。
五、布置作业
(一)读熟“阅读链接”中的两段文字,体会其他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观察身边的猫或感兴趣的其他小动物,记录感受
《猫》教学反思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一、《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而 ……此处隐藏25584个字……组话:猫的性格古怪。猫的性格有些古怪。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让学生通过反复品味,体会语气的不同。学生通过品读,体会出作者语言的准确具体,以及作者渗透进字里行间的喜爱之情。教师相机紧扣喜爱之情,让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
同学们通过朗读揣摩,从老舍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予以适时地引导,让学生通过体会关键字词,体会喜爱之情,并进行读书指导。在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来再现猫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的基础上,猫的老实贪玩等性格特点也就一目了然了。在对语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猫老实贪玩尽职温柔可亲等特点,并及时的板书出示,并在这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作者看似矛盾的安排,实际上更加突出了猫长大后的性格古怪。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生活品位语句。比如在处理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个部分时,我请一个学生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屏息凝视,这个学生通过预习理解此词的意思,打仅限于此学生不能对这词有很深刻的体会,于是我让学生做出这个动作,并用从早上到学校上课直到中午放学这样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理解一连就是几个钟头尽职不言而喻;我还让学生通过找关键词语,借助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理解句子,通过学生惊讶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但是,再有些地方也觉得仍有遗憾,比如:在处理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处,我觉得在这个地方我个人讲的多了,学生有能力自己谈论出来的,那么我在这里指导的不到位,如果在理解完小梅花指猫的脚印后,紧跟一步问:你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另外蹭字上,学生通过做动作体会出作者对猫的喜爱后,如果进一步点明人爱猫,猫爱人这一点会更好。
《猫》教学设计15【教材分析】
《猫》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以“作者笔下的动物”为主题,告诉我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也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本文观察细致、内容充实、语言生动,为学生提供了绝好的读写范例。教学中我们应从课文本身的特点出发,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虑、职”等8个会认字,读准其中“屏、折”2个多音字,正确书写“忧、虑”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喜爱猫的语句,感受猫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4.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课前准备】
1.课前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触疑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跟老师来欣赏几幅图片,看看你们能不能认出来是什么动物?
2.出示不同的猫图,让生认。
3.师:是呀,这些图上都是猫,那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猫呢?
4.指名说。
3.教师过渡:大家真棒,能用不同的词来形容猫。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极喜爱猫,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写的13课——《猫》板书:(猫),学生读课题。
(二)了解作者,课题质疑
1.师:看了老舍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师:大家真会提问,你对老舍了解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老舍。
3.课件出示,了解老舍。
4.过渡: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预习过了这篇课文,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自学得怎么样。
二、初读质疑,整体感知课文
(一)字词关
1.课件出示生词认读,先带拼音读。
2.再去拼音读。
(二)易错字指导
师:老师课前批阅了大家完成的预学案,发现有一个字,少数同学容易写错,指导易写错的字“贪”,提示别把上边多写上一点。
(三)初读质疑,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默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标注。
2.初读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
师:带着这些疑问,我們接着来探究你的疑问,好吗?
3.想想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导学单1牵引完成,同桌讨论填。)
4.指名交流,相机板书。
三、细读解疑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导学单。
1.小组合作学习。(导学单引导完成)
2.指名交流。
3.课件出示,集体交流。
4.分角色朗读,感受猫的古怪、小猫的.淘气。
5.师:那么古怪的大猫,那么淘气的小猫,作者讨厌它们吗?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句子感受到作者喜欢猫呢?
四、赏读悟疑
师:你从文中哪些词句看出老舍喜欢猫呢?找出相关的句子。
(一)自主交流作者的喜爱之情
1.生找出作者喜爱猫的句子。
2.指名交流。
(二)课件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解决疑惑
1.课件出示,集体分享。
2.感悟语气词的妙用。
(1)课件出示两个句子,一个有语气词。
(2)读两句话。
(3)指名体会两种句式语气的不同。
(4)师生交流揣摩语气,学生自由练读。
(5)男女生分角色对比读。
3.出示典型句子。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总结明贬实褒的写法。
5.举例生活中“贬词褒用”的情况。
6.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细致描述猫的可爱与顽皮,特别用拟人的手法,把小猫当作“小孩儿”来看,字里行间充满对小猫的宠爱与喜欢。这样古怪大猫,淘气的小猫在老舍眼里那样讨人喜爱,在他的眼里它们就是性格多变顽皮可爱的小孩子。
五、课外探疑
1.老舍擅长用通俗的口语、幽默生动的语言,把自己观察到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这样平易近人、亲切自然的文字,难怪老舍先生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2.师:不光老舍喜欢猫,为猫特意写了一篇文章,还有两位作家也很喜欢猫,课后大家去读读阅读链接中两位作家写的猫,对比找出他们写的猫跟老舍写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六、作业
1.继续品读课文,读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2.读课本的“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3.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